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开亮专利>正文

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70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生物质气化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气化机组中的冷却装置,含有:主筒体(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所述主筒体(1)分为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所述主喷淋塔(2)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6)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相通;所述主喷淋塔(2)及文氏喷射器(6)内分别配有喷淋器(3、5);所述主喷淋塔(2)的上部与文氏喷射器(6)的上部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配有下端经出气口(18)与独立腔室B(17)相通的副喷淋塔(9);所述副喷淋塔(9)内设有喷淋器(7);在所述副喷淋塔(9)的上部设有出气口(8)。(*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生物质气化与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气化机组中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秸秆气化机组中的冷却装置,其工艺不尽合理,冷却效果不稳定,造成下游工艺中的真空泵、净化装置工作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结构紧凑,护方便的秸秆气化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依如下方式实现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含有配置进气口及出气口的主筒体、主喷淋塔、文氏喷射器;所述主筒体分为独立腔室A及独立腔室B;所述主喷淋塔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及独立腔室B相通;所述主喷淋塔及文氏喷射器内分别配有喷淋器;所述主喷淋塔的上部与文氏喷射器的上部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配有下端经出气口与独立腔室B相通的副喷淋塔;所述副喷淋塔内设有喷淋器;在所述副喷淋塔的上部设有出气口。本技术在所述独立腔室A及独立腔室B的底部可分别配有排水口。本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加装于主筒体上的喷淋塔及文氏喷射器等结构设计,使得本技术运行时,冷却效果好,便于维护保养。以下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含有配置进气口15及出气口18的主筒体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所述主筒体1分为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在加工时,主筒体1内可采用隔板12将主筒体1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独立腔室,即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所述主喷淋塔2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6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相通;所述主喷淋塔2及文氏喷射器6内分别配有喷淋器3、5;所述主喷淋塔2的上部经连通管4与文氏喷射器6的上部相通。本技术还配有下端经出气口18与独立腔室B17相通的副喷淋塔9;所述副喷淋塔9内设有喷淋器7;在所述副喷淋塔9的上部设有出气口8。在所述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的底部分别配有排水口13、1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及副喷淋塔9内的喷淋器3、5、7与水源相接。14为底座。本技术在工作时,出炉的高温气体由进气口15进入主筒体1的独立腔室A16,然后由主喷淋塔2内向上与喷淋器3喷出的水反向相遇,经上部的连通管4进入文氏喷射器6向下,与喷淋器5喷出的水在喉管高速混合后喷射进入主筒体1的独立腔室B17,改向后经副喷淋塔9向上与喷淋器7喷出的水反向相遇,最后由出气口8送出。喷淋器3、5、7喷出的水,最后分别由主筒体1下部的排水口13、11排出循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配置进气口(15)及出气口(18)的主筒体(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所述主筒体(1)分为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所述主喷淋塔(2)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6)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相通;所述主喷淋塔(2)及文氏喷射器(6)内分别配有喷淋器(3、5);所述主喷淋塔(2)的上部与文氏喷射器(6)的上部相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有下端经出气口(18)与独立腔室B(17)相通的副喷淋塔(9);所述副喷淋塔(9)内设有喷淋器(7);在所述副喷淋塔(9)的上部设有出气口(8)。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的底部分别配有排水口(13、11)。专利摘要本技术属生物质气化与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气化机组中的冷却装置,含有主筒体(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所述主筒体(1)分为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所述主喷淋塔(2)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6)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相通;所述主喷淋塔(2)及文氏喷射器(6)内分别配有喷淋器(3、5);所述主喷淋塔(2)的上部与文氏喷射器(6)的上部相通。本技术还配有下端经出气口(18)与独立腔室B(17)相通的副喷淋塔(9);所述副喷淋塔(9)内设有喷淋器(7);在所述副喷淋塔(9)的上部设有出气口(8)。文档编号C10B53/02GK2763274SQ20052008883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靳开亮 申请人:靳开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气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配置进气口(15)及出气口(18)的主筒体(1)、主喷淋塔(2)、文氏喷射器(6);所述主筒体(1)分为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所述主喷淋塔(2)的下端及文氏喷射器(6)的下端依次分别与独立腔室A(16)及独立腔室B(17)相通;所述主喷淋塔(2)及文氏喷射器(6)内分别配有喷淋器(3、5);所述主喷淋塔(2)的上部与文氏喷射器(6)的上部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开亮
申请(专利权)人:靳开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