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油加工的组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83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油加工的组合工艺。其工艺步骤是:(1)全部或一部分重油单独或与催化裂化澄清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经溶剂脱沥青处理后,得到一种脱沥青油和一种脱油沥青;(2)来自步骤(1)的脱油沥青单独或和另一部分重油混合后进入焦化装置进行焦化处理,得到的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或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是一部分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另一部分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或加氢裂化装置;(3)来自步骤(1)的脱沥青油单独或和减压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回炼油以及来自步骤(2)的焦化重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重质油混合后,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经蒸馏得到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馏分和加氢重油。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改善重油加氢处理装置进料的性质,缓和重油加氢处理装置的操作条件,延长重油加氢处理装置的操作周期,为下游的催化裂化等装置提供优质的原料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油加工的组合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炼制
,涉及一种用脱炭和加氢工艺有机结合来处理重油的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轻质、清洁燃料油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而原油品质随着原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而越来越差,主要表现在密度大、粘度高、重金属含量高、硫含量高、氮含量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这给原油的加工带来了较大困难。重油加工有两类加工工艺,一类为加氢工艺,主要包括加氢处理、加氢精制等;另一类为脱炭工艺,主要包括溶剂脱沥青、焦化、重油催化裂化等。重油通过这两类工艺技术来提高氢碳比,把重质烃类转化为低沸点的化合物。目前,重油的加工以脱炭工艺为主,其受重油性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受到重油中的硫含量、氮含量、重金属含量以及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液体产品的收率低,性质差,需要进一步加工处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重油加氢工艺受到青睐。加氢工艺可弥补脱炭工艺的不足,重油通过加氢工艺处理后有较高的液体产品收率,且产品的杂质含量低,性质好;但因重油的密度大、粘度高、重金属含量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等,使得加氢装置的操作条件十分苛刻,操作压力高、反应温度高、空速低、开工周期短,操作费用高,且装置的一次性投资也大,从而限制了重油加氢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把劣质重油有效转化为清洁的燃料油,石油炼制研究者研究和开发了加氢工艺和脱炭工艺相结合的组合工艺技术。CN 1117071A中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渣油原料先进脱沥青装置,得到脱沥青油和沥青馏分,在氢气的存在下,脱沥青油通过脱金属催化剂床层,得到改质的脱沥青油,改质后的脱沥青油与一种或多种闪蒸馏分油混合,其混合油再进行加氢裂化装置,以生产一种或多种馏分油馏分。为获得较高的轻质油收率,由该方法生产的沥青难以利用;且溶剂脱沥青工艺为物理过程,只能把渣油中的沥青质、胶质、大分子稠环芳烃等高沸点组分分离出来,不能使渣油中含有的这些高沸点组分进行化学转化为低沸点的理想组分。-->USP 4235703中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以高硫、高金属含量的减压渣油为原料油,经加氢脱硫、加氢脱金属后与其他生产针状焦的常规原料混合,在生产针状焦的操作条件下进行焦化,其中焦化瓦斯油以循环比(占焦化原料)0.5~1.5返回焦化装置的加热炉。尽管该方法生产的针状焦CTE很低,但其硫含量很高;同时要求所加工的原料为特性因数≤11.4的环烷基原油,如沙特阿拉伯重质原油。对于粘度较高的渣油,直接加氢脱硫、加氢脱金属会影响加氢反应效果,为此专利EP 0462823A1提出了从常压瓦斯油(AGO)、减压瓦斯油(VGO)、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或重循环油(HCO)中选择一种作为稀释剂来稀释减压渣油,可有效脱除渣油中的硫和/或金属。该方法使用的稀释剂大都是价值较高的轻质馏分油,有些可以直接作为产品或产品的调和组分,而VGO是加氢裂化装置和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原料。CN 1309164A中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将渣油和焦化瓦斯油、氢气一起混合,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入加氢处理装置进行反应,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其中加氢后的渣油单独或与其它生产针状焦的常规原料一起进行焦化反应,分离焦化产物,其中焦化瓦斯油循环至加氢处理。该方法能最大量生产优质针状焦,产品的质量也好,但由于渣油的重金属、胶质和沥青质等杂质含量高,使得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缩短,操作费用高。CN 1162518C描述了一种重、渣油加工组合工艺方法,该方法将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焦化等工艺进行了组合,使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处理原料灵活,还增加了原料油的处理量和/或相应降低了装置操作的苛刻度,同时也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处理能力和装置的总液体收率,降低了焦炭和裂化气的产率,但渣油含有较高的重金属以及沥青质和胶质等杂质,使得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的脱金属等催化剂失活较快,装置的开工周期短,操作费用高。CN 1123625C描述了一种渣油加工组合工艺方法,该方法将渣油加氢、催化裂化、溶剂脱沥青等工艺进行组合。渣油先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处理,其生成油进行常、减压蒸馏,常压渣油的一部分去减压蒸馏,减压渣油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加工,脱沥青油、减压蜡油和剩余的常压渣油进入催化裂化装置处理。该方法首先处理渣油,存在专利CN 1162518C同样的技术问题。CN 1169920C中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加氢工艺和脱炭工艺进行结合,渣油进料首先进行缓和热裂化,然后再与催化裂化油浆一起进行溶剂脱沥青,脱沥青油在加氢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处理。