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471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其中,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质量分组分:碳源:葡萄糖10‑60份;氮源:有机氮源,4‑7份,无机氮源,0.5‑4份;所述的有机氮源为酵母粉、尿素者蛋白胨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以及硝酸铵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无葡甘低聚糖作诱导物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葡甘低聚糖酶,降低了成本,有别于其它产葡甘低聚糖酶菌株,是一种新发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魔芋(Amurphophalluskonjac),别名“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属(AmorphnphallusBlame)单子叶植物纲多年生宿茎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250-2500米的地方。我国的魔芋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和湖北等地。魔芋块茎中的主要功能活性成分是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glucomannan,简称KGM)。魔芋葡甘低聚糖是葡萄糖与甘露糖按1:1.6的摩尔比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魔芋葡甘低聚糖属于水溶性高分子多糖,由于其极高的粘度,在食品应用中受到添加量的限制,而将其降解成一定分子量的低聚糖,一可明显降低其粘度,提高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二可大幅度提升其在食品中的添加量,而不显著影响食品的质构,同时该类低聚糖还具有良好益生元的效果,对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有促进作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生产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方法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操作简单,成本的生产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缺陷,提供一种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葡甘低聚糖酶的制备方法,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质量分组分:碳源:葡萄糖10-60份;氮源:有机氮源,4-7份,无机氮源,0.5-4份;所述的有机氮源为酵母粉、尿素或者蛋白胨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以及硝酸铵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质量分组分:葡萄糖40份;酵母粉6份;硫酸铵1.32份;磷酸氢二钾2.0份;硫酸镁0.1份。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质量分组分:葡萄糖40份;酵母粉6份;硫酸铵1.32份;磷酸氢二钾2.0份;硫酸镁0.1份;水1000份,pH值为7.0;培养条件为:转速200r/min,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3-4d。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葡甘低聚糖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无葡甘低聚糖作诱导物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葡甘低聚糖酶,降低了成本,有别于其它产葡甘低聚糖酶菌株,是一种新发现。同时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成分,得到一种高产葡甘低聚糖酶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所产葡甘低聚糖酶酶活性高。附图说明图1示出碳源的选择的酶活性曲线;图2示出葡萄糖添加量的选择的酶活性曲线;图3示出氮源的选择的酶活性曲线;图4示出酵母粉添加量的选择的酶活性曲线;图5示出硫酸铵添加量的选择的酶活性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叙述说明。一、菌种的筛选:1、制备土壤稀释液:从农田土壤中采集土样,将采集到的样品放入无菌水中,充分混匀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使澄清。吸取上清液加入无菌水中,用无菌水稀释成10:1、10:2、10:3、10:4等不等浓度梯度。2、培养:各稀释浓度加入冷却至55℃左右的灭菌的YM固体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粉3g,麦芽汁提取物3g,胰蛋白胨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7.0),制成平板。倒置恒温培养箱内37℃培养至长出菌落。3、挑取单菌落及纯化:待平板上长出菌落后,根据形态和粘性选取单菌落于平板划线纯培养,重复此方法3-5次至所分离到的菌株为单菌落。该培养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白色,菌落形状不规则,表面有褶皱,用接种环挑取时感觉粘稠。4、初筛与复筛种子培养:将筛选菌株接种于YM液体种子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粉3g,麦芽汁提取物3g,胰蛋白胨5g,蒸馏水1000mL,pH7.0)中,装液量为100mL/500mL三角瓶,于200r/min、30℃摇床培养1d。发酵培养:取10mL种子液转接于发酵培养基(蔗糖20g,酵母粉5g,NH4NO30.8g,K2HPO42g,MgSO40.1g,pH7.0)中,装液量为100mL/500mL三角瓶,200r/min,30℃摇床培养4d,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力。选取一株具有高酶活发酵液分泌菌作为目标菌株。5、菌种的鉴定利用16SrDNA序列比对法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9%。二.解淀粉芽孢杆菌产葡甘低聚糖酶粗酶液的制备1.菌种活化:将冻干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种在37℃培养箱里活化30分钟。2.接种:用接种环挑取一环活化好的菌种,“之”型接到斜面培养基上,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斜面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0g,牛肉膏30g,氯化钠5g,琼脂20g,放入1000mL水中,加热、充分混匀后将pH调整到7.2-7.4,121℃湿热灭菌20分钟。适当冷却后装到提前灭完菌的试管中,装量为试管的1/3,塞好试管口,侧倒使其呈斜面,冷却凝固后备用。3.种子液的制备:取一管斜面培养的菌种,用接种环移入250mL三角瓶装的90mL种子培养液中,在200r/min,30℃条件下振荡培养24小时。种子培养液的配制:称取无水葡萄糖10g,酵母粉3g,麦芽汁提取物3g,胰蛋白胨5g,放入1000mL水中,充分混匀,分装到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90mL,用塞子塞好三角瓶口,121℃湿热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4.发酵液的制备:将上述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到装液量为90mL/250mL的发酵培养液中,在200r/min、30℃条件下振荡培养3-4天。发酵培养液的配制:称取葡萄糖40g;酵母粉6g,硝酸铵1.32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0.1g,放入1000mL水中,充分混匀后将pH调整到7.0,分装到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90mL,用塞子塞好三角瓶口,121℃湿热灭菌20分钟,冷却后备用。5.粗酶液的制备:将上述发酵液经10000r/min、4℃离心25min,所得上清液即为粗酶液。三:葡甘低聚糖酶酶活力的测定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0.9mL0.5%(W/V)魔芋粉底物(PH6.5,0.05M磷酸缓冲溶液配制),50℃预热2min;加入0.1mL适当稀释的葡甘低聚糖酶酶液,50℃反应10min;立即加入DNS试剂3mL终止反应,沸水浴5min,流水冷却并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于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灭活酶液做空白对照,根据酶活公式计算酶活。酶活定义: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底物每分钟释放1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以U/mL表示。实施2-4:实施例2-4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发酵培养液中的碳源的选择不同,分别选用20g/L的不同碳源(实施例2为蔗糖、实施例3为葡萄糖、实施例4为85%麦芽糖浆),将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液中,在200r/min、30℃条件下振荡培养4天测定酶活,每次做3组平行实验,下同。结果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获得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产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此时酶活可达339.36U/mL。实施例5-10:实施例5-10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发酵培养液中以葡萄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葡甘低聚糖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葡甘低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甘低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培养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甘低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包括下述质量分组分:碳源:葡萄糖10-60份;氮源:有机氮源,4-7份,无机氮源,0.5-4份;所述的有机氮源为酵母粉、尿素者蛋白胨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的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以及硝酸铵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甘低聚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凯吴丹丹商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