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52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包括车架、平衡板、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和用于握持的扶手,所述滚轮组固定在平衡板上,平衡板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踏板和车架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轮组件与车架分块设计,导轨与车架的角度可以通过平衡板的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使得车架及展开的踏板始终保持水平的同时,滚轮组件可以在不同角度的导轨上运动,以适应不同的楼梯角度,通用性较高,且占用楼道空间小,简化了结构,踏板也能够更薄,折叠轻便,进一步减小了对楼道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
本技术涉及楼道移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
技术介绍
如今楼道移动装置不仅出现在地铁站、飞机场等大型客运场所,而且在很多老旧小区内也渐渐显现出了对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对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适应性和通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楼道移动装置大致分为座椅式楼梯升降机、站立平台式楼梯升降机和轮椅车平台式楼梯升降机,但座椅式楼梯升降机导轨需要定做、座椅和导轨均体积较大,占用楼梯的大量空间;站立平台式楼梯升降机机架厚、楼梯空间占用较多,通过钢丝绳传动、极易损坏;轮椅车平台式楼梯升降机工作平台大,导轨需要定制,无法批量生产应用到各个小区,每一层楼都要两套电机和控制系统,价格昂贵。因此,现有的楼道移动装置普遍存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通用性差的缺陷,日常维护困难且无法适应宽窄不一的多种楼道,在在较窄的楼道内则无法安装,并且现有的承载小车多为座椅式和承载轮椅平台式,前者在闲置时无法折叠收起,造成了不必要的空间浪费,而后者体积大,老旧小区难以安装,即使能够折叠,折叠起来时厚度也较厚,对楼道空间占用量较大;并且现有技术的承载小车仅仅适用于一种楼道电梯倾斜角度,通用性较差,踏板收放机构决定了小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且能够批量应用的通用化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包括车架、平衡板、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和用于握持的扶手,所述滚轮组固定在平衡板上,平衡板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踏板和车架铰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踏板电机,所述扶手包括安装在车架顶部的横杆和位于车架两侧向站立位置延伸的两个侧扶手,所述侧扶手连接有第一转轴,踏板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踏板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进一步的,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转轴链轮,第二转轴连接有第二转轴链轮,第一转轴链轮上设有第一滚子链条,第二转轴链轮上设有第二滚子链条,第一滚子链条的前端与第二滚子链条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轴,复位弹簧轴上穿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端与车架固定,复位弹簧轴在复位弹簧的上方设有用于压缩复位弹簧的复位弹簧托;所述踏板和侧扶手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带动复位弹簧托向下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进一步的,复位弹簧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正旋接头连接件和反旋接头连接件连接,第一滚子链条的后端与第二滚子链条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圆柱销,两个圆柱销之间设有长拉板。进一步的,踏板电机连接有电控器,电控器连接有操纵开关,所述电控器根据操纵开关的指令控制踏板电机的开启/关闭;所述车架上设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电控器相连,踏板收起时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将触发信息传输至电控器,电控器在踏板未在规定时间内收起时控制踏板电机开启,辅助踏板收起。进一步的,电控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模块,电控器采集操纵开关的指令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部的驱动控制器传输。进一步的,踏板周围安装有安全触边,所述安全触边在受压时向电控器发出信号,电控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部的驱动控制器传输,驱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承载小车停止运行。进一步的,车架在运动方向上的前后两端均设有与电控器相连的距离感应装置,所述距离感应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探测雷达、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滚轮组包括与平衡板连接的推板和两个可沿导轨滚动的调心球轴承,所述调心球轴承通过连接轮轴连接在推板上。进一步的,平衡板的下部与车架铰接,角度调节机构为设于平衡板上部的角度调节槽,角度调节槽上穿设有与车架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在角度调节槽内的位置可变。有益效果:本技术滚轮组件与车架分块设计,导轨与车架的角度可以通过平衡板的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使得车架及展开的踏板始终保持水平的同时,滚轮组件可以在不同角度的导轨上运动,以适应不同的楼梯角度,通用性较高;采用复位弹簧结构进行储能,踏板需要闭合时,复位弹簧释放能量,可以使踏板缓慢合上,避免夹到人,安全性较高;承载小车采用链传动方式,使电机远离第二转轴,使得电机驱动不占用踏板处横向与垂向空间,小车整体横向尺寸缩减,即厚度减薄,占用楼道空间较小;承载小车可以通过把手手动打开踏板,把手除可以手动打开踏板外,还可以作为第二扶手或者挂东西所用,便捷性较高。