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护罩的装设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3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不仅可保持装设构造的优异功效,又可在护罩的装卸操作上进一步提高方便性的安全帽护罩装设构造。该装设构造是使挡止件5在全开上限位置上相对向于通过凹部102时,由保持部10保持此一状态,令护罩1可以转动至超过全开上限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骑乘摩托车、乘坐四轮汽车等各种移动车辆或移动机具时戴用,以保护头部及脸部的一种全面型及喷射型安全帽的护罩装设构造。
技术介绍
本案申请人前曾申请一种如日本特公平6-60444号公报所揭示的护罩装设构造。该护罩装设构造是在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扣合凸缘会接触于挡止件,当扣合凸缘越过挡止件时,设在护罩装设部的突出部的引导片与设在帽体的突出部套合用凹部所形成的扣合段部间的扣合状态即得以解除,同时可由形成在凹部的引导片装卸用入口部脱离,在此状态下,可将突出部从凹部抽出,使护罩可从帽体御下。该公报所记载的装设构造,是护罩在全开上限位置而扣合凸缘则接触于挡止件的位置时,带着将两元件解除扣合的意识,利用将护罩扩开或者扭转等通常使用时不会施行的操作,使护罩朝扣合凸缘越过挡止件的位置转动,而在该位置上,上述引导片与入口部吻合,使突出部可以从凸部脱离,使护罩得以卸下。再者,通常的使用状态下,护罩的开闭操作,是使引导片与扣合段部时常相扣合,同时,在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扣合突起则接触于挡止件,以防止扣合凸缘再继续转动,故护罩不会从帽体脱落。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卸下护罩时,完全不使用螺丝,只要一个按压操作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护罩的装设构造,此种构造不但可以保持上述公报所提案的装设构造的优异效果,在护罩的装卸操作上又可提供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安全帽护罩的装设构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令护罩1可以装设于安全帽本体的前面,在护罩1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扣合凸缘101会接触于挡止件5,而扣合凸缘101超过挡止件5时,设在护罩1的装设部2的突出部82的引导片81与设在安全帽A左右侧的公扣止构件B的突出部82支持用凹部31处所形成的扣合段部33的扣合状态得以解除,同时,可从形成在凹部31的引导片81装卸用入口32脱离,特征在于扣合凸缘101形成有其大小可供挡止件5通过的通过凹部102,同时,挡止件5可以使挡止件5可以对于通过凹部102嵌合及离开的方式滑动,且经常朝离开通过凹部102的方向弹压,而扣合于公扣合构件B并与其形成一体,挡止件5并通过在护罩1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抗着弹压力而滑动的操作部93操作,在超过护罩1的全开上限位置的位置上保持与通过凹部102嵌合的位置的保持部10予以保持,同时解除其与扣合凸缘101的扣合状态,使护罩1可以从全开上限位置进一步向上方转动,同时在护罩1从该状态转动至可脱离位置而脱离的情形及护罩不转动至可脱离位置而直接将护罩1从全开上限位置放下的情形中,可使挡止件5从保持部10打开,并借助前述弹压力回到初期状态。日本特公平6-60444号公报所揭露的装设构造具备作为护罩的转动中心的支持部及位在同心圆上的节制机构。节制机构是为用以阶段性地调整护罩开闭操作时的开闭角度者,其可将护罩在全开下限位置至全开上限位置间弹性地保持在预定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本专利技术装设构造的安全帽的侧视图;图2为图1的要点部分放大图;图3为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为图1的IV-IV线剖视图;图5为护罩设在全开上限位置的要点部分放大图;图6为与图3对应的第5图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图5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为图5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为挡止件滑动并相对于通过凹部的状态的要点部分放大图;图10为与图3对应的图9状态的剖视图;图11为与图7对应的图9状态的剖视图;图12为与图8对应的图9状态的剖视图;图13为护罩可脱离状态的要点部分放大图;图14为与图3对应的护罩脱离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后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具备节制机构的例子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具有节制机构的装设构造。而且,后述的实施例中,是以喷射型安全帽的例子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装设构造亦可安装于全面型安全帽。