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4191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是通过改进吸收稳定系统的补充吸收剂流程和换热流程实现,包括:在稳定塔的第3~5块理论板处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作为吸收塔的补充吸收剂,同时取消原有补充吸收剂进吸收塔流程;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或用柴油加热脱乙烷汽油。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干气中丙烯和丙烷的浓度,大大提高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丙烯收率,同时产品得到保证,装置能耗基本不变。因流程改变出现的解吸塔中间再沸器热负荷不够的问题,则可通过换热流程优化很好的得到解决。整个过程,流程改造简单、可行,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C3H6)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是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苯、异丙醇和羰基醇的原料。据报道,2006年我国聚丙烯总生产能力为691万吨,比2001年增长1.2倍,5年间平均增幅为16.7%,但仍不能满足需求,2005年和2006年进口量均超过300万吨,占当期国内消费的34.6%。因此,多产丙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丙烯66%来自轻烃蒸汽裂解制乙烯,32%来自炼油厂,并且后者呈增长趋势。而炼厂丙烯中,又以催化裂化装置生产的丙烯为主,产量占97%。近年来,为了多产丙烯,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相继开发了常压渣油最大量生产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ARGG(Atmospheric Residuum Maximum LPG plusGasoline)、多产低分子烯烃的深度催化裂化DCC(Deep Catalytic Cracking)及灵活双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FDFCC(Flexible Dual-riser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等新型催化裂化工艺,大量用于新装置建设和老装置改造,使丙烯产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催化裂化工艺中,原料蜡油或渣油大约250℃进反应器,在焦炭再生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裂解成反应油气,并进入主分馏塔,分离成富气、粗汽油、柴油和油浆。其中,柴油和油浆由于质量基本合格,可以出装置;但富气和粗汽油,由于馏分切割不充分,需进入吸收稳定系统,在柴油等吸收剂和压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分离成干气、液态烃和稳定汽油。液态烃的基本成分是C3和C4,其中丙烯的摩尔组成大约40%,因此被送往下游的气分装置,通过精馏得到摩尔浓度大于99.6%的精丙烯,以作为生产聚丙烯的单体。干气的主要成分是C1和C2,主要作为炼厂工艺加热炉的燃料。但由于工艺和操作等原因,-->干气中通常夹带一定量的C3及以上组分,即所谓干气“不干”,使高价值的丙烯作为燃料而低值使用。因此,改进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使干气变“干”,即将干气中C3及以上组分尽可能收入到液态烃产品中,少进入燃料气系统,是催化裂化装置多产丙烯的有益措施,对提高整个炼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吸收稳定系统工艺流程的改进来降低干气中丙烯的浓度,使丙烯在液态烃中收率得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中丙烯浓度的方法,是对吸收稳定系统的补充吸收剂流程和换热流程进行改进,包括:(1)补充吸收剂流程的改进在稳定塔下部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作为补充吸收剂;(2)换热流程的改进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或用柴油加热脱乙烷汽油。所述(1)中对补充吸收剂流程的改进为:在所述稳定塔的第3~5块理论板(稳定塔塔底第一块理论板编号为1)处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所述轻汽油经换热后,冷却到35℃~40℃,进入吸收塔顶部用作补充吸收剂,同时取消原有稳定汽油补充吸收剂进吸收塔流程。所述(2)中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为:在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旁以并联方式增加一台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所述增加的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以所述稳定塔下部侧线补充吸收剂一次为热源;具体换热流程为:稳定汽油自稳定塔底出来,先加热脱乙烷汽油,再做解吸塔原有中间再沸器热源,然后冷却到合适温度全部出降低催化裂化装置;从(1)中稳定塔下部侧线采出的轻汽油先通过新增的解吸塔中间再沸器与解吸塔中段回流换热,再冷却到35℃~40℃进入吸收塔顶作为补充吸收剂。