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024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萌芽能力和种根来源的丰富性选种根;(2)种根的截取及消毒;(3)根插的光照、水分、温度的控制及基质配比;(4)激素处理的种类、浓度及时间;(5)扦插方式及插后的水分管理;(6)分根及成苗。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鱼木根冠边缘带须根的根段作为根插的种根,不影响母树冠形、操作简便、繁殖系数大;优化了适宜根插的种根粗度、扦插方式、根插基质的配比、激素种类、激素浓度以及激素处理的时间,缩短了芽萌发时间,有效提高了芽萌发率、生根率和成苗率,实现了鱼木在短期内的快速育苗,为鱼木的资源开发和保护奠定了基础。

A method of planting the root of a kind of fish and wo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seedling cultivation for fish and woo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election of roots according to the ability of germination and the origin of root; (2) intercep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root; (3) light,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matrix ratio inserted; (4) type,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hormone treatment; (5) cutting and post insertion Water management; (6) root and seedling formation. The root segment of the fibrous root of the root crown of the root crown of the fish wood root is selected as the root of the root,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crown shape, simple operation and large reprodu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other tree, and optimizes the root coarseness, cutting mode, the ratio of the root intercalated matrix, the type of hormone, the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 and the time of hormone treatment, which shorten the germination time of the bu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 rooting rate and seedling rate of fish and wood were improved, and the rapid seedling raising of fish and wood was realiz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木的育苗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鱼木(CratevareligiosaG.Forster)为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鱼木属(Crateva)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分布于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以及四川等地区,是一种优良的乡土观花乔木。其木材可作乐器和细工用材,材质轻而坚硬,台湾和琉球等地渔民用其木材刻成小鱼形作鱼饵,并对鱼有毒,故有“鱼木”之称;从鱼木树皮提取的羽杉醇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利尿、降血压以及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果皮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果含生物碱,可作胶粘剂,果皮可作染料。由此可见,鱼木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药用、工业用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自然条件下,鱼木的结实率和种子的萌发率均很低,繁殖十分困难。目前鱼木主要采用高空压条繁殖,未见茎插或根插的报道。高空压条的繁殖方法操作较为复杂,且对母树的树体结构和冠形破坏很大。申请号为CN201710133857.4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木离体快速繁殖的培养基套盒”,该专利技术所述的鱼木离体快速繁殖的培养基套盒为鱼木快速育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研究表明,以1年以上为繁殖周期,植物的离体培养比其他繁殖方法较快,但由于离体培养前期建立无菌体系较为耗时,与其他的繁殖方式相比,其在1年内的繁殖速度并不占优势。我们在前期的初步研究中发现,鱼木的茎插成活率低,每个节段只能培育1株苗,而根插容易发生不定芽,成活率高,每个节段可产生很多芽,繁殖率高,是理想的繁殖材料,有望改善鱼木离体繁殖方在短期内速度较低的问题。不仅如此,适宜粗度的根段并不影响母树的冠形和活力,来源较茎插更为丰富,繁殖操作较离体培养简便,将为鱼木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能显著提高生根率、成苗率,且成苗快、繁殖系数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根:2月下旬-3月下旬,在鱼木母树的根冠边缘挖取带须根的根段作为种根,存放于阴凉处;(2)种根的截取及消毒:将步骤(1)采回的种根截为15cm长的插段,剔除受损及带病虫害的插段,捆扎后放入消毒剂溶液浸泡后待用;(3)根插的光照、水分、温度的控制及基质配比: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苗床的上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将不同配比的基质分别置于不同的苗床中,苗床中还装有自动控温装置,基质的温度控制为23-25℃;(4)激素处理: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插段放入植物激素溶液中浸泡后待插;(5)扦插方式及插后的水分管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插段扦插入苗床中,插段的顶端与基质的表面相平,每2d自动喷雾1次,每7d喷1次杀菌剂;(6)分根及成苗:插后24-38d,不定芽陆续长出;60d分根炼苗,分根时根据芽的个数与位置,截取相应的根段移栽到温室中的育苗袋内,以沙、珍珠岩、泥炭的混合物为基质;每天早晚各喷雾一次,新的须根长出后将育苗袋移出温室,进行常规水分管理直至成苗。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根段的粗度为0.3-0.6c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2)中,捆扎时插段的条数为30,消毒剂溶液为浓度为0.05-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10-60min。