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006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6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包括智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池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所述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芯,所述电源连接器母插芯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限位凹槽,所述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上设有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凹槽,所述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安装于电源连接器保护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由于振动或重力压迫金属触片变形而导致接触不良现象,同时也解决了连接器拔插使用过程时由于外力的不均匀或人的不正确的拔插使用习惯,造成插芯在拔插过程中不同轴拔插活而压迫金属插芯变形接触不良,对比市面上常规插拔头,优化其在操作中的不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
本技术涉及电动、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电动、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或其他方式电动、混合动力无人机的智能电池连接头分为两种方式进行电源连接:1、智能电源直接通过电池仓体插入到机身对应的电池连接头上,电源连接属硬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一般用于机型比较小的无人机,智能电池的容量相对小,要过电流的连接器金属表面触点面积也不大,比较容易拔插,但容量大的电池走的电流比较大必然连接器金属表面的触点要增大,这样会造成智能电池拔插时很困难。硬接触连接有一个缺点就是无人机飞行时由于电机振动和电机带动螺旋桨切削空气时会带来振动,这种振动源会传递到连接头的触片上不断地压迫金属触片,无人机作飞行运动过程中也会由于电池自身重量原因造成压迫金属触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金属触片变形接触不良。2、市面上也有智能电池采用引出连接线焊上连接头进行软连接方式,但是线头会很凌乱很容易插错连接头,而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包括智能电池(1)、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2)、电源连接器母插芯(3)、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限位凹槽(4)、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5)、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凸起(6)、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限位凸起(7)、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安装孔(8)、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拔插拉耳(9)、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10)、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限位边(11)、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12)、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凹槽(13)、金属公插芯固定片(14)、电源连接线(15)和电源连接器保护套(1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池(1)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2),所述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冗余带活动插芯的智能电池连接插头,包括智能电池(1)、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2)、电源连接器母插芯(3)、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限位凹槽(4)、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5)、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凸起(6)、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限位凸起(7)、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安装孔(8)、电源连接器公插外壳拔插拉耳(9)、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10)、电源连接器金属公插芯限位边(11)、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12)、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凹槽(13)、金属公插芯固定片(14)、电源连接线(15)和电源连接器保护套(1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池(1)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2),所述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芯(3),所述电源连接器母插芯(3)上设有电源连接器母插外壳限位凹槽(4),所述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12)上设有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固定限位凹槽(13),所述电源连接器公插上盖(12)安装于电源连接器保护套(16)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钱彭水立王浩涛熊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世纪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