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害省煤沥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57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无害省煤沥青炉,它是一种熔化沥青的专用锅炉。其技术要点是锅炉设置了上、下双层炉排,上炉排区为半煤气发生状态,通过诱导装置,将沥青烟引入下炉排这一高温燃烧区焚烧裂解,使沥青烟中的苯并(a)芘这一致癌物资净化率达96%以上,由于燃烧充分,省煤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沥青的熔化工艺中。(*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化沥青的专用锅炉。在公路建设、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中,大量使用沥青。沥青在加温熔化时产生大量的沥青挥发物,俗称沥青烟。沥青烟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烟中含有大量的、强烈的致癌物资--苯并a芘。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对沥青烟的处理是以其先进的工艺保证沥青烟不外逸。我国的沥青熔化多用敝口锅,苯并a芘难以消除,燃料(煤、本柴等)利用率也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害省煤熔化沥青的装置,这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也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依据是焚烧裂解。因为沥青是一种结构十分复杂的聚合物,可以燃烧。苯并a芘在温度达300℃时开始变化,在360℃时开始裂解成为新的物质(这种裂解过程十分复杂,至今化学界还没有能找出其分解式),防疫部门分析结果表明,该新物质无害,不致癌。为实现对沥青烟中的苯并a芘焚烧裂解,其技术方案是在炉膛里设置了上下两层炉排,创造了一个高温燃烧区;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诱导装置,几乎能100%地将沥青烟诱至高温燃烧区焚烧裂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其中A为正视图,B为左视图。其中1为炉膛,2为锅体,3为锅盖,4为上炉排,5为下炉排,6为炉壁,7为保温层,8为炉腔,9为进风口,10为冷空气,11为沥青烟气,12为管道,13为混合气,14为裂解后的烟气,15为沥青,16为煤层,17为沥青出口,18为引风机,19除尘器,20为灰斗,21为烟囱,22为锅底隔板。一、双层炉排在炉膛内设置有上炉排和下炉排,上炉排的通风体积比下炉排大二倍以上。上炉排先火,煤层厚度保持在80-120毫米之间。当新煤从上炉门投放到上炉排时,由于层的导热与热辐射作用,使新煤不断地进行预热、干馏,继而热分解,析出挥发物,并进行初步燃烧。当燃烧层保持一定厚度时,上炉排区便形成了一个半煤气工作状态,其产生的一氧化碳CO、氢H2从上而下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下炉排区,与从上炉排掉下来的已燃煤及诱导进来的含沥青烟的混合气进行强烈的氧化反应,从而使下炉排区形成了一个高温燃烧区,燃料不仅得到充分燃烧,苯并a芘也得到焚烧裂解。二、诱导装置为了使沥青烟诱导进入高温燃烧区焚烧裂解,本技术设计了一个诱导装置。它是在引风机作用下的管道系统,即在炉腔内安装一专用管道,串接沥青锅和引风机即成。当引风机开启时,管道形成负压状态,使沥青烟经过管道进入高温燃烧区。三、高效旋风除尘器高效旋风除称器由引风机、除尘器、灰斗、烟囱组成,裂解后的烟气在高效旋风除尘器的作用下,使烟尘大大净化。四、筒状锅体及锅底隔板为了提高热效率,锅体制成筒状,以增加受热面积。锅底隔板结构见图2(A),烟气流程见图2(B)。其中a、b、c、d为四个隔板,a、c在一端开一小口,b、d在另一端开一小口,使烟气经过四个回程从a冲刷锅底而流到d,烟气热量得到充分利用。本技术效果明显,和敝口锅比较如下 本技术实施例结构图见图3、图4、图5。图3为正视图,图4为左视图,图5为俯视图。其中23为调节阀,24为炉门,25为温度计,26为炉架,27为出渣板,28为炉排支架,29为进料口,30为耐火墙,31为泄料阀,32为轮胎,33为炉口,34为沥青烟进口。其中炉体保温采用泡沫石棉,重量轻,保温效果好。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控制沥青温度,防止沥青沸腾外溢。炉体安装在大橡胶轮胎上,适于流动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膛、锅体、锅盖、双层炉排组成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熔化炉为在炉膛1下面设置有上炉排4及下炉排5,在炉膛1上方设置有筒状锅体2,锅体2底部与隔板22相接,在炉壁6和保温层7之间设置有一管道12作沥青烟诱导装置的管道用,在保温层7旁接有高效旋风除尘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上炉排4置入80-200毫米厚煤层,使处于半煤气发生状态(CO,H2);下炉排5处于高温燃烧状态(CO,H2,O2,沥青烟)。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由管道12、引风机18等组成的沥青烟诱导装置,在引风机开启时,使管道形成负压,沥青被诱导进入高温燃烧区。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高效旋风除尘器由引风机18、除尘器19、灰斗20、烟囱21串接而成。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锅体2为筒状,并与锅底隔板22相接。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无害省煤沥青炉,它是一种熔化沥青的专用锅炉。其技术要点是锅炉设置了上、下双层炉排,上炉排区为半煤气发生状态,通过诱导装置,将沥青烟引入下炉排这一高温燃烧区焚烧裂解,使沥青烟中的苯并(a)芘这一致癌物资净化率达96%以上,由于燃烧充分,省煤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沥青的熔化工艺中。文档编号C10C3/00GK2031004SQ8820274公开日1989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胡瑜想 申请人:中南建筑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膛、锅体、锅盖、双层炉排组成的沥青熔化炉,其特征在于熔化炉为:在炉膛1下面设置有上炉排4及下炉排5,在炉膛1上方设置有筒状锅体2,锅体2底部与隔板22相接,在炉壁6和保温层7之间设置有一管道12作沥青烟诱导装置的管道用,在保温层7旁接有高效旋风除尘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瑜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