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4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包括一座沥青罐(1)、二座皂液罐(2)、三个搅拌器(3)、三个高位槽(4)、胶体磨(5)、热交换器(6)、乳化沥青中间罐(7)、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8)、阀门、流量计(9)和酸度计(10),其特点是沥青罐(1)和皂液罐(2)并排放置于一个集装箱箱体(11)内;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放置于另一个集装箱箱体(12)内,两个集装箱箱体(11、12)左、右对合组成一个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灵活、流量控制精确、酸度可自动调节、生产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换热性能理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沥青乳化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用于生产各种基质沥青的乳状液。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沥青乳化设备,主要由一座沥青罐、二座皂液罐、二个搅拌器、三个高位槽、胶体磨、热交换器、乳化沥青中间罐、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阀门等组成,它们都由安装人员现场安装在同一个生产车间中。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移动不灵活;2、流量控制不够精确;3、酸度由人工调节;4、生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较差;5、换热性能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灵活、流量控制精确、酸度可自动调节、生产稳定性好、可操作性强、换热性能理想的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包括一座沥青罐、二座皂液罐、三个搅拌器、三个高位槽、胶体磨、热交换器、乳化沥青中间罐、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阀门、流量计和酸度计,三个搅拌器分别装置于一座沥青罐和二座皂液罐上,泵、流量计和酸度计与控制系统相连,其特点是沥青罐和皂液罐并排放置于一个集装箱箱体内,三个高位槽分别置于相应的二座皂液罐和一座沥青罐上方;胶体磨、热交换器和乳化沥青中间罐放置于另一个集装箱箱体内,两个集装箱箱体左右、对合组成一个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生产时,用乳化剂原料泵将乳化剂或胶乳先加相应的高位槽,通过加料泵将胶乳或乳化剂分别计量后加到皂液罐,水也经过流量计计量后加到皂液罐。皂液罐内皂液酸度的调节有酸液泵结合酸度计进行自动控制;沥青经沥青泵加到沥青罐,在温度达到要求后,系统通过计量装置按照所需的油水比进入胶体座进行生产,出来的乳化沥青经过换热器降温后由乳化沥青泵泵到界外。以上的操作仅需在控制系统中按照乳液配方的要求,系统将按照指令自动完成。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灵活的移动性能整套车间分别安装在两个集装箱内,移动快捷,方便。2、精确的流量控制功能各原料通过加料泵结合流量计精确控制,可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乳化沥青配方精确配制。生产过程中油水比按需要由流量计精确控制。3、酸度可自动调节性乳化沥青对酸度有要求时,沥青乳化车间配置的酸液泵可以结合酸度计自动调节皂液的PH值,无需人工调节。4、良好的乳液换热性能设备的乳液换热装置,利用先进的板式换热技术,可有效降低乳液的温度,同时能使冷却水加热回用,大大缩短皂液加温时间,达到连续生产的效果,有效节约能源。5、可靠的生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配置的大屏幕彩色人机界面,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强大的数据信息交换功能能使设备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操作者仅需按照生产配方的要求将数据输入系统,启动设备后系统将按照指令自动完成生产过程。操作人员操纵设备、掌握设备性能非常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沥青罐和皂液罐立面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本技术为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主要由一座沥青罐1、二座皂液罐2、三个搅拌器3、三个高位槽4、胶体磨5、热交换器6、乳化沥青中间罐7、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8、阀门、流量计9和酸度计10等组成。热交换器6采用板式换热器。一座沥青罐1和二座皂液罐2并排放置于一个集装箱箱体11内,三个搅拌器3分别装置于一座沥青罐1和二座皂液罐2上。