接地支重装置、履带式脱困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92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地支重装置、履带式脱困装置及设备,其中,接地支重装置,包括:两边框组件,两边框组件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距离,且每一边框组件由多个第一单元和多个第二单元依序间隔串列铰接而成,铰接的轴线水平并与串列的方向垂直;多个支重轮轴,每一支重轮轴的两端相应安装在两边框组件上,用于连接两边框组件,并提供轴头;第一支重轮,安装在所述轴头上。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接地可靠性更好且变形方向易于设计。

Grounding support lifting device, crawler rescue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ounding supporting device, heavy crawler rescue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wherein the grounding supporting weight device includes: two frame components, two frame component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has a first distance, and each frame assembl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first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sequentially and tandem articulated interval the horizontal axis, articulated tandem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roller shaft; a plurality of, both ends of each roller shaft corresponding mounted on the two frame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wo frame components, and provide the first noses; heavy wheel mounted on the shaft head. The invention has better grounding rel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and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 is easy to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支重装置、履带式脱困装置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地支重装置,具有该接地支重装置的履带式脱困装置,以及具备该履带式脱困装置的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06828631A针对现有车辆脱困装置提出了一种履带式脱困装置,其变形部分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基于两连架杆的转动实现机架与支重构架的距离远近的变化,从而具有张开和收起两个基本状态,张开状态时用于车辆的脱困或者特定路况下的辅助行行驶,而在收起状态时减少对车辆的可通过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前述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6828631A,脱困的辅助支撑取决于变形控制机构的撑开力,为了在给定的撑开力条件下获得比较大的驱动力(与地面的摩擦力),需要履带与地面保持比较良好的接触,或者说需要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驱动能力。有鉴于此,其支重轮系构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柔韧性则主要由弹性块通过上支撑件、下支撑块形成的总成提供,支重轮系构架的柔韧性,使其具备一定的适配地形的能力,从而能够与例如不平整的底面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支重轮系构架的主体为线性弹性材料构成的线束组,线束组通过线性排列在线束组上的连接块锁铆起来。线束组的变形可控性比较差,尤其是除了能够适配地形的上下变形外,还具有例如平行于地面的变形,以及介于这两个变形间的变形形式,导致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线束组的变形能力也比较差,从而使支重轮系接地运行过程中随地形变形能力较差,因而在遇到较复杂地形时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小,履带行走所需要的摩擦力不够充分,行走效率低下。相对而言,即便是车辆运行路面的路况不好,驾驶员有意识的驱动车辆,也能够有效的规避较大的障碍,从而使车辆运行状况趋于良好,但在一些应用中,例如两栖船舶、两栖车辆等,水底障碍或者说从水向陆上爬坡时,线束组所构造的支重轮系构架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另外,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143030A公开了一种两栖船舶,该两栖船舶包括能展开的活动吊舱以及展开机构,活动吊舱能在展开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展开机构构造成用于使能展开的活动吊舱在其展开位置与其收缩位置之间移动,活动吊舱的主体为履带式底盘结构,履带的行走依靠液压系统驱动实施,活动吊舱处于展开位置并支撑起船舶由液压系统驱动履带式底盘实现陆地行走功能,但用于支撑和行走的活动吊舱本身不具备收缩功能,且行走动力依靠液压系统提供,因此占用空间大并且行走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可靠性更好且变形方向易于设计的接地支重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备该接地支重装置的履带式脱困装置,以及具备该履带式脱困装置的设备。