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885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包括车顶及与车顶边缘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为可翻转式;所述侧板的下部与车厢壁连接。所述侧板的下底面上设有翻转构件;所述车厢壁的上底面上设有固定构件;所述翻转构件与固定构件嵌合在一起。活动车顶的四边均垂直向下延伸出侧棱;活动车顶的前后两端的内表面上设有滑轮槽A;滑轮槽A平行与活动车顶前后两端的侧棱;车体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位于侧板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硬翻板结构代替了软帐篷,车顶的密封性、稳定性均有了显著提升。

A hardboard roof structure for a RV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igid turnover board lifting structure for a RV, which comprises a roof and a side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roof edge. The side plate is a turnover typ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r wall.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urnover member, and the upper and bottom surface of the car body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member, and the turnover member is embedded with the fixing member. The four vertical movable roof extends downward from the side edge; inner surface of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movable roof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groove A; pulley groove A parallel to the sliding roof at both ends of the side edge of the b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urface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pulley bracket, a pulley bracket is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hard flip plate structure to replace the soft tents, and the sealing property and stability of the roof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车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房车升顶结构。
技术介绍
房车生产中,如果不采用升顶结构,房车高度为2.2米,通过性不好,存在房车重心高、行驶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房车一般会采用升顶结构,采用升降车顶结构后,房车高度可以降低为1.5米。房车停止后,可以升高屋顶,高度达到2.2米。目前均是采用软帐篷升顶,但是软帐篷的布料经常折叠,容易磨损,需要定期修补或更换。因此,研制一种不易损坏的升顶结构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包括活动车顶及与活动车顶边缘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为可翻转式;所述侧板的下部与车体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侧板的下底面上设有翻转构件;所述车体上底面上设有固定构件;所述翻转构件与固定构件嵌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翻转构件底面的外侧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出盖板;所述翻转构件底面的内侧向下延伸出钩板;所述钩板的截面呈“J”形,所述钩板包括基部、弧形连接部及钩部;基部和钩部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弧形连接部的表面为弧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构件的外侧基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固定板;所述固定构件顶面的内侧向上延伸出直角钩板;所述直角钩板的截面呈“L”形,其水平钩部朝向车体的外侧;所述固定构件顶面的内侧向外斜上延伸出弧形板;所述直角钩板和弧形板围合成翻转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翻转构件的钩板放置于翻转槽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当侧板垂直于水平方向时,钩板的弧形连接部及钩部位于翻转槽内,盖板位于固定构件的外侧;当侧板翻转至与水平方向平行时,所述钩板的钩部勾住直角钩板,钩板的弧形连接部翻出翻转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活动车顶的四边均垂直向下延伸出侧棱;活动车顶的前后两端的内表面上设有滑轮槽A;所述滑轮槽A平行于活动车顶前后两端的侧棱;车体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位于侧板的外侧;所述滑轮支架上部的滑轮B位于滑轮槽A内;所述滑轮支架的移动范围在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述滑轮支架的中部与辅助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的上表面上;所述辅助支架可折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活动车顶的左右两边的内表面上设有滑轮槽C;前侧板、后侧板的左右两条棱的上部均安装有滑轮D;所述滑轮D位于滑轮槽C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中,所有侧板的内表面的上部中央均设有把手;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表面的上部两端均设有插销,活动车顶的相应位置上设有插销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玻璃窗和通风口;活动车顶、侧板均为铝合金材质。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硬翻板结构代替了软帐篷,车顶的密封性、稳定性均有了显著提升。(2)交接部位采用特殊设计的翻板结构及滑轮结构,在房车整车的使用年限以内,该结构均不需要修补和更换。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活动车顶未升起时的示意图;图2为活动车顶升起后的示意图;图3为活动车顶升起后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4为活动车顶升起后的部分透视示意图;图5为活动车顶升起后的侧面示意图;图6为活动车顶升起后侧面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为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中的翻板结构打开的示意图;图8为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中的翻板结构闭合的示意图;图9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5为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侧面的剖视图;图16为图15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16所示,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包括活动车顶1及与活动车顶1边缘连接的侧板2;所述侧板2为可翻转式;所述侧板2的下部与车体3连接。侧板2的下底面上设有翻转构件21;车体上底面上设有固定构件31;所述翻转构件21与固定构件31嵌合在一起。翻转构件21底面的外侧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出盖板22;翻转构件21底面的内侧向下延伸出钩板23;所述钩板23的截面呈“J”形,钩板23包括基部231、弧形连接部232及钩部233;基部231和钩部233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弧形连接部232的表面为弧面。固定构件31的外侧基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固定板32;固定构件31顶面的内侧向上延伸出直角钩板33;直角钩板33的截面呈“L”形,其水平钩部331朝向车体的外侧;所述固定构件31顶面的内侧向外斜上延伸出弧形板34;所述直角钩板33和弧形板34围合成翻转槽。翻转构件21的钩板23放置于翻转槽内。当侧板2垂直于水平方向时,钩板23的弧形连接部232及钩部233位于翻转槽内,盖板22位于固定构件31的外侧;当侧板2翻转至与水平方向平行时,所述钩板23的钩部233勾住直角钩板33,钩板23的弧形连接部232翻出翻转槽。活动车顶1的四边均垂直向下延伸出侧棱11;活动车顶1的前后两端的内表面上设有滑轮槽A12;所述滑轮槽A12平行于活动车顶1前后两端的侧棱11;车体3上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滑轮支架35,所述滑轮支架35位于侧板2的外侧;所述滑轮支架35上部的滑轮B36位于滑轮槽A12内;所述滑轮支架35的移动范围在垂直于车体3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滑轮支架35的中部与辅助支架3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架37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3的上表面上;所述辅助支架37可折叠。活动车顶1的左右两边的内表面上设有滑轮槽C13;前侧板、后侧板的左右两条棱的上部均安装有滑轮D24;所述滑轮D24位于滑轮槽C13内。所有侧板2的内表面的上部中央均设有把手;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表面的上部两端均设有插销,活动车顶的相应位置上设有插销孔;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有玻璃窗25和通风口;活动车顶1、侧板2均为铝合金材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车顶(1)及与活动车顶(1)边缘连接的侧板(2);所述侧板(2)为可翻转式;所述侧板(2)的下部与车体(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车顶(1)及与活动车顶(1)边缘连接的侧板(2);所述侧板(2)为可翻转式;所述侧板(2)的下部与车体(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下底面上设有翻转构件(21);所述车体上底面上设有固定构件(31);所述翻转构件(21)与固定构件(31)嵌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构件(21)底面的外侧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出盖板(22);所述翻转构件(21)底面的内侧向下延伸出钩板(23);所述钩板(23)的截面呈“J”形,所述钩板(23)包括基部(231)、弧形连接部(232)及钩部(233);基部(231)和钩部(233)均为平面,且相互平行;弧形连接部(232)的表面为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31)的外侧基部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出固定板(32);所述固定构件(31)顶面的内侧向上延伸出直角钩板(33);所述直角钩板(33)的截面呈“L”形,其水平钩部(331)朝向车体的外侧;所述固定构件(31)顶面的内侧向外斜上延伸出弧形板(34);所述直角钩板(33)和弧形板(34)围合成翻转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构件(21)的钩板(23)放置于翻转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车用硬翻板升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侧板(2)垂直于水平方向时,钩板(23)的弧形连接部(232)及钩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宇马仁怀林松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世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