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浩珅专利>正文

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419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6
提供一种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具有车体,电驱动行走轮和车架平台,电驱动行走轮连接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储能装置取电,储能装置连接风电能源转换器,并通过风电能源转换器连接风车旋浆,电驱动行走轮上端固连车架平台,车架平台安装自动驾驶系统和上开口收集仓,收集仓前侧安装抽吸器和第一过滤羽,与抽吸器输出端连接设有在收集仓内部安装的高压压缩机,所述高压压缩机输出端连接工业建筑原料压缩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对雾霾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双收集和处理解决了城市内小范围内微观层面的雾霾缓解和治理问题,为城市内局部地区的空气净化和雾霾治理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的扩张和环保治理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冬季城市被雾霾天笼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城市内空气质量下降颇为严重,由此导致的对人体健康和呼吸系统的威胁亦越来越严重,如何从微观角度治理雾霾,并合理利用雾霾内粉尘和废气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对雾霾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双收集处理解决城市内小范围内微观层面的雾霾缓解和治理问题,净化局部空间的空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具有车体,所述车体具有电驱动行走轮和车架平台,所述电驱动行走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储能装置取电,所述储能装置连接风电能源转换器,并通过风电能源转换器连接风车旋浆,所述电驱动行走轮上端固连车架平台,所述车架平台安装自动驾驶系统和上开口收集仓,所述收集仓前侧安装抽吸器和第一过滤羽,与抽吸器输出端连接设有在收集仓内部安装的高压压缩机,所述高压压缩机输出端连接工业建筑原料压缩块。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高风电转换系统的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电能源转换器具有聚风增压机构,所述聚风增压机构由锥形的聚风通道和涡轮增压器组成,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设于聚风通道大端的多叶外涡轮设于聚风通道小端的内涡轮。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实现风电转换系统中手动趋风转向调节功能,并降低风车旋浆的旋转阻力,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车旋浆具有支撑旋浆主体的手调转向结构,所述手调转向结构具有万向球头调节支架,所述风车旋浆还具有安装于旋浆叶片中轴的助力磁片,所述助力磁片由两个在外环设置的同极相斥的半圆环磁片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为通过简单的控制实现小车的无人驾驶控制,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具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直行道路规划设定程序和环形道路规划设定程序。上述技术方案中,为直接利用风电能源转换器的动力轴为抽气器提供机械动力并简化抽吸器的结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吸器为负压抽吸涡轮,所述负压抽吸涡轮的动力输入轴从风电能源转换器的动力轴获取机械动能;与抽吸器配合的第一过滤羽为锥形结构,且过滤口安装可替换的吸湿海绵。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高装置除霾治霾效率,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压缩机具有两个进气端口,第一进气端口与第一过滤羽的输出端相通,第二进气端口与外界大气环境相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本方案利用风能为小车提供动力,利用简单的单片机控制实现小车的无人驾驶行走,通过环保节能的理念为城市小范围区域内的雾霾环境治理作出贡献;2、本方案通过第一过滤羽过滤抽吸空气的同时,通过高压压缩机经两个端口将废气废渣压缩并收集至收集仓,并最终将收集仓内压缩后收集的固态并发生一定化学反应的废渣应用于工业建筑的原料使用,实现环境治理的同时为雾霾的有效再利用提供了可能;3、本方案风电转换系统中的半圆环磁片、风电能源转换器具有的聚风增加机构的设置,以及利用风电能源转换器的动力轴直接为抽吸器动力轴取力的方式,为装置整体节能降耗提供了显著效果,更复合环保节能理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电能源装换器聚风增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风车旋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动驾驶系统电路连接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下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实现,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控制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部件,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如图1所示)具有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具有电驱动行走轮2和车架平台3,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储能装置取电,所述储能装置连接风电能源转换器4,并通过风电能源转换器4连接风车旋浆5,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上端固连车架平台3,所述车架平台3安装自动驾驶系统和上开口收集仓6,所述收集仓6前侧安装抽吸器7和第一过滤羽8,与抽吸器7输出端连接设有在收集仓6内部安装的高压压缩机9,所述高压压缩机9输出端连接工业建筑原料压缩块10。