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贵万专利>正文

生物质气化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0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生物质气化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涉及利用柴草转化为燃气的生物质气化炉。其焊接通有带阀的进水管(16)的进气管(4)与焊接通下箱壳A(5)壳壁,下箱壳A(5)壳壁焊接通导气管A(7)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A(6)一端,排污管A(6)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导气管A(7)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A(8),上箱壳A(8)焊接通导气管B(9)一端,导气管(9)另一端焊接通下箱壳B(10)壳壁,下箱壳B(10)焊接通导气管C(11)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B(14)一端,排污管B(14)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管壁,导气管C(11)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B(12),上箱壳B(12)焊接通出气管(13)。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安装方便,燃气、水气、焦油多次分离和冲刷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柴草转化为燃气的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是一种生物质气 化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二
技术介绍
利用柴草(如树枝、木条、稻麦草、玉米秆、花生壳、锯未、刨花、树 叶、野草)在专用炉灶内进行热化学、热裂解反应,产生燃气供人们燃烧, 具有节省柴草、火大火猛、自带热水器、操作维护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因燃气含有水气和焦油过重常使炉 火熄灭,或焦油堵塞燃气管通道、使生物质气化炉不能正常工作。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888299Y,公开了"一种水、油、可燃气体分离的秸秆气化炉" 专利技术,采用炉体与分离器合二为一的气化炉,其结构复杂,制作工艺繁 锁,分离效果较差等不足之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多根导气管结构,能有效分离 水、焦油,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焦油堵塞输气管,有效排除焦油的生物质气化 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包括有外壳壳壁焊接通冷水管和热水 管、下箱壳A、上箱壳A、下箱壳B、上箱壳B、存水弯管,其焊接通有带阀 的进水管的进气管与焊接通下箱壳A壳壁,下箱壳A壳壁焊接通至少两根以 上导气管A—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A—端,排污管A另一端焊接通存水 弯管,导气管A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A,上箱壳A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 管B—端,导气管另一端焊接通下箱壳B壳壁,下箱壳B焊接通至少两根以 上导气管C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B—端,排污管B另一端焊接通存水 弯管管壁,导气管C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B,上箱壳B焊接通出气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导气管A、导气管B、导气管C装置在外壳壳内, 外壳上、下壳壁分别与进气管、导气管A、导气管B、导气管C上、下两部 管壁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下箱壳A、导气管A、上箱壳A、导气管B、下 箱壳B、导气管C、上箱壳B装置在外壳壳内,外壳壳壁分别与进气管、排 污管A、排污管B、出气管管壁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下箱壳A、导气管A、上箱壳A、导气管B、下 箱壳B、导气管C、上箱壳B、排污管A6、排污管B14、存水弯管15放置在 外壳1壳内,外壳1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存水弯管15输出管、出气管13 管壁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下箱壳A、排污管A、导气管A、导气管B、下 箱壳B、导气管C、排污管B、存水弯管放置在外壳壳内,外壳壳壁分别与进 气管、导气管A上部、导气管B上部、导气管C上部、存水弯管输出管管壁 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下箱壳A、导气管A、导气管B、下箱壳B、导气 管C放置在外壳壳内,外壳壳壁分别与进气管、排污管A、排污管B、导气 管A上部、导气管B上部、导气管C上部管壁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进气管、导气管A、上箱壳A、导气管B、导气管C、上 箱壳B放置在外壳壳内,外壳壳壁分别与进气管、导气管A下部、导气管B 下部、导气管C下部、出气管管壁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生物质气化炉输送来含有水气和焦油的燃气进入进 气管,然后经下箱壳A、导气管A、上箱壳A、导气管B、下箱壳B、导流管 C、上箱壳B,经出气管流出,但上述导气管或箱壳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内充 满冷却水,此时燃气含有水气和焦油多次受到冷凝,经排污管落入存水弯管, 打幵存水弯管的输出端的阀,放出含有焦油的废水;打开进水管的阀,放入 水从进气管流入,经下箱壳A、导气管A、上箱壳A、导气管B、下箱壳B、 导气管C、上箱壳B、多次进行清洗,冲刷箱壳和导气管,使箱壳和导气管 保持畅通;在外壳内存放的水经热交换后形成热水,可以方便取用。