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321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生产方法,属于煤化工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利用石油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方法所存在的原料不足、产量有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首先是将煤焦油馏分和氢气混合后送入加氢反应器,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与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接触反应,脱除煤焦油馏分中的硫、氮杂质及胶质、沥青质;之后将加氢反应产物送入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分离出氢气、干气、硫化氢和氨以及液化气,得到液体产物;最后将该液体产物送入分馏塔进行分馏、切割,得到360℃以上馏分,该馏分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利用煤焦油馏分加氢改质生产合格的芳烃型橡胶填充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橡胶填充油是一种用于生产充油橡胶的特种用油。橡胶充油后,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都能得到改善,同时增加了橡胶产量,降低了成本。我国天然橡胶的产量有限,合成橡胶在橡胶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我国合成橡胶技术的进步、产量的提高,充油橡胶的产量也在迅速增加,因此橡胶填充油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其中,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与各类橡胶相容性好、充油量大,因此用量也最大。目前,国内仅个别石油炼厂利用直馏抽出油直接作为芳烃型橡胶填充油,数量有限,质量也很不稳定,难以满足不同橡胶厂的不同要求,影响了充油橡胶的生产,致使一些橡胶生产厂需进口填充油。CN1022844C公开了一种利用蜡油生产高价值产品的方法,采用溶剂抽提与其它技术优化组合对劣质蜡油进行加工而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CN87105674A公开的一种方法,是将催化裂化的重馏分油经过沉降、澄清、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油作为芳烃型橡胶填充油。这些方法尽管工艺技术成熟、生产流程简单,但产量有限,不易形成规模。同时,由于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各大炼油厂都把重油轻质化作为研究的课题,最大限度地生产轻质燃料,以提高炼油厂的生产能力。因此,利用炼油厂副产的部分重油来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寻求新的原料来源以生产合格的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煤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煤化工过程副产的煤焦油具有天然原油的特性,如何有效地利用煤焦油是煤的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通常的方法是用化工方法生产苯、吡啶等化工产品,但该方法分离或提纯难度较大,不易形成规模;也有将煤焦油经过酸洗、碱洗后用作燃料油,但该方法产生的酸渣、碱渣难于处理,污染严重,燃料油也不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丰富的煤焦油馏分生产高价值产品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利用石油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方法所存在的原料不足、产量有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煤焦油馏分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器,与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接触反应,脱除煤焦油馏分中的硫、氮杂质及胶质、沥青质,反应条件为氢分压8.0~14.0MPa,反应温度370~390℃,体积空速0.6~1.0h-1,氢油体积比1000~1200,反应后反应产物导出加氢反应器;所述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以氧化物干基计,MoO3占催化剂总重量的15~25w%,NiO占催化剂总重量的2~6w%,P2O5占催化剂总重量的3~8w%,其余为无定形硅酸铝载体;B.步骤A得到的反应产物经换热、冷却后进入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分离出氢气、干气、硫化氢和氨以及液化气后,得到液体产物;C.将步骤B得到的液体产物在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切割,得到360℃以上馏分,该馏分即为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产品。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石油加工工业中常规的固定床加氢装置及工艺流程,工艺技术成熟,生产流程简单;(2)本专利技术对原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工业煤干馏装置所生产的煤焦油馏分,原料来源广,处理能力大;(3)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其硫含量低于500μg/g,氮含量低于1000μg/g,芳烃含量不低于90w%(w%表示重量百分数);安定性好,而且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4)在芳烃型橡胶填充油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石油供应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为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开拓了新的原料来源。