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地支重装置,包括:两边框组件,两边框组件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距离,且每一边框组件由多个第一单元和多个第二单元依序间隔串列铰接而成,铰接的轴线水平并与串列的方向垂直;多个支重轮轴,每一支重轮轴的两端相应安装在两边框组件上,用于连接两边框组件,并提供轴头;第一支重轮,安装在所述轴头上。上述接地支重装置,可选地,所述轴头位于两边框组件的外侧。可选地,介于两边框组件之间的支重轮轴部分提供第二支重轮安装部;相应地,第二支重轮安装部安装有第二支重轮。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元为内链节,第二单元为外链节。可选地,用于内链节和外链节铰接的连接销轴与所述支重轮轴为一体结构,而构成一通轴。可选地,于两边框组件的两端配装有导向轮轴;在导向轮轴上设有导向轮。可选地,所述导向轮为齿型导向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接地支重装置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中,该履带式脱困装置包括带内支架,该带内支架的主体为四边形结构;所述接地支重装置构成四边形结构的下边,而四边形结构的上边构成主机架,四边形结构剩余两边的上端与上边铰接,且剩余两边的下端与下边铰接,而构成摇杆;相应地,所述履带式脱困装置还配有用于驱动下边与上边距离变化的驱动机构。上述履带式脱困装置,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杆,一端铰接于下边;第一导引部件,在上边方向上装配在上边;第一滑块,与第一导引部件配合而形成导引副;驱动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而在上边方向上驱动滑块;其中,第一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可选地,所述第一撑杆有一对,在接地支重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各一;相应地,第一滑块也配有一对。可选地,两第一滑块共用一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配置有:驱动连接块,介于两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滑块连接;原动部件,提供驱动连接块的直线运动。可选地,在履带式脱困装置前后方向上,在第一滑块的前方设有第二滑块;相应地,在上边装配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导引部件;提供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提供一第二撑杆,该第二撑杆的一端与连接臂的另一端铰接,记为支撑铰接点;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下边,且第二撑杆与下边的铰接位置和第一撑杆与下边的铰接位置在下边长度方向上相同,或者位于第一撑杆与下边铰接位置后侧;于下边还设有在支撑铰接点与下边脱开前为所述支撑铰接点提供支撑的支撑部件。可选地,提供一上下导引部件,用于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导引;为支撑部件提供一向上复位的复位部件。可选地,第二滑块配有一对;相应地,第一导引部件和第二导引部件为同一导引部件,该导引部件构造为滑轨组件;相应侧滑轨组件固定安装在相应侧上边边框上。可选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共用一驱动连接块,该驱动连接块配置为: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驱动连接块上;驱动连接块在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开有通槽,通槽走向是上边的长度方向,而构成第一连接结构的驱动连接块侧部分;提供一连接体,该连接体穿过通槽并导引于通槽,用于两第一滑块的连接,而构成第一连接结构的连接体部分;在驱动连接块朝向原动部件的一端开有通入通槽的通孔;相应地,原动部件配置为:第一原动部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连接体;第二原动部件,输出端直连驱动连接块。可选地,第一原动部件和第二原动部件为液压缸。可选地,第一原动部件和第二原动部件并列设置;其中,第一原动部件配置为一个第一液压缸,第二原动部件配置为两个第二液压缸,并且第一液压缸居中设置,两第二液压缸关于第一液压缸对称。可选地,在上边和下边之间还排布有至少一条支撑杆;支撑杆相互平行,且上端铰接于上边,下端铰接于下边。可选地,四边形结构配置为:平行四边形或具有以下结构配置:A+B=C+D其中,A为四边形结构的前边长度,B为四边形结构的下边长度,C为四边形结构的后边长度,D为四边形结构的上边长度。可选地,A与C的长度关系为:A大于C。可选地,于履带式脱困装置的后部设有履带张紧装置。可选地,所述履带张紧装置设置在上边;且该履带张紧装置包括:导向组件,具有在上边长度方向上的导引方向,具有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其中静态部分固定安装在上边上,动态部分导引于静态部分;张紧轮总成,安装在导向组件的动态部分上;其中,静态部分上还设有用于约束静态部分的行程控制部分,并于长边的长度方向在静态部分上装有对动态部分弹性缓冲的弹性部件。可选地,静态部分构造为长边长度方向上的张紧滑道;动态部分构造为滑行在张紧滑道的滑动块;行程控制部分则包括对滑动块后端阻挡的后端约束结构和对弹性部件的前端约束的压块。可选地,提供一压块位置调整结构,用于调整压块与后端约束结构间的间距。