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23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所述的模块化船舶舱室由侧壁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而成,模块化船舶舱室内设有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在船舶舱室内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每个独立区域模块中分别设有卫生单元模块。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专业的场地对船舶舱室进行模块化制造,后整体移运至船舶舾装码头进行整体吊装上船安装的这种配套模式可以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舾装效率。同时可以满足公路运输的限宽要求,方便制造工厂到安装场地的运输,更有利于专业化配套,更由于船舶舱室单元化的特性,使得所有的模块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互换性。

A modular ship cab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dular ship cabin, modular ship cabin which comprises a side wall plate and the front panel and the rear wall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modular ship cabin is equipped with two independent regional module, between two separate modules are connected by connecting components; the two independent regional module in ship the chamber is symmetrical, two independent modul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espective area of the top of the cabin hygiene unit modu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each independent module in the region.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professional ship modular manufacturing, after moving to the ship outfitting lifting overall aboard this model installation facilities can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outfit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oad transport limit width, facilitate the transportation from manufacturing plant to installation site,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professional matching.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ip cabin unit, all modules are standardized and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product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
本技术涉及船舶制造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尤其涉及以一种可满足公路运输条件的模块化船舶舱室。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的舱室安装一般是将所有配件转运至船舶舾装码头进行逐步安装的,这种安装模式效率较低,影响了整个船舶的建造周期,同时各种装配部件和大型安装吊车等长时间占据船舶舾装码头,当碰到不利于安装作业的天气情况时,特别是台风天气时,不仅会造成工程时间延误,更会对安装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很不适合现代快速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船舶行业很想采用工厂模块化设计和生产,最终在船舶舾装码头快速安装的方式来完成船舶制造,但我国公路运输的限宽为2.5米,而一般的船舶海工产品、特别是豪华邮轮所涉及的舱室单元宽度都大于该限定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配套模式的专业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模块化船舶舱室,通过结构的改进,使得船舶舱室成为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设计和生产的效率,进一步的,通过将船舶舱室设计成为独立的区域模块,改变了现有的安装方法,更为高效、精准,提高了标准化程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船舶舱室由侧壁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而成,模块化船舶舱室内设有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在船舶舱室内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每个独立区域模块中分别设有卫生单元模块。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前连接壁板、后连接壁板和舱顶连接件;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为第一舱室区域模块和第二舱室区域模块,舱顶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的各自舱顶;舱室门设置于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之间并与前壁板相连;侧壁板上设有凹槽。使用时本技术的在专业的场地对船舶舱室进行模块化制造,后整体移运至船舶舾装码头进行整体吊装上船安装的这种配套模式可以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舾装效率。同时可以满足公路运输的限宽要求,方便制造工厂到安装场地的运输,更有利于专业化配套,更由于船舶舱室单元化的特性,使得所有的模块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互换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独立区域模块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独立区域模块拼接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模块舱室运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模块化船舶舱室在甲板上的最终布置示意图。