本专利技术方法适于大规模地生产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可解决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产量不足的问题。此外,利用煤焦油馏分加氢改质生产合格的芳烃型橡胶填充油是一条崭新的思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所以说,本专利技术又为煤焦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A.煤焦油馏分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器,与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接触反应,脱除煤焦油馏分中的硫、氮杂质及胶质、沥青质。煤焦油馏分是指在煤化工行业现有的工业煤干馏装置上分离出酚、萘及焦油沥青后的煤焦油,其硫含量一般为0.3~1.0w%,氮含量一般为0.4~1.2w%,初馏点一般不低于150℃,干点一般不超过530℃,芳烃含量一般为75~90w%,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一般为5~15w%。加氢反应器采用常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并采用单程通过的操作方式。煤焦油馏分和氢气混和后,一般经换热器、加热炉预热到330~350℃后从加氢反应器的上部进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反应器内并流向下流动。煤焦油馏分和氢气在加氢反应器内的反应条件为氢分压8.0~14.0MPa,反应温度370~390℃,体积空速0.6~1.0h-1,氢油体积比1000~1200。反应后反应产物从加氢反应器的下部导出加氢反应器。所述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为担载在无定形硅酸铝载体上的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以氧化物干基计,MoO3占催化剂总重量的15~25w%,NiO占催化剂总重量的2~6w%,P2O5占催化剂总重量的3~8w%,其余为无定形硅酸铝载体。催化剂的孔容一般为0.3~0.5ml/g,比表面一般为330~400m2/g;形状为球形,直径一般为φ1.5~3mm。该催化剂具有较强的脱硫、脱氮能力,并可脱除煤焦油馏分中的胶质及沥青质。该催化剂系采用石油加工工业中常规的加氢改质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B.步骤A得到的反应产物经换热、冷却后进入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分离出氢气、干气、硫化氢和氨以及液化气后,得到液体产物。其中,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高压分离器、低压分离器和稳定塔。步骤A得到的反应产物在换热、冷却设备中经换热、冷却至常温(30~50℃)后进入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绝大部分氢气、大部分干气(C1~C2组分)、大部分硫化氢和氨、少量液化气(C3~C4组分),然后进入低压分离器;在低压分离器中分离出剩余的大部分液化气、大部分硫化氢和氨、残余氢气和干气,之后进入稳定塔;在稳定塔中分离出残余的液化气、硫化氢和氨。上述过程中,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脱除了大部分硫化氢和氨杂质后的富氢气体循环使用。上述的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及其操作过程、操作条件均是常规的,与石油加工常规固定床加氢装置中的相同。C.将步骤B得到的液体产物(C5及以上组分,由稳定塔流出)在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切割,分离出360℃及以下馏分,得到360℃以上馏分,送入产品罐。该360℃以上馏分即为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产品。上述的360℃以上馏分,是指液体产物的360℃以上至其终馏点的馏分。所述的分馏塔为常压分馏塔,其操作条件采用常规操作条件。上述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所生产的芳烃型橡胶填充油,其硫含量低于500μg/g,氮含量低于1000μg/g,芳烃含量不低于90w%,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不高于2w%;初馏点高于360℃,干点不超过550℃;安定性好,而且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不良影响。实施例实施例1在小型试验装置上进行试验。该装置的加氢反应器为100ml固定床加氢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烃型橡胶填充油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煤焦油馏分和氢气混合后进入加氢反应器,与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接触反应,脱除煤焦油馏分中的硫、氮杂质及胶质、沥青质,反应条件为:氢分压8.0~14.0MPa,反应温 度370~390℃,体积空速0.6~1.0h↑[-1],氢油体积比1000~1200,反应后反应产物导出加氢反应器;所述Mo-Ni-P加氢改质催化剂,以氧化物干基计,MoO↓[3]占催化剂总重量的15~25w%,NiO占催化剂总重量 的2~6w%,P↓[2]O↓[5]占催化剂总重量的3~8w%,其余为无定形硅酸铝载体;B.步骤A得到的反应产物经换热、冷却后进入气体分离及稳定系统,分离出氢气、干气、硫化氢和氨以及液化气后,得到液体产物;C.将步骤B得到的液 体产物在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切割,得到360℃以上馏分,该馏分即为芳烃型橡胶填充油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青黄新龙霍宏敏秦如意王洪彬胡艳芳张亚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