依照本专利技术,护罩1设在全开上限位置时,扣合凸缘101是接触于挡止件5,以限制转动幅度超过此位置(参照图5至图8)。通过操作部93的操作而使挡止件5由此转动限制状态朝通过凹部102的方向滑动时,可借助保持部10保持在通过凹部102的嵌合位置(参照图9至图12)。在此状态下,引导片81是与扣合段部33相扣合,借助此扣合作用,可阻止突出部82从凹部31脱离。将护罩1由此状态向上方转动时,通过凹部102会通过挡止件5,且扣合凹部102会超越挡止件5而解除引导片81与扣合段部33的扣合,同时通过引导片81对准入口32,而形成突出部82可从凹部31脱离的状态(参照图13)。将护罩1以人为方式由可脱离位置向外侧扩开,或利用护罩1的弹性使突出部82从凹部31脱离,即可取下护罩(参照图14)。护罩1取下时,保持部10对挡止件5的保持作用即可解除,同时挡止件5可通过弹压力朝着离开通过凹部102的方向滑动,回复到初期状态(参照图14)。因此,只要将操作部93加以操作,即可通过护罩1的一般开启动作而取下护罩1。欲安装护罩1时,将护罩1置于上述的可脱离位置,并将突出部82向凹部31按压,推压面92即受引导片81的推动而朝离开凹部31的方向滑动,将凹部31打开,使突出部82被推入凹部31,同时,推压面92朝凹部31的方向滑动,将凹部31封闭,护罩1即可获得支持。推压面92此时的移动量是在通过上述操作部93的操作而滑动的挡止件5保持于保持部10的部位为止,故因装设动作而使挡止件5滑动程度,不会使挡止件5保持在保持部10。继之,将护罩1转动至下方时,扣合凸缘101乃越过挡止件5而到达全开上限位置,护罩1即呈图1至图4所示的一般可开闭转动状态。依照图示,在护罩1向下转动状态中,扣合凸缘101所接触的挡止件5部位上,形成有朝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通过扣合凸缘101沿着倾斜面向下方移动,护罩1乃逐渐向外扩开,并越过挡止件5,并在越过的同时,利用自身弹力复位。以下参照图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装设构造实施例的喷射型安全帽A、B为设于安全帽A左右侧边的公扣止构件,C为一体装设于护罩1的左右装设部2而可自公扣止构件B扣卸且可借助扣止动作而将护罩1可上下转动地装设的母扣止构件。此外,公扣止构件B、母扣止构件C、装设部2是为左右相同构造,附图仅揭示左侧以说明。以下,参照图2至图1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设构造。公扣止构件B具备作为装设部2的转动中心的支持部3;外周面呈圆弧状,用以构成节制机构4的一侧,借助以弹性地对装设部2的转动动作产生作用,而在规定位置上限制转动动作的弹性片41;及用以限制护罩1的转动范围的挡止件5。母扣止构件C则具备构成节制机构4的另一侧,在每隔预定角度即形成多数供弹性片41的外周面适合地扣合的圆弧状扣合部421的导板42;及可转动地扣合于支持部3的轴设部8。支持部3与弹性片41是一体形成,支持部3扣合于轴设部8时,通过弹性片41的外周面被推压于扣合部421而发挥弹力,使护罩1的开闭角度得以有节制地改变。挡止件5是可滑动地一体扣合于公扣止构件B,并可通过在护罩1的全开上限位置上,与设于装设部2的扣合凸缘101(参照图5)相接触,使挡止件5得以限制护罩1再继续转动,护罩1从扣合凸缘101超过全开上限位置之处向下转动时,扣合凸缘101则得以越过挡止件5。符号102为通过凹部,借助操作杆93使挡止件5滑动时,会与挡止件5相对向(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罩的装设构造,用以将护罩装设于安全帽本体的前面, 在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扣合凸缘是接触于挡止件,只有在扣合凸缘超过挡止件时,装设于护罩装设部的突出部的引导片与设在安全帽左右侧部的公扣止构件突出部支持用凹部所形成的扣合段部间的扣合状态得以解除,同时引导片得以从形成于凹部的引导片扣入脱离用入口脱离, 其特征在于:扣合凸缘形成有其大小可供挡止件通过的通过凹部,且挡止件以可相对于通过凹部嵌合及脱离的方式滑动,且经常朝离开凹部的方向弹推而与公扣止构件扣合成一体, 挡止件可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在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对抗着弹推力滑动,利用该操作部的操作,在超过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处,挡止件与通过凹部嵌合的位置是由保持部予以保持,同时与扣合凸缘的扣合状态则被解除,使护罩可由全开上限位置向上方转动至可脱离位置,另一方面,令护罩由该状态转动至可脱离位置而脱离时以及不转动至可脱离位置而直接将护罩从全开上限位置放下时,挡止件则由保持部释放,并借助上述弹推力回复至初期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3-29 96692/20011.一种护罩的装设构造,用以将护罩装设于安全帽本体的前面,在护罩的全开上限位置上,扣合凸缘是接触于挡止件,只有在扣合凸缘超过挡止件时,装设于护罩装设部的突出部的引导片与设在安全帽左右侧部的公扣止构件突出部支持用凹部所形成的扣合段部间的扣合状态得以解除,同时引导片得以从形成于凹部的引导片扣入脱离用入口脱离,其特征在于扣合凸缘形成有其大小可供挡止件通过的通过凹部,且挡止件以可相对于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理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井安全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