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673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夹端子机构,夹端子机构包括固定件、设于固定件的第一夹板、滑动连接于固定件的第二夹板、用于驱动第二夹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的第二推板、用于驱动第二推板移动的驱动组件及用于第二夹板复位的第二复位件,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用于夹持端子,第二复位件连接于固定件,驱动组件连接于固定件;有益效果:通过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的固定件设置用于夹持端子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板滑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隙的放大或缩小,实现夹紧或松开端子的目的,端子被夹紧,依靠夹子的作用力,使较软端子一次性通过底盖通孔,完成底盖与底座的组合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A terminal and floor assembly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lay production, a terminal and a bottom plate assembly device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including terminal clamping mechanism,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terminal, arranged on the first sliding splint, fixing member coupled to the stationary member second for driving second plywood, plywood near or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plate second push plate, for driving second component driven push plate moving and second reset second reset splint for the first and two splint splint for the clamping terminal, second reset parts are connected to the fixing piece, drive assembly is connected to the fixing piece;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rough the fixed part is arranged with terminal floor assembly device for holding the splint and the first terminal second through second sliding splint splint, the first splint and the second splint gap is enlarged or reduced, clamped or unclamped terminal to terminal It is clamped and relies on the force of the clamp to make the soft terminals through the hole through the bottom cover to complete the combined installation of the bottom cover and the bas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生产
,尤其公开了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继电器的底盖需要与继电器的底座安装在一起,继电器底座安装有引线脚和动簧脚,底盖设有用于引线脚和动簧脚穿过的通孔,引线脚和动簧脚穿过底盖通孔后,引线脚和动簧脚的一端需凸伸出底盖,完成继电器底盖与继电器底座的配合安装,根据实际需要,部分引线脚和动簧脚的材质比较软,没有硬度,较软的引线脚和动簧脚不能一次性穿过底盖通孔,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耗时的现象,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实现端子容易一次性通过底盖通孔的目的,提高底盖与底座的安装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夹端子机构,夹端子机构包括固定件、设于固定件的第一夹板、滑动连接于固定件的第二夹板、用于驱动第二夹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的第二推板、用于驱动第二推板移动的驱动组件及用于驱动第二夹板复位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用于夹持端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滑动连接于固定件;所述夹端子机构还包括有用于驱动第一夹板沿固定件滑动的第一推板及用于第一夹板复位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连接于固定件,所述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于固定件的第一滑板及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连接于固定件,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连接于固定件;第一滑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板,第二滑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板;所述第一推板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滑板设有用于抵接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推板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滑板设有用于抵接第三斜面的第四斜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板靠近第一夹板的一侧设有凹槽,第一夹板设有突伸入凹槽内的突块,端子夹持在凹槽的侧壁与突块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还包括机架及底板组装机构,所述固定件设于机架,底板组装机构用于将底板组装到夹端子机构夹持的端子上,所述底板组装机构设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上方;所述底板组装机构包括装设于机架或固定件的立板、滑动连接于立板的吸取块,吸取块设有用于容设底板的限位盲槽及位于限位盲槽内的吸取孔,吸取孔用于吸住底板。进一步的,所述吸取孔的数量为十六,十六个吸取孔排成两列,每一列中吸取孔的数量为八个,两列吸取孔关于吸取块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纵剖面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台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台板的第二台板,所述固定件滑动连接于第二台板,所述立板装设于第一台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板装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用于驱动第二台板相对第一台板来回滑动,第二台板安装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用于驱动固定件相对于第二台板滑动,第二台板的滑动方向与固定件的滑动方向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台板设置有用于承载端子的端子安装座,所述端子安装座设置于固定件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安装座相对的两侧设有三个夹端子机构,其中两个夹端子机构设置于的同