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用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078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中间为圆筒,圆筒的上、下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上、下锥筒,下锥筒的下端连接进风口,上锥筒的上端连接出风口,筒体的筒壁包括外筒壁、消音层和内筒壁,筒体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上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下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上锥帽和下锥帽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噪音通过进风口进入,噪音先经过下锥帽反弹至筒体的内筒壁,通过多孔板、消音板和消音层消音吸声后,再次被反弹至上锥帽,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噪音通过多次反弹、消声、减燥,可将噪音由100多dB,降至30‑40dB,消声降噪效果理想,满足并高于国家排放标准。

Muffler for fa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ffler with a fan,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the middle cylinder is a cylinder, the cylinder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aliber tapered con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con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the upper cone is connected on the outlet, the barrel wall of the barrel body comprises an outer the cylinder wall, silencing layer and the inner cylinder wall, cylinder barrel body and is positio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ilencing plate, the inside cone is installed on the conical cap, lower inner cone is installed under the conical cap, cap and the lower cap on the cone cone symmetry set. The utility model in noise by entering the air inlet noise, go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inner cylinder rebound under the conical cap to the barrel body, through the porous plate, a silencing plate and silencing of noise reduction and sound absorption layer, again by the first rebound cone cap through the outlet, and discharged in the process, through a number of bombs, anti noise, noise reduction dry, which can reduce the noise by more than 100 dB to 30 40dB,, ideal noise reduction effect, and meet the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higher th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用消声器
本技术创造涉及声学中的一种风机消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各类离心风机、鼓风机、轴流风机、飞机涡轮喷气发动机、飞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大型送风机进出口和通风排气管道中,以及冷却塔风机出风口的一种消音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风机的用途广阔,涉及船舶、矿山,煤炭等多个领域,由于风机起到换气作用,多用在封闭,且空间较小的区域内居多。在这种环境下,风机的运转会产生噪声,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目前市面上风机在不采取消声的情况下运行产生的噪声>100分贝,大于规定标准噪声指数。对风机的降噪主要是采用风机消声器,现有风机消声器主要利用降低风道进风口空气动力性噪声,将进风口分割成几段进行消除风阻以及分离风机内部的噪声,消声效果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风机消声器内部设计了很多抗噪板,阻碍了风速的流动;消声器内部设计复杂,给加工安装带来一定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体积大,笨重,不便于搬运等。另,部分现有消声器的结构简单,包括罩壳,罩壳内设置有内管道,罩壳与内管道之间填充有多孔吸声材料,罩壳的进风端处经螺钉固定设置有风门,所述内管道内还安装有若干穿孔板。其仅是在内管道内开有数个通孔,噪声在经过内管道时由于没有任何阻挡,大部分噪声会从通过内管道传到外部,仅有小部分噪声会从通孔内被吸声材料吸收。故此结构的消声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风机用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噪音通过进风口进入,噪音先经过下锥帽反弹至筒体的内筒壁,通过多孔板、消音板和消音层消音吸声后,再次被反弹至上锥帽,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噪音通过多次反弹、消声、减燥,可将噪音由100多dB,降至30-40dB,消声降噪效果理想,满足并高于国家排放标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包括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中间为圆筒,所述圆筒的上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上锥筒,所述圆筒的下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下锥筒,所述下锥筒的下端连接进风口,所述上锥筒的上端连接出风口,所述筒体的筒壁包括外筒壁和位于所述外筒壁内侧的内筒壁,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内筒壁为多孔板;所述筒体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所述消音板与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所述下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对称设置;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高度皆为18-22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皆为40-60°,所述消音板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和所述消音板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皆为8-12cm。进一步地说,所述消音层为消音棉层或消音布层。进一步地说,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消音板皆为均匀布满通孔的镀锌板,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4mm,相邻所述通孔的孔间距为2-3mm。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皆为镀锌板。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皆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壁上,且实现所述固定连接的结构为螺栓和与螺栓匹配的螺孔。进一步地说,实现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四点固定。进一步地说,所述消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圆筒段的内筒壁上。