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渣油加氢装置的苛刻度,延长了加氢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且液体产-->品的收率高,质量好,但脱油沥青较难利用。综上所述,重油直接采用加氢处理工艺,产品质量好,液收高,但操作条件十分苛刻,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较短,影响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转;脱炭工艺和加氢工艺相结合,虽降低了重油加氢装置操作的苛刻度,但伴随硬沥青难以利用等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重油加氢处理装置操作条件苛刻,且伴随硬沥青难以利用等问题,而开发的一种处理重油的脱炭和加氢有机结合的新工艺,使金属含量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残炭高、以及硫含量和氮含量高的重油通过溶剂脱沥青工艺和焦化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后的脱沥青油和焦化蜡油作为重油加氢处理装置的进料,从而改善重油加氢处理装置进料的性质,缓和重油加氢处理装置的操作条件,延长重油加氢处理装置的操作周期,为下游的催化裂化等装置提供优质的原料油。该组合工艺包括下述步骤:(1)全部或一部分重油单独或与催化裂化澄清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其中溶剂与溶剂脱沥青装置原料油的重量比为1.5∶1~10∶1,操作温度为55℃~300℃,操作压力为0.104Mpa~6.0Mpa,经溶剂脱沥青处理后,得到一种脱沥青油和一种脱油沥青;(2)来自步骤(1)的脱油沥青单独或和另一部分重油混合后进入焦化装置进行焦化处理,得到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和焦化重油,其操作条件为:压力0.104Mpa~1.0Mpa,优选0.104Mpa~0.25Mpa;温度450℃~550℃,优选490~510℃;所得到的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或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是一部分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另一部分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或加氢裂化装置;(3)重油加氢处理:来自步骤(1)的脱沥青油单独或和减压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回炼油以及来自步骤(2)的焦化重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重质油混合后,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在有氢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经蒸馏得到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馏分和加氢重油,其操作条件是:氢分压为6.5Mpa~30Mpa,优选9.0Mpa~18Mpa;操作温度为340℃~480℃,优选360℃~420℃;体积空速为0.1h-1~4.0h-1,优选0.2h-1~2.5h-1;氢气与重油加氢处理装置进料油的体积比为500~4000,优选800~2500。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所述的重油为馏程大于350℃的重油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油,如原油、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油。上述的溶剂脱沥青工艺采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工艺技术。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油加工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全部或一部分重油单独或与催化裂化澄清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其中溶剂与溶剂脱沥青装置进料油的重量比为1.5∶1~10∶1,操作温度为55℃~300℃,操作压力为0.104Mp a~6.0Mpa,经溶剂脱沥青装置处理后,得到一种脱沥青油和一种脱油沥青;(2)来自步骤(1)的脱油沥青单独或和另一部分重油混合后进入焦化装置进行焦化处理,得到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和焦化重油,其中操作条件为:压力0.104Mpa~1. 0Mpa,温度450℃~550℃,所得到的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或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是一部分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另一部分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或加氢裂化装置;(3)重油加氢处理:来自步骤(1)的脱 沥青油单独或和减压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回炼油以及来自步骤(2)的焦化重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重质油混合后,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在有氢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经蒸馏得到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馏分和加氢重油,其操作条件为:氢分压6.5Mpa~30Mpa,操作温度340℃~480℃,体积空速0.1h↑[-1]~4.0h↑[-1],氢气与重油加氢处理装置进料油的体积比500~4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油加工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全部或一部分重油单独或与催化裂化澄清油混合后,进入溶剂脱沥青装置,其中溶剂与溶剂脱沥青装置进料油的重量比为1.5∶1~10∶1,操作温度为55℃~300℃,操作压力为0.104Mpa~6.0Mpa,经溶剂脱沥青装置处理后,得到一种脱沥青油和一种脱油沥青;(2)来自步骤(1)的脱油沥青单独或和另一部分重油混合后进入焦化装置进行焦化处理,得到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和焦化重油,其中操作条件为:压力0.104Mpa~1.0Mpa,温度450℃~550℃,所得到的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或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是一部分焦化重油返回到溶剂脱沥青装置,另一部分进入重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裂化装置或加氢裂化装置;(3)重油加氢处理:来自步骤(1)的脱沥青油单独或和减压蜡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回炼油以及来自步骤(2)的焦化重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重质油混合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龙徐惠秦如意霍宏敏王洪彬胡艳芳赵晓青孟凡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