图6为图1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模块化船舶舱室由侧壁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而成,模块化船舶舱室内设有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在船舶舱室内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每个独立区域模块中分别设有卫生单元模块以及家具模块,所述的家具模块包括桌子、椅子、衣柜和床。可选的,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前连接壁板、后连接壁板和舱顶连接件;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为第一舱室区域模块和第二舱室区域模块,舱顶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的各自舱顶;舱室门设置于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之间并与前壁板相连;侧壁板上设有凹槽,所设置的凹槽可以用于甲板上管路或者柱子的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地板结构,地板结构将卫生单元和卧室单元有机的结合起来,卧室单元中设有家具模块,家具模块设置成固定形式或者可移动式;所述的卫生单元模块包含淋浴设备、洗手池和马桶。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各自的舱顶还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的梁型构件。其中卫生单元设有防水顶板,防水顶板与梁型构件固定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的舱顶之间通过舱顶连接件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并且通过舱顶连接件进一步加强舱顶与前、后壁板、侧壁板的连接牢固度,使得每个独立区域模块的整体强度加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各自的舱顶还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的梁型构件。这里所述的梁型构件上部设有卡扣凹槽,舱顶部分设有与卡扣凹槽相配合的凸条,可以快速完成安装和卡和。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模块化船舶舱室(1)包括侧壁板(2)、前壁板(3)以及后壁板(4)。模块化船舶舱室(1)由第一舱室区域模块(A)和第二舱室区域模块(B)两部分组成,分别包括舱顶(5A)、舱顶(5B)以及卫生单元的顶板(5W)组成。连接第一、二舱室区域模块(A)和(B)的连接组件(C)是由前连接壁板(6)、后连接壁板(7)和舱顶连接件(5C)组成,舱顶连接件(5C)连接舱顶(5A)和舱顶(5B)。舱室门(8)与前壁板(3)相连。图1中(14)表示船体甲板,(L1)表示舱室的安装宽度。为了避开位于甲板(14)上的柱子(9),侧壁(2)上设置凹槽(11)和(12)。卫生单元(13)是由淋浴设备(15)、洗手池(16)和马桶(17)组成。舱室内部家具有桌子(18)、椅子(19)、衣柜(20)和床(21)——参见图2。阴影区域(22)表示了连接组件(C)。图3表示了运输单元S,与图2中的舱室单元对应。图2中的床(21*)横跨了第一、二舱室区域模块(A)和区域(B),而图3中的床(21*)则完整地放在第二舱室区域模块(B)内。运输单元模块安装至甲板上方后可在L方向上、两相邻柱子(9)之间移动——参见图4。图5为连接件完成安装后,完整的模块化舱室在甲板上的布置方式。图6是图1中舱顶(5)的详细展示图。从模块化船舶舱室(1)中窗口(10)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运输单元中第一舱室区域模块(A)和第二舱室区域模块(B)的详细情况。其中,第一、二舱室区域模块(A)和(B)可以包含自己的地板结构,连接模块(22)的地板结构是独立的。而另一个可选方案是开放式的舱室单元,即:第一、二舱室区域模块(A)和区域(B)没有自己的地板结构,而是位于运输单元模块的部分连接组件上(如后壁板(7)、舱门组件、舱顶板等)。若尺寸合理,甚至连接舱顶(5C)都能形成单元模块。第一、二舱室区域模块(A)或(B)中的主要部分包括沿W方向的梁(23),用于支撑舱顶板。舱顶板的纵方向为图1中的L1方向。基础形式中每块舱顶板都延伸至区域(22),而且位于后壁板(4)附近的舱顶板连接了两侧的侧壁(2)。而靠近前壁板(3)附近的舱顶板是连接舱顶(5W)和另一侧侧壁(2)。卫生单元顶板(5W)和梁(23)使舱顶(5)的结构得以实现。由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包含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和一个连接模块。其中每个区域模块都拥有独立的侧板和顶板,侧板的位置相对平行且长度相等。在制作场地制作时,两个完整独立的区域模块拼接成一个运输单元模块出厂,单元模块的整体宽度小于2.5米,以满足公路运输要求。在船舶甲板上进行定位安装时,需将两个区域模块分开至少0.5米以上的距离进行精度的定位。最后执行连接件的安装,安装的顺序为a).装后端壁板连接件(包含窗盒);b).装前端门墙的连接件;c).将舱室内家具移动至合适位置;d).安装顶板连接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模块化船舶舱室具有以下优点:1、本舱室可拆分成单独的运输模块,满足公路运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船舶舱室由侧壁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而成,模块化船舶舱室内设有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在船舶舱室内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每个独立区域模块中分别设有卫生单元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船舶舱室由侧壁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连接而成,模块化船舶舱室内设有两个独立区域模块,两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在船舶舱室内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设有各自的舱顶,每个独立区域模块中分别设有卫生单元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船舶舱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前连接壁板、后连接壁板和舱顶连接件;两个独立区域模块分别为第一舱室区域模块和第二舱室区域模块,舱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云泽邢宏岩王旭周文鑫姜军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