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96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在卡环上设有钻头吊挂部、配合定位部、过气槽、装卸台阶和去应力部,所述去应力部为在装卸台阶上加工对称的平槽结构而形成,所述平槽结构外轮廓与配合定位部的外壁相平齐,所述平槽结构与分割线相互垂直,而且分割线经过卡环的轴心。此卡环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种传统卡环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裂缺陷,而且能够避免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裂缺陷;有效的延长了卡环的使用寿命。

A clasp with removing str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kind of stress of the snap ring, the clip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drill bit, with hanging part positioning part, gas tank, handling steps and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is to be arranged on the steps of processing in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symmetrical and forming the outer contour and fit flush structure the outer wall of the positioning part flush, the router structure and dividing line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dividing line through an axial clamping ring. This ring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racture defect first conventional clamping ring structure in the work process because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produce, and can avoid non stepped second traditional clasp in the work process because the rupture defects arise from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冲击设备零部件,特别是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凿岩设备从设计到制造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潜孔冲击器逐渐往高效率、低能耗方向发展。冲击设备冲击频率的加大,也往往加剧了内部部件受振动后产生疲劳失效。卡环为其中部件之一。卡环在冲击器内部起到提杆时能使得钻头随着冲击器一起提出孔底的作用。其为对开式结构,即由一环形工件沿轴线切开形成的对称结构。第一种传统卡环结构及装配方式:图1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图主视图;图2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图左视图;图3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半副卡环立体图;图4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立体图;如图1-4,卡环1上设有钻头吊挂部11、配合定位部12、过气槽13、装卸台阶14、分割线15及装卸台阶局部放大处16;如图1所述钻头吊挂部11设在卡环内侧,过气槽13贯穿钻头吊挂部11起到提杆时过气通道排气的作用,整个卡环环形件由过气槽中线并与过圆心轴线重合处(分割线15)割开形成对开状,通常采用线切割方式割开;装卸台阶14为方便卡环装配与拆卸的台阶。图5为第一种传统卡环与冲击器前接头结构图;如图5,卡环1上的配合定位部12与前接头5a上设有的定位腔5a2构成径向配合,卡环端面16与前接头5a内花键端面5a3构成轴向配合定位。图6为第一种传统卡环在冲击器工作时的状态图;如图6,装配时钻头的冲击端由前接头大孔端穿入,钻头6a上设有的花键6a1与前接头5a上设有的花键5a1构成配合,使得钻头6a在工作时能随前接头5a一起转动。卡环1的钻头吊挂部11处的内径17与钻头颈部6a3构成间隙配合,使得钻头能自由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前接头5a与外套管8a通过螺纹连接,随着螺纹的旋进卡环、钻头装配完成。图7为第一种传统卡环在冲击器提杆时状态图;如图7,提杆时钻头受重力作用能自由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卡环吊挂部11与钻头冲击端台阶6a2构成吊挂结构,从而保证在提杆时钻头能随冲击器一起提出孔底。该状态时冲击器内部气体P一部分由钻头中心气孔6a4到孔底排出构成P1,另一部分卡环上过气槽13及由钻头花键6a1与前接头花键5a1形成隙缝6a5排出构成P2。采用上述的第一种传统卡环结构及装配方式,卡环1的损坏形式多为装卸台阶14与配合定位部12间圆弧处产生裂纹。如图8,由于卡环台阶式的设计使得该处为应力聚集处,加之圆弧拐角处空间过小,往往加工棱边无法倒钝,工作过程中棱边受力振动应力累加导致裂纹的产生,导致一台冲击器需要配套多副卡环才能正常使用。第二种传统卡环结构及装配方式:图17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主视图;图18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左视图;图19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去O形圈后半副卡环立体图;如图17-19,卡环3上设有钻头吊挂部31、配合定位部32、过气槽33、O形圈34及U形槽36;钻头吊挂部31设在卡环内侧,过气槽33贯穿吊挂部起到提杆时过气通道排气的作用;环形件由过气槽中线并与过圆心轴线重合处(分割线35)割开形成对开状,通常采用线切割方式割开;O形圈34的作用是将割开后对开件箍紧为一体,以方便卡环的拆装,工作时O形圈置入U形槽36中。如图20,为卡环破损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采用上述的第二种传统卡环结构及装配方式,损坏形式多为U形槽36的圆弧及周边形成裂纹N导致破损。