可选地,所述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接地支重装置、履带式脱困装置及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边框组件,两边框组件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距离,且每一边框组件由多个第一单元和多个第二单元依序间隔串列铰接而成,铰接的轴线水平并与串列的方向垂直;多个支重轮轴,每一支重轮轴的两端相应安装在两边框组件上,用于连接两边框组件,并提供轴头;第一支重轮,安装在所述轴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边框组件,两边框组件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距离,且每一边框组件由多个第一单元和多个第二单元依序间隔串列铰接而成,铰接的轴线水平并与串列的方向垂直;多个支重轮轴,每一支重轮轴的两端相应安装在两边框组件上,用于连接两边框组件,并提供轴头;第一支重轮,安装在所述轴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位于两边框组件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介于两边框组件之间的支重轮轴部分提供第二支重轮安装部;相应地,第二支重轮安装部安装有第二支重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为内链节,第二单元为外链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内链节和外链节铰接的连接销轴与所述支重轮轴为一体结构,而构成一通轴。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两边框组件的两端配装有导向轮轴;在导向轮轴上设有导向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为齿型导向轮。8.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接地支重装置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中,该履带式脱困装置包括带内支架,该带内支架的主体为四边形结构;所述接地支重装置构成四边形结构的下边,而四边形结构的上边构成主机架,四边形结构剩余两边的上端与上边铰接,且剩余两边的下端与下边铰接,而构成摇杆;相应地,所述履带式脱困装置还配有用于驱动下边与上边距离变化的驱动机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杆,一端铰接于下边;第一导引部件,在上边方向上装配在上边;第一滑块,与第一导引部件配合而形成导引副;驱动部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而在上边方向上驱动滑块;其中,第一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杆有一对,在接地支重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左右各一;相应地,第一滑块也配有一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第一滑块共用一驱动部件,该驱动部件配置有:驱动连接块,介于两第一滑块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滑块连接;原动部件,提供驱动连接块的直线运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履带式脱困装置前后方向上,在第一滑块的前方设有第二滑块;相应地,在上边装配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导引部件;提供一连接臂,该连接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提供一第二撑杆,该第二撑杆的一端与连接臂的另一端铰接,记为支撑铰接点;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下边,且第二撑杆与下边的铰接位置和第一撑杆与下边的铰接位置在下边长度方向上相同,或者位于第一撑杆与下边铰接位置后侧;于下边还设有在支撑铰接点与下边脱开前为所述支撑铰接点提供支撑的支撑部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一上下导引部件,用于支撑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导引;为支撑部件提供一向上复位的复位部件。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块配有一对;相应地,第一导引部件和第二导引部件为同一导引部件,该导引部件构造为滑轨组件;相应侧滑轨组件固定安装在相应侧上边边框上。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共用一驱动连接块,该驱动连接块配置为: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驱动连接块上;驱动连接块在宽度方向上的侧面开有通槽,通槽走向是上边的长度方向,而构成第一连接结构的驱动连接块侧部分;提供一连接体,该连接体穿过通槽并导引于通槽,用于两第一滑块的连接,而构成第一连接结构的连接体部分;在驱动连接块朝向原动部件的一端开有通入通槽的通孔;相应地,原动部件配置为:第一原动部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连接体;第二原动部件,输出端直连驱动连接块。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原动部件和第二原动部件为液压缸。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原动部件和第二原动部件并列设置;其中,第一原动部件配置为一个第一液压缸,第二原动部件配置为两个第二液压缸,并且第一液压缸居中设置,两第二液压缸关于第一液压缸对称。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式脱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边和下边之间还排布有至少一条支撑杆;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匠夫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