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装装方便,燃气、水气、焦油多次分离 和冲刷分离效果好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热水管3-冷水管4-进气管5-下箱壳A 6-排污管7-导气管A 8-上箱壳A 9-导气管B IO-下箱壳B 11-导气管C 12-上箱壳B 13-出气管14-排污管B 15-存水弯管16-进水管 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外壳1壳壁焊接通冷水管3和热水管2、下箱壳A5、 上箱壳A8、下箱壳BIO、上箱壳B12、存水弯管15,其焊接通有带阀的进水 管16的进气管4与焊接通下箱壳A5壳壁,下箱壳A5壳壁焊接通至少两根 以上导气管A7 —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A6 —端,排污管A6另一端焊接 通存水弯管15,导气管A7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A8,上箱壳A8焊接通至少 两根以上导气管B9—端,导气管9另一端焊接通下箱壳B10壳壁,下箱壳 B10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Cll 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B14 —端, 排污管B14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管壁,导气管Cll另一端焊接通上箱 壳B12,上箱壳B12焊接通出气管13。所述的进气管4、导气管A7、导气管B9、导气管Cll装置在外壳1壳内, 外壳1上、下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导气管A7、导气管B9、导气管C11上、 下两部管壁焊接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下箱壳A5、导气管A7、上箱壳A8、导气管B9、下箱 壳BIO、导气管Cll、上箱壳B12装置在外壳1壳内,外壳l壳壁分别与进 气管4、排污管A6、排污管B14、出气管13管壁焊接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下箱壳A5、导气管A7、上箱壳A8、导气管B9、下箱 壳BIO、导气管Cll、上箱壳B12、排污管A6、排污管B14、存水弯管15放 置在外壳1壳内,外壳1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存水弯管15输出管、出气管 13管壁焊接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下箱壳A5、排污管A6、导气管A7、导气管B9、下箱 壳BIO、导气管Cll、排污管Bi4、存水弯管15放置在外壳1壳内,外壳l 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导气管A7上部、导气管B9上部、导气管C11上部、 存水弯管15输出管管壁焊接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下箱壳A5、导气管A7、导气管B9、下箱壳BIO、导气 管Cll放置在外壳1壳内,外壳1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排污管A6、排污管 B14、导气管A7上部、导气管B9上部、导气管C11上部管壁焊接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导气管A7、上箱壳A8、导气管B9、导气管Cll、上箱 壳B12放置在外壳1壳内,外壳1壳壁分别与进气管4、导气管A7下部、导 气管B9下部、导气管C11下部、出气管13管壁焊接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包括有外壳(1)壳壁焊接通冷水管(3)和热水管(2)、下箱壳A(5)、上箱壳A(8)、下箱壳B(10)、上箱壳B(12)、存水弯管(15),其特征是焊接通有带阀的进水管(16)的进气管(4)与焊接通下箱壳A(5)壳壁,下箱壳A(5)壳壁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A(7)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A(6)一端,排污管A(6)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导气管A(7)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A(8),上箱壳A(8)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B(9)一端,导气管(9)另一端焊接通下箱壳B(10)壳壁,下箱壳B(10)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C(11)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B(14)一端,排污管B(14)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管壁,导气管C(11)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B(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的多根导气管分离装置,包括有外壳(1)壳壁焊接通冷水管(3)和热水管(2)、下箱壳A(5)、上箱壳A(8)、下箱壳B(10)、上箱壳B(12)、存水弯管(15),其特征是焊接通有带阀的进水管(16)的进气管(4)与焊接通下箱壳A(5)壳壁,下箱壳A(5)壳壁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A(7)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A(6)一端,排污管A(6)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导气管A(7)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A(8),上箱壳A(8)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B(9)一端,导气管(9)另一端焊接通下箱壳B(10)壳壁,下箱壳B(10)焊接通至少两根以上导气管C(11)一端、下壳壁焊接通排污管B(14)一端,排污管B(14)另一端焊接通存水弯管(15)管壁,导气管C(11)另一端焊接通上箱壳B(12),上箱壳B(12)焊接通出气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贵万
申请(专利权)人:蒋贵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