该设计的卡环圆周设有U形槽,环形件割开后形成棱边使得该处为应力聚集处,加之圆弧拐角处空间过小,往往加工棱边无法倒钝,工作过程中棱边受力振动应力累加导致裂纹N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此卡环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种传统卡环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裂缺陷,而且能够避免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在工作过程中因为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裂缺陷;有效的延长了卡环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在卡环上设有钻头吊挂部、配合定位部、过气槽、装卸台阶和去应力部,所述去应力部是通过在装卸台阶上加工对称的平槽结构而形成,所述平槽结构外轮廓与配合定位部的外壁相平齐,所述平槽结构与分割线相互垂直,而且分割线经过卡环的轴心,使环形件分割开形成对称状卡环。所述去应力部与过气槽沿着卡环的周向方向相互错开。所述平槽结构的切开剖面所形成的剖切面轮廓趋于直线状。所述过气槽贯穿钻头吊挂部。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在卡环上设有钻头吊挂部、配合定位部、过气槽、O形圈、U形槽和去应力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部是通过沿卡环的剖分面轴向边缘加工一对贯穿卡环的开口槽而形成,所述开口槽的槽底部相对圆周径向深度t2大于U形槽底部相对圆周径向深度t1;分割线贯穿去应力部底部,使环形件分割开形成对称状卡环。所述去应力部与过气槽沿着卡环的周向方向相互错开。所述开口槽在卡环上所形成的剖切面轮廓为直线状。所述过气槽贯穿钻头吊挂部。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针对第一种传统卡环结构,通过采用改进的卡环结构,在卡环2上增加了去应力部26,该结构卡环有效的减少了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加工在台阶处应力聚集;同时,由于剖切面轮廓27趋于直线状棱边易于处理倒钝,从而能有效的避免了在台阶处棱边产生断裂。做到了一台冲击器内只配套一副卡环就能满足使用,一方面避免了因卡环断裂造成的停机,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成本。2、针对第二种传统卡环结构,通过采用改进的卡环结构,在卡环4上增加了去应力部47,该结构卡环有效的减少了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加工在台阶处应力聚集;同时,由于剖切面轮廓48为直线状棱边易于处理倒钝,从而能有效的避免了在台阶处产生断裂。做到了一台冲击器内只配套一副卡环就能满足使用,一方面避免了因卡环断裂造成的停机,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图主视图;图2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图右视图;图3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半副卡环立体图;图4为第一种传统的台阶形卡环结构立体图;图5为第一种传统卡环与冲击器前接头配合结构图;图6为第一种传统卡环在冲击器工作时的状态图;图7为第一种传统卡环在冲击器提杆时状态图;图8为第一种传统卡环破损时结构示意图;图中:卡环1、钻头吊挂部11、配合定位部12、过气槽13、装卸台阶14、分割线15、装卸台阶局部放大处1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仰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右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半副卡环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立体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剖切面轮廓局部放大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在冲击器工作状态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卡环结构在冲击器提杆时状态图。图中:卡环2、钻头吊挂部21、配合定位部22、过气槽23、装卸台阶24、分割线25、去应力部26、剖切面轮廓27。图17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主视图;图18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左视图;图19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去O形圈后半副卡环立体图;图20为第二种传统的非台阶式卡环破损时图19中M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钻头吊挂部31、配合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在卡环(2)上设有钻头吊挂部(21)、配合定位部(22)、过气槽(23)、装卸台阶(24)和去应力部(26),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部(26)是通过在装卸台阶(24)上加工对称的平槽结构而形成,所述平槽结构外轮廓与配合定位部(22)的外壁相平齐,所述平槽结构与分割线(25)相互垂直,而且分割线(25)经过卡环(2)的轴心,使环形件分割开形成对称状卡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在卡环(2)上设有钻头吊挂部(21)、配合定位部(22)、过气槽(23)、装卸台阶(24)和去应力部(26),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部(26)是通过在装卸台阶(24)上加工对称的平槽结构而形成,所述平槽结构外轮廓与配合定位部(22)的外壁相平齐,所述平槽结构与分割线(25)相互垂直,而且分割线(25)经过卡环(2)的轴心,使环形件分割开形成对称状卡环(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部(26)与过气槽(23)沿着卡环(2)的周向方向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槽结构的切开剖面所形成的剖切面轮廓(27)趋于直线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去应力部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槽(23)贯穿钻头吊挂部(21)。5.一种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康强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五环钻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