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3395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包括铰接在轿厢轿壁上的门体,门体上设置有安全开关和加强筋板,门体还包括第一门锁装置,第一门锁装置包括第一三角锁和第一锁杆,第一三角锁的锁芯上固定有转动套,转动套上一体固定有拨块,拨块驱动第一锁杆,还包括断电开关,断电开关与安全开关串联接入用于控制电梯断电的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第一门锁装置驱动断电开关,当需要打开安全门时,转动第一门锁装置,断电开关触发,控制电梯断电停止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安全开关,安全开关固定在门体的上端,安全开关和断电开关共同控制电梯的断电电路,即,两者只要有一个被触发,电梯就会停止运行,提高电梯安全门的安全性。

An elevator car safety do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safety door device comprises hinged on the car on the wall of the door body, the do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afety switch and a stiffened plate, the door body also comprises a first lock device, the first door lock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triangular lock and the first lock rod, a first triangular lock core fixed on the rotating sleeve, a rotating sleeve on one fixed blocks are allocated, the shifting block drives the first lock rod, including power switch, power switch and the safety switch is connected to a control circuit for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the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riving power switch by using the first lock device, when the need to open the safety door, turn the first door lock device, power switch trigger control, elevator stop mo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comprises a safety switch, safety switch is fixed on the door body, safety switch and power switch control circuit of the lift off together, i.e. two, as long as there is a trigger, the elevator will stop running,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elevator safety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的国家标准中规定,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或者是在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75m,可使用安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0m,宽度不应小于0.35m。在实际安装中,有的电梯井道不具备设置安全门的条件,就需要采取后者,即在电梯的轿厢内设置安全门。如果电梯发生故障,此安全门可以当做救援通道供救援人员使用。现有的轿厢安全门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判断安全门打开和闭合的安全开关只有一个,安全性比较低,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包括铰接在轿厢轿壁上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安全开关和加强筋板,所述门体的四边设置有朝向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轿厢轿壁上与所述门体相接触的四边翻设有朝向所述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门体还包括第一门锁装置,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包括第一三角锁和第一锁杆,所述第一三角锁的锁芯上止转固定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上凹设有触点槽,所述转动套上一体固定有拨块,所述拨块驱动所述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门锁装置还包括断电开关,所述断电开关的触点开关伸入所述触点槽,所述断电开关与所述安全开关串联接入用于控制电梯断电的控制电路,所述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门体上端,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固定在所述门体中部,所述安全开关、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位于在所述轿厢外。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门锁装置,所述第二门锁装置包括第二三角锁和第二锁杆,所述第二三角锁的锁芯止转固定有拨块,所述第二门锁装置的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门锁装置位于所述轿厢外。更进一步的,所述门体通过上旋转部件和下旋转部件铰接固定在所述轿厢轿壁上,所述上旋转部件包括U型轴,所述U型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门体的翻沿和所述轿厢轿壁的翻沿,所述U型轴的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所述门体上,所述下旋转部件包括下旋转轴,所述下旋转轴穿过所述门体的翻沿和所述轿厢轿壁的翻沿。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门体向轿厢外侧开启的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为横截面为Z型的板,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固定在所述轿厢轿壁上,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门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左侧挡板和所述右侧的挡板分别从所述轿厢轿壁延伸出所述门体的左、右侧边。更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挡板的上端和下端固定有胶垫。更进一步的,所述轿厢轿壁的轿厢外侧固定有扶手。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止档部,所述第一锁杆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压设在所述止档部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压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压簧给所述第一锁杆以朝向所述轿厢轿壁的推力。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杆和第一锁杆的结构的固定方式相同。本技术通过利用所述第一门锁装置驱动所述断电开关,当需要打开安全门时,转动第一门锁装置,所述断电开关触发,控制电梯断电停止运动,同样的,本使用新型还包括所述安全开关,所述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门体的上端,安全开关和所述断电开关共同控制电梯的断电电路,即,两者只要有一个被触发,电梯就会停止运行,使得电梯发生上端局部变形或者开门时都会控制电梯停止运行,提高电梯安全门的安全性。