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563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所述软性电路板将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具体地,所述软性电路板可弯曲地连接所述阵列基板和电路板,避免了软性电路板具有较大的弯曲,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牢固性。

A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the display device comprises an array substrate and a color film substrate, circuit board a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the array substrate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ill signal the end of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the circuit board is connected to control the image display, wherein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bending part. Specifically, the soft circuit board can flexure the connection of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the circuit board, thereby avoiding the large bending of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improving the firmness of th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无边框显示装置或超窄边框显示装置以其具有新的视觉体验,成为显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多采用COF(ChipOnFilm,软性电路板,也称为覆晶薄膜)技术实现这种显示方式,COF技术是将驱动芯片封装于柔性线路板上,将该COF技术应用到显示装置中,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缘电路区域的大小,从而实现超窄边框或无边框。但是,无边框或超窄边框使得显示装置存在坚固性的问题,尤其是COF绑定(COFbonging)时,现有的COF绑定会对COF进行较大的弯曲,影响了COF的牢固性,进而限制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显示装置的COF绑定方式,提高显示装置的牢固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侧;软性电路板,将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连接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连接端向所述显示装置的彩膜基板侧走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形成S型走线。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所述软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S型走线的折弯角大于90度。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信号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设置。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收纳所述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和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阵列基板设有多条数据线和扫描线,所述多条数据线和扫描线限定形成多个子像素单元。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和晶体管。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电路板包括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无边框显示装置或超窄边框显示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软性电路板将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具体地,所述软性电路板可弯曲地连接所述阵列基板和电路板,避免了软性电路板具有较大的弯曲,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牢固性,该软性电路板走线连接方式尤其适用无边框和超窄边框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无边框和超窄边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可例如包括:阵列基板11、彩膜基板12、电路板13和软性电路板14,软性电路板14即为COF。其中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相对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灌入液晶分子成盒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电路板13设置在彩膜基板12的背向阵列基板11侧,电路板13称为TAB板,具体包括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软性电路板14将阵列基板11的信号端与电路板13连接,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14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部,进而避免软性电路板具有较大的弯曲部。显示装置可例如为液晶显示器,然不限于此,亦可为OLED显示器或其他种类的显示器。具体地,该软性电路板14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其中,软性电路板14的第一连接端与阵列基板11的信号端贴合连接后,其第二连接端向彩膜基板12侧走线与电路板13连接以形成S型走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型走线包括类S走线,在实际生成过程中更多的是类S型走线。软性电路板14以S型走线连接阵列基板11和电路板13,避免了软性电路板14具有较大的弯曲,提高了软性电路板安装的牢固性,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牢固性。该软性电路板走线连接方式尤其适用无边框和超窄边框显示装置,可以提高无边框或超窄边框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软性电路板14包括驱动芯片140,驱动芯片140设置于软性电路板14的靠近彩膜基板12的一侧,可以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安装在该显示装置的壳体内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也防止在搬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过程中损坏该驱动芯片140。驱动芯片140还可以设置于软性电路板14的背向彩膜基板12的一侧。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阵列基板的信号端设置在第一区域111,彩膜基板12与第二区域112相对设置。可以看出彩膜基板12实际尺寸时小于阵列基板11的尺寸。这样设计有利于软性电路板的走线以及无边框或超窄边框显示装置的实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软性电路板的牢固性,所述S型走线的折弯角大于90度。其中,所述S型走线的折弯角包括整条软性电路板上的所述折弯处的角度。请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显示装置1例如为无边框显示器,具有无边框显示屏110,该无边框显示装置,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还包括壳体10,壳体10用于收纳阵列基板11、彩膜基板12和电路板13组成的显示面板。其中,电路板13固定安装在壳体10上,具体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壳体10的电路板固定柱101上。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相对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灌入液晶分子成盒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电路板13设置在彩膜基板12的背向阵列基板11侧,电路板13称为TAB板(TapeAutomatedBonding,卷带自动结合),具体包括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软性电路板14,将阵列基板11的信号端与电路板13连接,用于控制图像显示,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进而避免软性电路板具有较大的弯曲部。具体地,软性电路板14以S型走线将阵列基板11的信号端与电路板13连接,用于控制图像显示。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型走线包括类S走线,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是类S型走线。软性电路板14以S型走线连接阵列基板11和电路板13,避免了软性电路板14具有较大的弯曲,提高了软性电路板安装的牢固性,进而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该软性电路板走线连接方式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侧;软性电路板,将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侧;软性电路板,将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其中所述软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端连接后,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第二连接端向所述显示装置彩膜基板侧走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形成S型走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设置所述软性电路板的靠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走线的折弯角大于90度。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猷仁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