进一步地说,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高度皆为20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皆为45°,所述消音板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和所述消音板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皆为10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优点至少具有以下几点:一、本技术的筒体的筒壁包括外筒壁和内筒壁,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消音层,筒体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上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下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噪音通过进风口进入,噪音先经过下锥帽反弹至筒体的内筒壁,通过多孔板、消音板和消音层消音吸声后,再次被反弹至上锥帽,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噪音通过多次反弹、消声、减燥,可将噪音由100多dB,降至30-40dB,消声降噪效果理想,满足并高于国家排放标准;二、本技术的消声器内设有上锥帽和下锥帽,增加了噪音反弹次数,极大限度吸收噪音,起到降噪作用;三、本技术的上、下锥帽的高度和锥度以及消音板距上、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设置合理,既不会阻碍风速的流动,能够保证风机获取足够的进风量;又能使噪音最大程度的反弹、消音,降噪效果佳。四、本技术的结构精简,便于制造和安装,且造价低;同时重量轻,便于运输;五、本技术的多孔板和消音板均采用镀锌板,耐烟气冲击,耐腐蚀性强,寿命长,维护简单;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动力,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筒体的圆筒段的俯视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筒体1、圆筒2、上锥筒3、下锥筒4、进风口5、出风口6、外筒壁7、内筒壁8、消音层9、消音板10、上锥帽11、下锥帽12、、螺栓13、高度h1、锥度α和垂直距离h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如图1-2所示,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中间为圆筒2,所述圆筒2的上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上锥筒3,所述圆筒2的下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下锥筒4,所述下锥筒4的下端连接进风口5,所述上锥筒3的上端连接出风口6,所述筒体1的筒壁包括外筒壁7和位于所述外筒壁内侧的内筒壁8,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内筒壁为多孔板;所述筒体1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10,所述消音板与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锥筒3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11,所述下锥筒4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12,所述上锥帽11和所述下锥帽12对称设置;所述上锥帽11和所述下锥帽12的高度h1皆为18-22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α皆为40-60°,所述消音板10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12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和所述消音板10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11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皆为8-12cm。所述消音层9为消音棉层或消音布层。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消音板皆为均匀布满通孔的镀锌板,所述通孔的孔径为3-4mm,相邻所述通孔的孔间距为2-3mm。所述上锥帽11和所述下锥帽12皆为镀锌板。所述上锥帽11和所述下锥帽12皆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筒壁上,且实现所述固定连接的结构为螺栓13和与螺栓匹配的螺孔。实现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四点固定。所述消音板10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圆筒段的内筒壁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高度皆为20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皆为45°,所述消音板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和所述消音板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皆为10c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机用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的中间为圆筒(2),所述圆筒的上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上锥筒(3),所述圆筒的下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下锥筒(4),所述下锥筒的下端连接进风口(5),所述上锥筒的上端连接出风口(6),所述筒体的筒壁包括外筒壁(7)和位于所述外筒壁内侧的内筒壁(8),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内筒壁为多孔板;所述筒体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10),所述消音板与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11),所述下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12),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对称设置;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高度(h1)皆为18‑22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α)皆为40‑60°,所述消音板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和所述消音板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皆为8‑1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的中间为圆筒(2),所述圆筒的上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上锥筒(3),所述圆筒的下端形成口径渐缩的下锥筒(4),所述下锥筒的下端连接进风口(5),所述上锥筒的上端连接出风口(6),所述筒体的筒壁包括外筒壁(7)和位于所述外筒壁内侧的内筒壁(8),所述内筒壁和外筒壁之间设有消音层(9),所述消音层的厚度为10-15cm,所述内筒壁为多孔板;所述筒体的圆筒段且位于筒体中间位置设置有消音板(10),所述消音板与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上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上锥帽(11),所述下锥筒的内侧安装有下锥帽(12),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对称设置;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高度(h1)皆为18-22cm,所述上锥帽和所述下锥帽的锥度(α)皆为40-60°,所述消音板的下端距所述下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和所述消音板的上端距所述上锥帽的开口的垂直距离(h2)皆为8-1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用消声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