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高风电转换系统的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风电能源转换器4具有聚风增压机构,所述聚风增压机构由锥形的聚风通道401和涡轮增压器402组成,所述涡轮增压器402包括设于聚风通道401大端的多叶外涡轮设于聚风通道401小端的内涡轮。通过聚风通道401实现物理增压,通过内涡轮、外涡轮的结合实现机械增压,以提高风能至电能机械能的有效转换率。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实现风电转换系统中手动趋风转向调节功能,并降低风车旋浆5的旋转阻力,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车旋浆5具有支撑旋浆主体的手调转向结构501,所述手调转向结构501具有安装于风车旋浆5撑杆的万向球头调节支架(如图3所示),所述风车旋浆5还具有安装于旋浆叶片中轴的助力磁片502,所述助力磁片502由两个在外环设置的同极相斥的半圆环磁片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为通过简单的控制实现小车的无人驾驶控制,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具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安装直行道路规划设定程序和环形道路规划设定程序。通过单片机实现小车风车旋浆5、风电能源转换器4、驱动电机和电驱动行走轮2的自动控制。实现小车在城市特定区域内按预设直线或环形路线的无人驾驶自行走控制。上述技术方案中,为直接利用风电能源转换器4的动力轴为抽气器7提供机械动力并简化抽吸器7的结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吸器7为负压抽吸涡轮,所述负压抽吸涡轮无需电驱动装置,其动力输入轴可直接从风电能源转换器4的动力轴获取机械动能;与此同时,为提高除霾车对雾霾的抽吸过滤功能,与抽吸器7配合的第一过滤羽8为锥形结构,且过滤口安装可替换的吸湿海绵。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高装置除霾治霾效率,在过滤雾霾的功能基础上实现对雾霾废气废渣的直接压缩和收集,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压压缩机9具有两个进气端口,第一进气端口与第一过滤羽8的输出端相通,第二进气端口与外界大气环境相通。具体地,所述高压压缩机以活塞夯实机构为主实现对雾霾废渣的收集,与高压压缩机的输出相连的的原料压缩块10优选为发泡水泥结构,通过发泡水泥吸收雾霾废渣和废气,以为建筑工业提供原料再利用支持。综上所述,本方案利用风能为小车提供动力,利用简单的单片机控制实现小车的无人驾驶行走,通过环保节能的理念为城市小范围区域内的雾霾环境治理作出贡献;本方案通过第一过滤羽过滤抽吸空气的同时,通过高压压缩机经两个端口将废气废渣压缩并收集至收集仓,并最终将收集仓内压缩后收集的固态并发生一定化学反应的废渣应用于工业建筑的原料使用,实现环境治理的同时为雾霾的有效再利用提供了可能;本方案风电转换系统中的半圆环磁片、风电能源转换器具有的聚风增加机构的设置,以及利用风电能源转换器的动力轴直接为抽吸器动力轴取力的方式,为装置整体节能降耗提供了显著效果,更复合环保节能理念。上述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以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

【技术保护点】
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具有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具有电驱动行走轮(2)和车架平台(3),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储能装置取电,所述储能装置连接风电能源转换器(4),并通过风电能源转换器(4)连接风车旋浆(5),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上端固连车架平台(3),所述车架平台(3)安装自动驾驶系统和上开口收集仓(6),所述收集仓(6)前侧安装抽吸器(7)和第一过滤羽(8),与抽吸器(7)输出端连接设有在收集仓(6)内部安装的高压压缩机(9),所述高压压缩机(9)输出端连接工业建筑原料压缩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具有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具有电驱动行走轮(2)和车架平台(3),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连接储能装置取电,所述储能装置连接风电能源转换器(4),并通过风电能源转换器(4)连接风车旋浆(5),所述电驱动行走轮(2)上端固连车架平台(3),所述车架平台(3)安装自动驾驶系统和上开口收集仓(6),所述收集仓(6)前侧安装抽吸器(7)和第一过滤羽(8),与抽吸器(7)输出端连接设有在收集仓(6)内部安装的高压压缩机(9),所述高压压缩机(9)输出端连接工业建筑原料压缩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驱动雾霾收集转换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能源转换器(4)具有聚风增压机构,所述聚风增压机构由锥形的聚风通道(401)和涡轮增压器(402)组成,所述涡轮增压器(402)包括设于聚风通道(401)大端的多叶外涡轮设于聚风通道(401)小端的内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珅
申请(专利权)人:冯浩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