并且,本技术采用滚轮组与导轨装配,传动方式稳定、可靠性高,且具有通用性,降低了成本,且占用楼道空间小,简化了结构,踏板也能够更薄,折叠轻便,进一步减小了对楼道空间的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导轨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站立测结构示意图;图3是踏板折叠示意图;图4是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踏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滚轮组结构示意图;图7是控制器系统功能框图;图8是驱动电路功能模块示意图;图9是电源电路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包括车架1、平衡板3、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件2、用于握持的扶手和踏板电机10,所述滚轮组件2固定在平衡板3上,平衡板3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3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1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1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1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5,踏板5和车架1铰接。扶手包括安装在车架1顶部的横杆4和位于车架1两侧向站立位置延伸的两个侧扶手6,所述侧扶手6连接有第一转轴7,踏板电机10与第一转轴7传动连接,所述踏板5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一转轴7与第二转轴8通过传动组件9传动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转轴7连接有第一转轴链轮901,第二转轴8连接有第二转轴链轮902,第一转轴链轮901上设有第一滚子链条910,第二转轴链轮902上设有第二滚子链条911,第一滚子链条910的前端与第二滚子链条9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轴905,复位弹簧轴905上穿设有复位弹簧903,复位弹簧903的下端与车架1固定,复位弹簧轴905在复位弹簧903的上方设有用于压缩复位弹簧903的复位弹簧托904;所述踏板5和侧扶手6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滚子链条910和第二滚子链条911带动复位弹簧托904向下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903。复位弹簧轴90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正旋接头连接件907和反旋接头连接件908连接,第一滚子链条910的后端与第二滚子链条911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圆柱销909,两个圆柱销909之间设有长拉板906。当踏板5需要打开使用时,第一转轴7带动第一转轴链轮901转动,从而实现滚子链条的传动以及第二转轴链轮902的转动,并且复位弹簧轴905向下运动,复位弹簧903被压缩储能,踏板5打开;当踏板5需要闭合时,复位弹簧903释放能量,复位弹簧轴905向上运动,带动滚子链条传动,第一转轴链轮901和第二转轴链轮90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8旋转,把手和踏板5同时缓缓收起。本实施例中,踏板5具有以下三种模式:1电动打开踏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平衡板(3)、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件(2)和用于握持的扶手,所述滚轮组件(2)固定在平衡板(3)上,平衡板(3)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3)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1)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1)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1)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5),踏板(5)和车架(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平衡板(3)、用于与导轨装配的滚轮组件(2)和用于握持的扶手,所述滚轮组件(2)固定在平衡板(3)上,平衡板(3)上设有角度调节机构,平衡板(3)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车架(1)刚性连接,导轨与车架(1)的角度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车架(1)底部安装有可向上折叠的踏板(5),踏板(5)和车架(1)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踏板电机(10),所述扶手包括安装在车架(1)顶部的横杆(4)和位于车架(1)两侧向站立位置延伸的两个侧扶手(6),所述侧扶手(6)连接有第一转轴(7),踏板电机(10)与第一转轴(7)传动连接,所述踏板(5)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一转轴(7)与第二转轴(8)通过传动组件(9)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连接有第一转轴链轮(901),第二转轴(8)连接有第二转轴链轮(902),第一转轴链轮(901)上设有第一滚子链条(910),第二转轴链轮(902)上设有第二滚子链条(911),第一滚子链条(910)的前端与第二滚子链条(9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轴(905),复位弹簧轴(905)上穿设有复位弹簧(903),复位弹簧(903)的下端与车架(1)固定,复位弹簧轴(905)在复位弹簧(903)的上方设有用于压缩复位弹簧(903)的复位弹簧托(904);所述踏板(5)和侧扶手(6)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滚子链条(910)和第二滚子链条(911)带动复位弹簧托(904)向下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9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道移动装置的承载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轴(90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正旋接头连接件(907)和反旋接头连接件(908)连接,第一滚子链条(910)的后端与第二滚子链条(911)的后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圆柱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宇张健万磊钤亚丽施晶晶谭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