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98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夹具本体(2),且夹具本体(2)的一端上设置螺旋杆(6),螺旋杆(6)的一端通过螺母(7)固定后伸出夹具本体(2)连接固定块(8),在底座(1)上与固定块(8)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机构,包括圆弧形的支撑架(10)和至少一组由螺栓(11)、固定板(12)、橡皮垫(13)构成的夹持部,其中支撑架(10)通过连接件(9)固定设置在底座(1)表面;且支撑架(10)上设置螺孔,螺栓(11)穿过螺孔后连接固定板(12);所述橡皮垫(1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再次夹持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完成高效的夹持作用,可以方便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属于工装夹具的

技术介绍
工业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从英国莫里斯的“工艺美术运动”,到德国的包豪斯设计革命以及美国的广泛传播与推广,工业设计经过了酝酿,探索,形成,发展百余年的历史沧桑。时至今日,工业设计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现在,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机械加工工艺以各个工厂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加工的规程也有很大的不同。突破已往的死模式。使其随着情况的不同具有更加合理的工艺过程。也使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制定加工工艺虽可按情况合理制定,但也要满足其基本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利用更好的夹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废品,可以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改善操作的劳动条件。因此,夹具是机械制造中的一项重要的工艺装备。一个好的夹具是加工出合格产品的首要条件。如在申请号:201110215763.4申请日:2011-07-29的文件中,公开一种缝纫机零件夹具,所述的零件呈长条形,所述的零件具有一个侧面,所述的侧面上开设有长条形通槽以及圆形通孔,所述的夹具将零件固定于钻床上,所述的钻床在零件的侧面上钻孔,所述的夹具包括与钻床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座、与所述的固定座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定位套、与定位套相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的定位套上半段侧壁上开设有多条细缝,每条所述的细缝平行于定位套的轴线,旋紧螺栓,定位套外径增大且卡紧在通孔内。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栓撑开开有细缝的定位套,使定位套外壁抵紧在零件的通孔内,使零件牢固得固定在夹具上,操作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而在另外一篇申请号:201110294964.8申请日:2011-10-08的文件中,涉及一种曲体零件镗孔夹具,特征是:包括L形板式夹具本体,夹具本体的垂直端面一侧上安装有基准面板、定位轴、削边定向轴、支钉及压板,夹具本体的垂直端面另一侧上安装有与定位轴同轴设置的球轴,在球轴的球体上设有可转位的平面测量机构。优点是:可为典型曲体零件中较难加工部位在镗加工机床或数控镗铣床上的加工提供了稳定的工艺装备、简便准确的加工及测量条件,大幅度提高曲体零件的加工效率;而且还可保证了曲体零件的加工精度,使曲体零件内在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了保证,故本镗孔夹具为曲体零件批量加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尽管上述文献对传统的固定夹具做出改进,使其使零件牢固得固定在夹具上,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缺陷。现有的零件加工夹具无法根据零件的不同形状而牢固的固定,仅利用夹持结构实现一次夹持,而当零件表面不平整时无法二次进行夹持,使得零件在加工中易滑动,不易固定,使得夹具的夹持作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解决现有的零件加工夹具无法根据零件的不同形状而牢固的固定,仅利用夹持结构实现一次夹持,而当零件表面不平整时无法二次进行夹持,使得零件在加工中易滑动,不易固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夹具本体,其中夹具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且夹具本体的一端上设置螺旋杆,螺旋杆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后伸出夹具本体一端的表面并连接固定块,在底座上与固定块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弧形的支撑架和至少一组由螺栓、固定板、橡皮垫构成的夹持部,其中支撑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底座的表面;且支撑架上设置螺孔,所述螺栓穿过螺孔后连接固定板;所述橡皮垫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表面。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部为两组,且沿支撑架的中心对呈设置。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采用铁质材料制成。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置固定套及若干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套上。进一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固定机构,并在其中设置多个夹持部,使得夹具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不同而固定,利用螺栓向内旋转后固定板将零件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控制夹具本体的上下抬起完成固定块对零件的夹持,利用固定机构与夹具本体配合,实现再次夹持作用,利用简单的结构完成高效的夹持作用,可以方便加工过程,可以适用于不同零件。可以解决现有的零件加工夹具无法根据零件的不同形状而牢固的固定,仅利用夹持结构实现一次夹持,而当零件表面不平整时无法二次进行夹持,使得零件在加工中易滑动,不易固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标号解释:底座1、夹具本体2,铰链3,手柄4,连接杆5,螺旋杆6,螺母7,固定块8,连接件9,支撑架10,螺栓11、固定板12、橡皮垫13,固定套14,杆体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夹具本体2,其中夹具本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夹具本体2的一端上设置螺旋杆6,螺旋杆6的一端通过螺母7固定后伸出夹具本体2一端的表面并连接固定块8,所述夹具本体2的作用是上下控制固定块8对零件进行夹持。其中所述夹具本体2包括横杆和手柄4,夹具本体2的一端通过铰链3与横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手柄4。在底座1上与固定块8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弧形的支撑架10和至少一组由螺栓11、固定板12、橡皮垫13构成的夹持部,其中支撑架10通过连接件9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且支撑架10上设置螺孔,所述螺栓11穿过螺孔后连接固定板12;所述橡皮垫1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采用夹持部为两组,即在支撑架10的两侧对称地设置夹持部,沿支撑架10的中心对呈设置后,便于零件的对称固定,提高夹持作用。且所述支撑架10采用铁质材料制成,利用铁质材料便于零件放置,且不易变形。该夹具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零件的形状调节夹持部,如当零件为方形时,将其放置在支撑架内,且调节两侧的夹持部,旋转螺栓11使其沿着螺孔向内产生夹持力,不断转动螺栓,直到两端固定板12均与零件表面接触,且橡皮垫13可以实现防滑作用,由此两个夹持部实现水平方向的夹持。并且,调节夹具本体2的手柄4,使其一端的固定块8向下夹持朱零件的表面,由此零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被夹持,实现了多方向的多重夹持效果。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设置固定套14及若干杆体15,所述杆体15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固定套14上。利用杆体15可转动的方式其可以撑开扩大与零件的接触面积。如图所示的3根杆体15形成三角结构,也可以形成与底座平行的撑开结构,使其能接触零件的表面。并且,所述夹具本体2包括可调节高度的连接杆5,使得夹具本体2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高度而调节固定块8的夹持作用,灵活地实现固定。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固定机构,并在其中设置多个夹持部,使得夹具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不同而固定,利用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夹具本体(2),其中夹具本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夹具本体(2)的一端上设置螺旋杆(6),螺旋杆(6)的一端通过螺母(7)固定后伸出夹具本体(2)一端的表面并连接固定块(8),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与固定块(8)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弧形的支撑架(10)和至少一组由螺栓(11)、固定板(12)、橡皮垫(13)构成的夹持部,其中支撑架(10)通过连接件(9)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且支撑架(10)上设置螺孔,所述螺栓(11)穿过螺孔后连接固定板(12);所述橡皮垫(13)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零件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夹具本体(2),其中夹具本体(2)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且夹具本体(2)的一端上设置螺旋杆(6),螺旋杆(6)的一端通过螺母(7)固定后伸出夹具本体(2)一端的表面并连接固定块(8),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上与固定块(8)对应位置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弧形的支撑架(10)和至少一组由螺栓(11)、固定板(12)、橡皮垫(13)构成的夹持部,其中支撑架(10)通过连接件(9)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且支撑架(10)上设置螺孔,所述螺栓(11)穿过螺孔后连接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康柏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