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69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和设于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以及依次层叠设于第一电极层远离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功能层、发光层、像素定义层、第二功能层、第二电极层和封装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多个第一开口与多个第一电极一一对应设置,使得与第一电极对应的部分发光层通过第一开口暴露;第二开口与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的位置对应,且沿着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二开口依次贯穿像素定义层、发光层和第一功能层。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有效避免相邻子像素间的横向电流串扰,解决显示装置串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micro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因高色彩饱和度、高解析度、高亮度等优势已在部分显示产品崭露头角,如ar/vr等。目前micro oled单颗子像素尺寸小于10μm,rgb oled受fmm(fine metal mask,精细金属掩膜版)精度限制,体积无法继续做小。常规的micro oled微显示装置制备过程中,oled器件阳极独立分布在各个子像素,由驱动电路控制各个子像素阳极电压,从而控制各个子像素oled器件发光。

2、随着像素密度提高,相邻子像素间的间隔越来越小,相邻子像素间蒸镀膜层中电流传输路径变短,容易导致子像素间横向电流串扰,进而导致出现串光效应、显示装置串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子像素间横向电流串扰、显示装置串色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和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功能层、发光层、像素定义层、第二功能层、第二电极层和封装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一部分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一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接触,另一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侧面均接触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和设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层、第一功能层、发光层、像素定义层、第二功能层、第二电极层和封装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第一电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一部分覆盖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一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驱动基板的表面接触,另一部分填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功能层的侧面均接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一电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然龙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