三个高位槽4中有二个是乳化剂高位槽4.1、4.2,一个是添加剂高位槽4.3。它们分别置于相应的二座皂液罐2.1、2.2和一座沥青罐1上方;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放置于另一个集装箱箱体12内。两个集装箱箱体左、右对合组成一个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所述的泵8有沥青进料泵8.1、原料泵8.2、乳化剂加料泵8.3、酸液泵8.4、沥青出料泵8.5、乳化剂出液泵8.6、水泵8.7和乳化沥青泵8.8。沥青进料泵8.1通过连接管路与沥青罐1进料口相连;原料泵8.2通过管路与三个高位槽4的进料口相连,三个高位槽4的的出料口通过乳化剂加料泵8.3和二座皂液罐2进料口相连。酸液泵8.4通过连接管路与二座皂液罐2进料口相连。沥青罐1出料口和二座皂液罐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沥青出料泵8.5和乳化剂出液泵8.6与胶体磨5进料端相连,胶体磨5出料端与热交换器6进料口相连,热交换器6出料口通过连接管路与乳化沥青中间罐7进料口相连,乳化沥青中间罐7出料口与乳化沥青泵8.8相连,乳化沥青泵8.8出口管或去包装,或去贮罐。水泵8.7通过连接管路与热交换器6的冷却水进口相连,热交换器6的热水出口与二座皂液罐2进水口相连。沥青出料泵8.5和乳化剂出液泵8.6放置于放置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的集装箱箱体12内。所述的流量计9有加料流量计9.1、加水流量计9.2、加沥青流量计9.3和加乳化剂流量计9.4。加料流量计9.1连接于乳化剂加料泵8.3后的管路上。加水流量计9.2连接于出热交换器6的水管上。加沥青流量计9.3连接于出沥青出料泵8.5后的管路上,乳化剂流量计9.4连接于出乳化剂出液泵8.6后的管路上。所述的酸度计10有二个,分别装置于二座皂液罐2上。上述所有的泵、流量计和酸度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包括一座沥青罐(1)、二座皂液罐(2)、三个搅拌器(3)、三个高位槽(4)、胶体磨(5)、热交换器(6)、乳化沥青中间罐(7)、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8)、阀门、流量计(9)和酸度计(10),三个搅拌器(3)分别装置于沥青罐(1)和皂液罐(2)上,泵(8)、流量计(9)和酸度计(10)与控制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沥青罐(1)和皂液罐(2)并排放置于一个集装箱箱体(11)内,三个高位槽(4)分别置于相应的皂液罐(2.1、2.2)和沥青罐(1)上方;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放置于另一个集装箱箱体(12)内,两个集装箱箱体(11、12)左右对合组成一个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8)有沥青进料泵(8.1)、原料泵(8.2)、乳化剂加料泵(8.3)、酸液泵(8.4)、沥青出料泵(8.5)、乳化剂出液泵(8.6)和乳化沥青泵(8.8),沥青进料泵(8.1)与沥青罐(1)进料口相连;原料泵(8.2)与高位槽(4)的进料口相连,高位槽(4)的出料口通过乳化剂加料泵(8.3)与皂液罐(2)进料口相连,酸液泵(8.4)与皂液罐(2)进料口相连,沥青罐(1)出料口和皂液罐(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沥青出料泵(8.5)和乳化剂出液泵(8.6)与胶体磨(5)进料端相连,胶体磨(5)出料端与热交换器(6)进料口相连,热交换器(6)出料口与乳化沥青中间罐(7)进料口相连,乳化沥青中间罐(7)出料口与乳化沥青泵(8.8)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其特征在于沥青出料泵(8.5)和乳化剂出液泵(8.6)放置于放置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的集装箱箱体(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其特征在于流量计(9)有加料流量计(9.1)、加水流量计(9.2)、加沥青流量计(9.3)和加乳化剂流量计(9.4),加料流量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包括一座沥青罐(1)、二座皂液罐(2)、三个搅拌器(3)、三个高位槽(4)、胶体磨(5)、热交换器(6)、乳化沥青中间罐(7)、控制系统以及连接管路、泵(8)、阀门、流量计(9)和酸度计(10),三个搅拌器(3)分别装置于沥青罐(1)和皂液罐(2)上,泵(8)、流量计(9)和酸度计(10)与控制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沥青罐(1)和皂液罐(2)并排放置于一个集装箱箱体(11)内,三个高位槽(4)分别置于相应的皂液罐(2.1、2.2)和沥青罐(1)上方;胶体磨(5)、热交换器(6)和乳化沥青中间罐(7)放置于另一个集装箱箱体(12)内,两个集装箱箱体(11、12)左右对合组成一个全自动移动式沥青乳化车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佰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七星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