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及处理废气用洗涤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394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及处理废气用洗涤系统。所述装置包括碱液进入管和碱液分布组件。其中,碱液进入管的一端与碱液供给装置连接。碱液分布组件包括上表面正对碱液进入管下端的板状本体、多个上下贯通板状本体的碱液喷孔和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板状本体的上表面上且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沟槽。板状本体中心的碱液喷孔为竖向贯通,中心以外的碱液喷孔斜向贯通,且碱液喷孔越靠近板状本体边缘斜度越大。所述洗涤系统包括碱液供给装置、废气洗涤段、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和设置在洗涤段中的上述碱液喷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碱液喷淋过程中管道堵塞和碱液与废气接触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洗涤系统的废气处理能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及处理废气用洗涤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处理废气(例如,含氯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以及一种包括该碱液喷淋装置的处理废气用洗涤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在氯化炉生产四氯化钛或镁电解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氯废气,这种含氯废气必须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吸收废气中的氯气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式,且吸收时碱液优选与废气逆流接触。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喷淋液在洗涤塔内均匀分布,常在洗涤塔顶设置多根管径较小的竖管。然而,随着循环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液中的盐浓度增加,会出现喷淋管堵塞的问题;另外,从喷淋管中喷出的洗涤液呈柱状垂直下落,因此,废气与洗涤液不能充分接触,导致洗涤装置处理废气能力偏低。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改善碱液喷淋效果并提高对含氯废气的处理能力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碱液喷淋处理含氯废气过程中管道堵塞和/或碱液与废气不能充分接触等问题的碱液喷淋装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所述碱液喷淋装置包括碱液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喷淋装置包括碱液进入管和碱液分布组件,其中,碱液进入管的一端与碱液供给装置连接,碱液分布组件包括板状本体和多个碱液喷孔,板状本体设置在碱液进入管的另一端下方且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正对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多个碱液喷孔贯穿地设置在板状本体上,并且所述多个碱液喷孔包括第一碱液喷孔、第二碱液喷孔和第三碱液喷孔,其中,第一碱液喷孔位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的正下方且沿竖直方向贯穿板状本体;第二碱液喷孔未位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正下方并沿第一斜向方向设置,第一斜向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位于板状本体的上表面之上的部分呈第一锐角,第二碱液喷孔与碱液进入管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废气用碱液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喷淋装置包括碱液进入管和碱液分布组件,其中,碱液进入管的一端与碱液供给装置连接,碱液分布组件包括板状本体和多个碱液喷孔,板状本体设置在碱液进入管的另一端下方且板状本体的上表面正对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多个碱液喷孔贯穿地设置在板状本体上,并且所述多个碱液喷孔包括第一碱液喷孔、第二碱液喷孔和第三碱液喷孔,其中,第一碱液喷孔位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的正下方且沿竖直方向贯穿板状本体;第二碱液喷孔未位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正下方并沿第一斜向方向设置,第一斜向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位于板状本体的上表面之上的部分呈第一锐角,第二碱液喷孔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的中心线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三碱液喷孔未位于碱液进入管的所述另一端正下方并沿第二斜向方向设置,第二斜向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的位于板状本体的上表面之上的部分呈第二锐角,第三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良王睿侯世健黄文彬文兰杜鑫郑超张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