本技术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电梯轿厢安全门不应向轿厢外开启;轿厢安全门应能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并应能用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当检修人员位于轿厢内时,通过三角钥匙同时旋转件第一门锁装置3和第一门锁装置4中的三角锁,将锁杆从轿厢轿壁中拨出,安全门即会打开。当检修人员位于轿厢外时,通过同时手动拨动第一门锁装置3和第一门锁装置4中的拨块,将锁杆从轿厢轿壁中拨出,安全门即会打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中F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C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D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E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图5中所示的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的实施例:轿厢轿壁1,其中间开设有一个长方形缺口,缺口的四个边向外有翻沿,用于安装安全门2;其中的一个翻沿边上开设的有2个长方形孔,用于插入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安全门2,安全门2的四边均有翻沿,通过件10上旋转部件和件11下旋转轴与件轿厢轿壁1连接,并可以向轿厢内旋转90度。第一门锁装置3,固定在安全门2上,主要由第一三角锁301、转动套302、拨块303、第一锁杆304、压簧305、断电开关306组成。第一锁杆304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止档部307,第一锁杆304上套设有压簧305,压簧305的一端压设在所述止档部307上,压簧305的另一端压设在安全门2的门体上,正常情况下,第一门锁装置3中的第一锁杆304是插入在件轿厢轿壁1的方孔中,其中第一锁杆插入轿厢轿壁1的那一端的形状为长方形,也可为其他形状,端部呈一倾斜角度,利用压簧305的弹力,第一锁杆304与轿厢轿壁1的方孔紧紧的贴住,此时安全门处于闭合状态。当检修人员在轿厢内用三角钥匙转动第一三角锁301时,第一三角锁301会带动拨块303将第一锁杆304从轿厢轿壁1中拨出来,安全门即可打开,同时转动套302会将断电开关306压下去,电梯断电,停止运行。第一门锁装置3起到锁紧安全门2和断电的作用。第二门锁装置4,固定在安全门2的门体中下部,与第一门锁装置3的结构区别在于:第二门锁装置4没有转动套302和断电开关306,只包括第二锁杆401、拨块402、压簧403、第二三角锁404,只起到锁紧安全门2的作用,。左侧挡板5与右侧挡板6是一个截面为Z字型的板,其中的一面与轿厢轿壁1连接牢固,另外一面位于安全门2的外侧,其外沿超出安全门外沿,超出部分的最佳长度为5mm,当第一门锁装置3和第二门锁装置4失效后,阻挡安全门2向轿厢外开启。加强筋板7,固定在轿厢轿壁上,起到加强轿厢轿壁的作用。加强筋板8,固定在安全门2上,起到加强安全门2的作用,加强筋板8的上端部开设有长圆孔,用于穿接电线。安全开关9,安全开关9为断电开关,安全开关9由两部分构成,其中的一部分固定在轿厢轿壁1缺口上端的翻沿处,另一部分固定在安全门2的上端部的翻沿处,随着安全门2的打开与闭合,安全开关9也会开启与闭合,当检修人员打开安全门时,安全开关9断开,电梯停止运行。安全开关9与第一门锁装置3中的断电开关306串联在一起接在电梯的安全回路中的,只要其中任意一个开关断开,电梯就会停止运行,安全性高。上旋转部件10,上旋转部件10包括U型轴101,U型轴101的一端穿过安全门2的翻沿和轿厢轿壁1的翻沿,U型轴101的另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安全门2上,上旋转部件10通过U型板102固定在安全门2上。U型轴101的较短部分通过压簧103与U型板102固定在一起,较长部分穿过安全门2与轿厢轿壁1,将安全门2的上端和轿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包括铰接在轿厢轿壁上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安全开关和加强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四边设置有朝向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轿厢轿壁上与所述门体相接触的四边翻设有朝向所述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门体还包括第一门锁装置,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包括第一三角锁和第一锁杆,所述第一三角锁的锁芯上止转固定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上凹设有触点槽,所述转动套上一体固定有拨块,所述拨块驱动所述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门锁装置还包括断电开关,所述断电开关的触点开关伸入所述触点槽,所述断电开关与所述安全开关串联接入用于控制电梯断电的控制电路,所述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门体上端,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固定在所述门体中部,所述安全开关、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位于所述轿厢外,所述第一锁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一锁杆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压设在所述止挡部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压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压簧给所述第一锁杆以朝向所述轿厢轿壁的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包括铰接在轿厢轿壁上的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安全开关和加强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四边设置有朝向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轿厢轿壁上与所述门体相接触的四边翻设有朝向所述轿厢外侧的翻沿,所述门体还包括第一门锁装置,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包括第一三角锁和第一锁杆,所述第一三角锁的锁芯上止转固定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具有一弧面,所述弧面上凹设有触点槽,所述转动套上一体固定有拨块,所述拨块驱动所述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门锁装置还包括断电开关,所述断电开关的触点开关伸入所述触点槽,所述断电开关与所述安全开关串联接入用于控制电梯断电的控制电路,所述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门体上端,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固定在所述门体中部,所述安全开关、所述第一门锁装置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位于所述轿厢外,所述第一锁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一锁杆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压设在所述止挡部上,所述压簧的另一端压设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压簧给所述第一锁杆以朝向所述轿厢轿壁的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安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门锁装置,所述第二门锁装置包括第二三角锁和第二锁杆,所述第二三角锁的锁芯止转固定有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聪刘成辉褚伋高起鹏杨新建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