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的固定件设置用于夹持端子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第二夹板滑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间隙的放大或缩小,实现夹紧或松开端子的目的,端子被夹紧,依靠夹子的作用力,使较软端子一次性通过底盖通孔,完成底盖与底座的组合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3为图2中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夹端子机构组合工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底板组装机构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三个夹端子机构的拆分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夹端子机构11—固定件111—第一滑板1111—第二斜面112—第二滑板1121—第四斜面12—第一夹板121—突块13—第二夹板131—凹槽14—第一推板15—第二推板16—第一复位件17—第二复位件18—驱动组件181—伺服电机182—顶板20—机架21—第一台板22—第二台板23—第一气缸24—第二气缸25—端子安装座30—底板组装机构31—立板32—吸取块321—限位盲槽322—吸取孔4—继电器底盖5—继电器底座51—左引线脚52—右引线脚53—动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实施例为夹紧一个引线脚的具体夹持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夹端子机构10,夹端子机构10包括固定件11、设于固定件11的第一夹板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的第二夹板13、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12的第二推板15、用于驱动第二推板15移动的驱动组件18及用于第二夹板13复位的第二弹性件17,所述第一夹板12及第二夹板13用于夹持端子;所述第二弹性件17的一端连接于固定件11,第二弹性件1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板13;所述驱动组件18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第一夹板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夹端子机构10还包括有用于驱动第一夹板12沿固定件11滑动的第一推板14及用于第一夹板12复位的第一弹性件16,所述第一弹性件16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驱动组件18同时驱动第一推板14和第二推板15移动;所述固定件11包括设于固定件11的第一滑板111及第二滑板112,所述第一滑板111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第二滑板1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第一滑板11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板12,第二滑板112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板13;所述第一推板14设置有第一斜面141、所述第一滑板111设有用于抵接第一斜面141的第二斜面1111;所述第二推板15设置有第三斜面151、所述第二滑板112设有用于抵接第三斜面151的第四斜面1121。所述第二夹板13靠近第一夹板12的一侧设有凹槽131,第一夹板12设有突伸入凹槽131内的突块121,端子夹持在凹槽131的侧壁与突块121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1的上端的安装有第一滑板111和第二滑板112,第一滑板111和第二滑板112互相平行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在第一滑板111安装有四个第一夹板12,第二滑板112安装有四个第二夹板13,通过第一滑板111和第二滑板112同时相向滑动或相对滑动,实现第一夹板12和第二夹板13的开合,达到夹持引线脚或松开引线脚的目的,在固定件11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组件18,驱动组件18包括夹紧气缸181及设有夹紧气缸181输出端的顶板182,第一推板14和第二推板15分别连接于顶板182相对的两侧端,第一推板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斜面141,第一滑板111设有用于抵接第一斜面141的第二斜面1111,同理,第二推板15设置有第三斜面151、所述第二滑板112设有用于抵接第三斜面151的第四斜面1121,第一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件11和第一滑板111,第二弹性件1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件11和第二滑板111,具体的,第一弹性件16为弹簧,在固定件1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盲孔,用于放置第一弹性件16,第二弹性件17为弹簧,在固定件11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端子机构(10),夹端子机构(10)包括固定件(11)、设于固定件(11)的第一夹板(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的第二夹板(13)、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12)的第二推板(15)、用于驱动第二推板(15)移动的驱动组件(18)及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3)复位的第二复位件(17),所述第一夹板(12)及第二夹板(13)用于夹持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端子机构(10),夹端子机构(10)包括固定件(11)、设于固定件(11)的第一夹板(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的第二夹板(13)、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板(12)的第二推板(15)、用于驱动第二推板(15)移动的驱动组件(18)及用于驱动第二夹板(13)复位的第二复位件(17),所述第一夹板(12)及第二夹板(13)用于夹持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夹端子机构(10)还包括有用于驱动第一夹板(12)沿固定件(11)滑动的第一推板(14)及用于第一夹板(12)复位的第一复位件(16),所述第一复位件(16)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驱动组件(18)同时驱动第一推板(14)和第二推板(15)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1)包括设于固定件(11)的第一滑板(111)及第二滑板(112),所述第一滑板(111)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所述第二滑板(112)滑动连接于固定件(11);第一滑板(111)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板(12),第二滑板(112)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夹板(13);所述第一推板(14)设置有第一斜面(141)、所述第一滑板(111)设有用于抵接第一斜面(141)的第二斜面(1111);所述第二推板(15)设置有第三斜面151、所述第二滑板(112)设有用于抵接第三斜面151的第四斜面(1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13)靠近第一夹板(12)的一侧设有凹槽(131),第一夹板(12)设有突伸入凹槽(131)内的突块(121),端子夹持在凹槽(131)的侧壁与突块(12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与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艺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