所述(2)中用柴油加热脱乙烷汽油的换热流程为:用催化主分馏塔抽出的柴油一次加热脱乙烷汽油,同时取消了原有稳定汽油加热脱乙烷汽油流程,-->即稳定汽油一次通过解吸塔中再沸器与解吸塔中段回流换热再经循环水冷却器冷却后全部出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分子极性与C3丙烯相近的稳定塔下部轻汽油代替分子极性与C3丙烯相差较大的稳定塔塔底稳定汽油做吸收塔补充吸收剂,以提高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吸收稳定系统现有技术中补充吸收剂流程包括稳定汽油自稳定塔塔底出来经换热冷却后,一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另一部分打入吸收塔顶作为补充吸收剂,换热流程包括解吸塔中间再沸器供热和脱乙烷汽油加热流程,所述解吸塔中间再沸器供热用稳定汽油二次,脱乙烷汽油加热用稳定汽油一次。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吸收稳定系统的补充吸收剂流程和换热流程,来增强吸收塔中丙烯的吸收效果,使下游装置再吸收塔塔顶干气中的丙烯浓度降低。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干气中丙烯含量,回收更多高价值的丙烯,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在解析塔并联增加一台以稳定塔下部侧线轻汽油一次为热源的中间再沸器,可保证解吸塔中间再沸热负荷,同时也可作为解吸塔塔底再沸热源的一种调节手段。若采用催化主分馏塔抽出柴油一次加热脱乙烷汽油,能使脱乙烷汽油进稳定塔的温度升高,则可降低稳定塔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后,干气中C4组分稍有增加(稳定塔侧线抽出补充吸收剂本身含有部分C4组分的缘故),但干气总量减少,整体C3及以上组分总浓度下降。4、本专利技术流程改造简单、可行,基本只增加稳定塔下部侧线轻汽油抽出泵和调整换热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比较例的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比较例(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分馏流程和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的工艺流程见图1。来自反再系统的142.8t/h的反应油气490℃进入主分馏塔人字型挡板下部,与换热后275℃的循环油浆通过人字挡板逆向接触,在被冷却部分重馏分(即外甩油浆)后,进入精馏段,被分离成回炼油、柴油、粗汽油和富气。为了平衡塔的热量,主分馏塔设有顶循环回流、一中回流和油浆回流;为了提高轻收,塔底设有汽提蒸汽。从主分馏塔塔顶出来的塔顶油气114℃、2.5kg/cm2通过冷却到40℃进分液罐,分离出粗汽油、污水、冷回流以及富气。其中,粗汽油进吸收塔,富气经压缩、冷却,与来自吸收塔底部的富吸收油及解吸塔顶部的解吸气一起,再经冷凝到40℃进凝缩油罐,分离成凝缩油和不凝气,凝缩油去解吸塔,不凝气进吸收塔。吸收塔的操作压力为1.25MPa,40℃的粗汽油和稳定汽油补充吸收剂被置于上部进塔,不凝气底部进塔,自下而上与粗汽油、稳定汽油补充吸收剂逆流接触,以脱除其中的轻烃馏分。为了强化吸收效果,吸收塔还设有两个中段冷回流,用循环冷却水取走吸收过程释放热,以降低塔的操作温度。完成吸收后,塔顶贫气进入再吸收塔,与柴油吸收剂逆流接触,进一步脱除其中夹带的轻烃,然后从塔顶出来,作为干气出装置,经脱硫进入炼厂燃气系统。塔底富吸收油则经换热后130℃返回主分馏塔。解吸塔的作用是脱除凝缩油中的C2馏分,为稳定塔提供合格进料。它的流程是凝缩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是对吸收稳定系统的补充吸收剂流程和换热流程进行改进,包括:    (1)补充吸收剂流程的改进    在稳定塔下部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作为补充吸收剂;    (2)换热流程的改进    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或用柴油加热脱乙烷汽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是对吸收稳定系统的补充吸收剂流程和换热流程进行改进,包括:(1)补充吸收剂流程的改进在稳定塔下部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作为补充吸收剂;(2)换热流程的改进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或用柴油加热脱乙烷汽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对补充吸收剂流程的改进为:以所述稳定塔塔底第一块理论板编号为1计,在所述稳定塔第3~5块理论板处开一侧线,采出轻汽油,所述轻汽油经换热后,冷却到35℃~40℃,进入吸收塔顶部用作补充吸收剂,同时取消原有稳定汽油补充吸收剂进吸收塔流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干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中增加解析塔中间再沸器供热是指,在所述解析塔中间再沸器旁以并联方式增加一台解析塔中间再沸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低催化裂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黄明富李亚军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