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3)中,基质包括沙、珍珠岩、泥炭,三者的体积比为(0-4):(0-4):(0-4);温室大棚的遮光度为20%,苗床的长度为5m,宽度为1.2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沙、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1: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基质还包括蚌壳粉,沙、珍珠岩、泥炭、蚌壳粉的体积比为1:1:2:0.5,所述蚌壳粉的制备步骤为:将蚌壳粉碎后得到蚌壳粗粉一,将蚌壳粗粉一加入蒸馏水中,80℃下浸泡2h,取出后过滤,将得到的滤渣粉碎后得到蚌壳粗粉二,将蚌壳粗粉二加入双氧水中,置于超声波发生器中250W功率下超声处理15min,取出后过滤,将得到的滤渣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烘干后研磨,过40目筛得到蚌壳粉。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4)中,植物激素溶液的浓度为200-1000mg/L,浸泡时间为10-60min,植物激素为IBA、NAA、GA3或鼠尾藻提取物,所述鼠尾藻提取物的制备步骤为:将鼠尾藻洗净、捣碎后用组织匀浆机匀浆8min,转入蒸馏水中40℃下浸提100min,离心分离后得到浸提液和碎料,将碎料、纤维素酶加入蒸馏水中,35℃下酶解200min,冷却至室温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与浸提液混合均匀后旋蒸浓缩至呈液体粘稠状为止得到鼠尾藻提取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5)中,扦插的方式为平埋、斜插或直插,扦插时的株距为20cm×10cm,喷雾时间为每次30min,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3-25℃范围内,杀菌剂为多菌灵1000ppm药液,杀菌剂每次喷2min。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6)中,炼苗的基质中沙、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1:1:2,育苗袋的直径为12cm,高度为15cm,喷雾的时间为60s,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3-25℃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鱼木根部容易发生不定芽,能长成保持母树特性的新植株,是理想的扦插繁殖材料,本专利技术选取根冠边缘的须根作为根插的种根,不影响母树冠形、操作简便、生根率高、成苗快、繁殖系数大。2)本专利技术优化了扦插方式、根插基质的配比、激素种类、激素浓度以及激素处理的时间,缩短了芽萌发时间,并有效提高了芽萌发率、生根率和成苗率,实现了鱼木的快速育苗,为鱼木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为鱼木的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3)蚌壳是蚌的外壳部分,含有较多的钙以及其他少量的矿物质。本专利技术将其经粉碎、浸泡、超声处理后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蚌壳粉,其添加到基质中除了能补充提供钙质等矿物质之外,还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透水性,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鱼木苗的生根。4)鼠尾藻,学名Sargassumthunbergii(Mert.)Kuntze,含有多种内源植物激素,本专利技术将其经过匀浆、浸提、酶解等步骤将内源植物激素有效提取出来得到鼠尾藻提取物,可作为IBA、NAA、GA3以外的另一种植物激素,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鱼木苗的芽萌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述英文缩略词的解释如下:IBA是吲哚丁酸、NAA是萘乙酸、GA3是赤霉素。术语:术语“炼苗”即驯化,能提高根插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根插苗健壮,最终达到提高根插苗移栽成活率的目的。实施例1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根:2月下旬-3月下旬,在鱼木母树的根冠边缘挖取粗度为0.3cm的带须根的根段作为种根,存放于阴凉处;(2)种根的截取及消毒:将步骤(1)采回的种根截为15cm长的插段,剔除受损及带病虫害的插段,捆扎后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后待用;(3)根插的光照、水分、温度的控制及基质配比:苗床设置在遮光度为20%的温室大棚内,苗床的长度为5m,宽度为1.2m,苗床的上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将配好的基质置于苗床中,基质中沙、珍珠岩、泥炭、蚌壳粉的体积比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根:2月下旬‑3月下旬,在鱼木母树的根冠边缘挖取带须根的根段作为种根,存放于阴凉处;(2)种根的截取及消毒:将步骤(1)采回的种根截为15cm长的插段,剔除受损及带病虫害的插段,捆扎后放入消毒剂溶液浸泡后待用;(3)根插的光照、水分、温度的控制及基质配比: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苗床的上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将不同配比的基质分别置于不同的苗床中,苗床中还装有自动控温装置,基质的温度控制为23‑25℃;(4)激素处理: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插段放入植物激素溶液中浸泡后待插;(5)扦插方式及插后的水分管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插段扦插入苗床中,插段的顶端与基质的表面相平,每2d自动喷雾1次,每7d喷1次杀菌剂;(6)分根及成苗:插后24‑38d,不定芽陆续长出;60d分根炼苗,分根时根据芽的个数与位置,截取相应的根段移栽到温室中的育苗袋内,以沙、珍珠岩、泥炭的混合物为基质;每天早晚各喷雾一次,新的须根长出后将育苗袋移出温室,进行常规水分管理直至成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根:2月下旬-3月下旬,在鱼木母树的根冠边缘挖取带须根的根段作为种根,存放于阴凉处;(2)种根的截取及消毒:将步骤(1)采回的种根截为15cm长的插段,剔除受损及带病虫害的插段,捆扎后放入消毒剂溶液浸泡后待用;(3)根插的光照、水分、温度的控制及基质配比: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苗床的上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将不同配比的基质分别置于不同的苗床中,苗床中还装有自动控温装置,基质的温度控制为23-25℃;(4)激素处理: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插段放入植物激素溶液中浸泡后待插;(5)扦插方式及插后的水分管理:将步骤(4)处理后的插段扦插入苗床中,插段的顶端与基质的表面相平,每2d自动喷雾1次,每7d喷1次杀菌剂;(6)分根及成苗:插后24-38d,不定芽陆续长出;60d分根炼苗,分根时根据芽的个数与位置,截取相应的根段移栽到温室中的育苗袋内,以沙、珍珠岩、泥炭的混合物为基质;每天早晚各喷雾一次,新的须根长出后将育苗袋移出温室,进行常规水分管理直至成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根段的粗度为0.3-0.6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捆扎时插段的条数为30,消毒剂溶液为浓度为0.05-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10-6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基质包括沙、珍珠岩、泥炭,三者的体积比为(0-4):(0-4):(0-4);温室大棚的遮光度为20%,苗床的长度为5m,宽度为1.2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木的根插育苗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石树胡秀钱敏黎艳芬林博宙何嘉杰陈凡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