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249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引流板、雨水收集结构、雨水收集槽、沉淀槽、过滤槽、净化槽,雨水收集槽的顶部伸出地面之上,所述沉淀槽、过滤槽和净化槽均位于地面之上,所述引流板由外向内逐渐倾斜,引流板的最低处的四周设有格栅,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流板和雨水收集结构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通过沉淀槽和过滤槽对雨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并通过净化槽对雨水进行净化,将雨水分成几个净化等级,以有区别地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减小了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压力,对减小城市洪涝灾害起到积极作用,适用于绿地、公园、园林等场地排水及需要进行雨水处理的区域。

A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inwater collection system, including drainage board, rain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filter tank, purification tank,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top out of the ground above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filter tank and the purification tank are located above the ground, the drainage plate gradually tilted from outside, the bottom of the drainage board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grille, rain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modul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drainage plate and rain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filter tank for precipitation and filtration of rainwater, and through the purification tank to purify rainwater, rainwater will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levels with different purification, using collected rain water, in add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the system reduces the city drainage pressur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crease of city flood disaster, suitable for stormwater treatment area in green space, parks, gardens and other venues and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中道路、桥梁、建筑物等不可渗透表面不断增长,降雨径流渗透减少,径流量急剧增加,道路是城市中具有最大面积的不可渗透面,道路雨水径流是城市雨水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暴雨产生时,路面上大量污染物在雨水冲刷下随径流通过城市排水管道或漫流进入河道、湖泊等受纳水体,形成典型的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冲击性影响,严重制约城市水环境质量的改善。雨水地表径流作为面污染源,具有污染源时空离散和不均一、污染物常来自于大面积大范围、冲击性强、污染成分复杂、污染源和污染成分监控、定量计算困难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它的控制将会相当繁杂,如何将具有资源与污染双重属性的雨水充分收集并适当处理利用起来,是当今城市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对雨水进行过滤、沉淀、净化和收集,较好地利用雨水并使用于园林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引流板、位于地面下且置于所述引流板下方的雨水收集结构、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内的雨水收集槽、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沉淀槽、与所述沉淀槽连通的过滤槽、以及与所述过滤槽连通的净化槽,所述雨水收集槽的顶部伸出地面之上,所述沉淀槽、过滤槽和净化槽均位于地面之上;所述雨水收集槽内设有抽水泵;所述引流板由外向内逐渐倾斜,所述引流板的最低处的四周设有格栅,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沉淀槽的中心位置围有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顶部高于所述沉淀槽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槽内的水通过所述抽水泵引入到所述溢流池内。所述溢流池的顶部向沉淀槽的中心位置弯曲。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池的底部还设有吸泥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的底部和四周外侧均包覆有一层土工布。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槽中设有生物蚯蚓,所述净化槽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生物蚯蚓内设有陶粒滤料和纤维填料层。优选地,所述过滤槽内从底到高布置有过滤网和膜过滤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引流板和雨水收集结构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通过沉淀槽和过滤槽对雨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并通过净化槽对雨水进行净化,将雨水分成几个净化等级,以有区别地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另外,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减小了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压力,对减小城市洪涝灾害起到积极作用,将雨水分成不同净化等级并加以利用,适用于绿地、公园、园林等场地排水及需要进行雨水处理的区域。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本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所参照的附图中,不同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引流板10、位于地面下且置于所述引流板10下方的雨水收集结构20、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0内的雨水收集槽30、与所述雨水收集槽30连通的沉淀槽40、与所述沉淀槽40连通的过滤槽50、以及与所述过滤槽50连通的净化槽60,所述雨水收集槽30的顶部伸出地面之上,所述沉淀槽40、过滤槽50和净化槽60均位于地面之上,所述雨水收集槽30内设有抽水泵31,通过抽水泵31将雨水收集槽30内收集的雨水引入到沉淀槽40内,并经过滤和净化贮存在净化槽60中,在降雨结束后将收集得到的雨水直接用为园林绿化浇洒或清洁,以便将雨水加以利用。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根据场地需求安装园林的树木之间,并在园林中均匀分布安装,能更好地利用本技术收集到的雨水。为了便于将雨水集中,本技术的引流板10由外向内逐渐倾斜,所述引流板10的最低处的四周设有格栅11,雨水收集结构20中的雨水通过引流板10进入,首先通过格栅11,主要用于去除雨水中的大型悬浮颗粒以及悬浮状固体,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0由多块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引流板10将雨水都引导到雨水收集结构20中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为防止雨水从雨水收集结构20中渗出,所述雨水收集结构20的底部和四周外侧均包覆有一层土工布。具体地,本技术的所述沉淀槽40的中心位置围有溢流池41,所述溢流池41的顶部高于所述沉淀槽40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槽30内的水通过所述抽水泵31引入到所述溢流池41内。所述溢流池41的底部还设有吸泥泵42,以将沉在溢流池41底部的污泥清理。所述溢流池41的顶部向沉淀槽40的中心位置弯曲,当溢流池41内的水满时,会沿着溢流池41的壁面往下流,而不会直接落入到沉淀槽40中,沉淀槽40是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当雨水在沉淀槽40中停留时,由于重力作用,杂物能够沉淀下来;当雨水积满时,从沉淀槽40中溢流池41的上壁溢流至沉淀槽40。本技术的过滤槽50内从底到高布置有过滤网51和膜过滤层52,通过过滤网51进一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膜过滤层52,膜过滤层52可有效的去除胶体物质,同时对水中的BOD和COD等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并有利于雨水的硝化和脱氮。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槽60中设有生物蚯蚓61,所述净化槽60的底部设有曝气管62,所述生物蚯蚓61内设有陶粒滤料和纤维填料层,纤维填料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生物粘附力较大,适合于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长和繁殖,所述纤维填料层包围所述陶粒滤料,通过生物蚯蚓61能有效的吸收雨水的悬浮物,对有机物进行更好的分解,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引流板10和雨水收集结构20对雨水进行收集,同时通过沉淀槽40和过滤槽50对雨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并通过净化槽60对雨水进行净化,将雨水分成几个净化等级,以有区别地利用收集到的雨水,另外,本技术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减小了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压力,对减小城市洪涝灾害起到积极作用,将雨水分成不同净化等级并加以利用,适用于绿地、公园、园林等场地排水及需要进行雨水处理的区域。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引流板、位于地面下且置于所述引流板下方的雨水收集结构、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内的雨水收集槽、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沉淀槽、与所述沉淀槽连通的过滤槽、以及与所述过滤槽连通的净化槽,所述雨水收集槽的顶部伸出地面之上,所述沉淀槽、过滤槽和净化槽均位于地面之上;所述雨水收集槽内设有抽水泵;所述引流板由外向内逐渐倾斜,所述引流板的最低处的四周设有格栅,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上的引流板、位于地面下且置于所述引流板下方的雨水收集结构、设置于所述雨水收集结构内的雨水收集槽、与所述雨水收集槽连通的沉淀槽、与所述沉淀槽连通的过滤槽、以及与所述过滤槽连通的净化槽,所述雨水收集槽的顶部伸出地面之上,所述沉淀槽、过滤槽和净化槽均位于地面之上;所述雨水收集槽内设有抽水泵;所述引流板由外向内逐渐倾斜,所述引流板的最低处的四周设有格栅,所述雨水收集结构由多块雨水收集模块拼装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的中心位置围有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顶部高于所述沉淀槽顶部,所述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陈士壬汤聪岳保超罗文咏傅伟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