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克礼专利>正文

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51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炭化炉,主要结构是,炉体(2)上带有锥形炉盖(1),炉排(7)设置在炉体下部,炉排下方的炉体上开有进气孔(5)和出烟口(6),出烟口(6)接烟筒(3),烟筒上靠近炉体连接处有收液口(4)。进气孔、出烟口最好各有四个,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点火容易,炭化时间缩短,无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制木炭设备——炭化炉。木炭半成品经过炭化炉烧制得到最终产品,现有的炭化炉普遍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另外一般烟道口设置在上部,点火门在下部,点火不好点,炭化时间比较长。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点火容易、成本低的炭化炉。本技术的炭化炉,主要结构特点是炉体上带有锥形炉盖,炉排设置在炉体下部,炉排下方的炉体上开有进气孔和出烟口,出烟口连接烟筒。上所述烟筒上靠近炉体连接处有收液口。上所述炉盖顶部还可以有一调节门。上所述进气孔、出烟口根据情况有多个,它们间隔排列,最佳有四个进气孔、四个出烟口。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盖、2炉体、3烟筒、4收液口、5进气孔、6出烟口、7炉排、8调节门。有四个进气孔5、四个出烟口6间隔排列,出烟口都连接烟筒3,歪脖子烟筒的横管处有收液口4。装料时,将炉盖1打开,将木炭半成品(物料)整齐竖向排列好,最外层一圈要比内层稍矮,以放置火种,按照炉盖的尺寸空间,再横向排列,然后将引燃好的木炭(火种)排列在最外层料上边。等火匀以后,立即盖上炉盖。通过炉盖顶部的调节门8观察还有无空间,可以在空隙上再放置物料。随着半成品在炉内自烧,炉内温度逐渐升高,烟道下部的收液口有焦油、木醋液等滴出,待炉内火自上而下炭化完成后,烟筒只剩下青烟,再过一、二个小时,看不到烟筒冒烟后,将烟筒拔掉,封住所有气孔(口),冷却、出炉,从点火到封火不超过二十小时。通过该炉能够得到无烟木炭,含碳量高。在炉烧过程,由于炉盖呈锥形(或类似作用的形状),气体碰到炉盖后,沿炉体壁流下,被收集到烟筒处,由收液口收集。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点火容易,炭化时间相对比较短(不超过二十小时),无环境污染。权利要求1.一种炭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上带有锥形炉盖(1),炉排(7)设置在炉体下部,炉排下方的炉体上开有进气孔(5)和出烟口(6),出烟口(6)接烟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特征在于烟筒(3)上靠近炉体连接处有收液口(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特征在于炉盖(1)顶部有一调节门(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化炉,特征在于多个进气孔(5)与出烟口(6)间隔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炭化炉,特征在于有四个进气孔(5)和四个出烟口(6)间隔设置。专利摘要一种炭化炉,主要结构是,炉体(2)上带有锥形炉盖(1),炉排(7)设置在炉体下部,炉排下方的炉体上开有进气孔(5)和出烟口(6),出烟口(6)接烟筒(3),烟筒上靠近炉体连接处有收液口(4)。进气孔、出烟口最好各有四个,间隔排列。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点火容易,炭化时间缩短,无环境污染。文档编号C10B1/04GK2309338SQ97233259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韩克礼 申请人:韩克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炭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上带有锥形炉盖(1),炉排(7)设置在炉体下部,炉排下方的炉体上开有进气孔(5)和出烟口(6),出烟口(6)接烟筒(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克礼
申请(专利权)人:韩克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