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长生专利>正文

小型换热式连续炼焦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176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换热式连续炼焦炉,包括烟囱(26)及与之连通的主烟道(25)及炉体,炉体中有二个以上并列设置的磁化室(7)且每个碳(7)化室的两侧均有活动炉门(17)而其顶部有带装煤孔盖(19)的装煤孔(18),相邻两碳化室(7)之间为燃烧室(6),各燃烧室(6)由隔墙(28)沿炉体横向分隔为多个立火道(16),炉体底部有分别对应于各列立火道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水平集合焰道(5),各立火道(16)底部有焰道入孔(8)同相应的水平集合焰道(5)相通且孔口有活动砖(9),炉体顶部有与各立火道(16)对应的观火孔(24),其特征是,位于炉体端部且其底部与相应的水平集合焰道(5)相通的端燃烧室(23)上部侧面有连通孔同炉体端部的换热室(27)相通,换热室(27)底部同分烟道(2)相通,与主烟道(25)连通的分烟道(2)底部有导热的金属平壁(1),位于换热室下部的预热室(3)经金属平壁(1)下的空气入口同炉体外大气相通,换热室(27)中设有分别同各列立火道对应的换热器(4),其下端同预热室(3)相通而上端经位于换热室(27)上部的蓄气室(15)同炉体上部的水平热风道(14)连通,立火道(16)和热风道(14)之间有与所述碳化室(7)连通的水平煤气道(21),各燃烧室(6)的立火道顶部的盖板(22)上带活动砖的立火道入孔(10)使立火道(16)同水平煤气道(21)连通,水平煤气道(21)与热风道(14)之间有与立火道入孔(10)对应并带活动砖(13)的入口(12)使二者连通。(*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粘结性烟煤为原料的小型换热式炼焦炉。现行用于工业生产的炼焦炉按其加热方式分为直热式焦炉和旁热式焦炉。前者机械化程度低、不能连续生产,特别是要将水注入炉内熄焦使焦炉蒙受很大的热破坏和热损失;后者虽用机械操作,但其正常生产有赖于化产车间的正常运转,焦炉下部蓄热室每隔10至25分钟要进行一次换向以加入热空气,因而火道温度不够平稳,换向热冲击大,并且由于这类焦炉结构复杂,煤气出入炉系统、焦炉换向系统等不可缺少的附属设施使得焦化厂的投资有时高达几亿元人民币。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94年的某篇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微型煤气焦化炉,但在使用中发现这种焦炉仍存在以下不足(1)直接从炉顶引入冷空气助燃,不利于燃烧室温度的提高,(2)碳化室的煤气进入一侧燃烧室从上至下加热后水平流经碳化室底部加热,再经另一侧燃烧室从下至上加热等等,其曲折漫长的加热道路造成了碳化室两侧温差过大,(3)炼焦废气带走了近一半的炼焦总热能至总烟道排除,一方面造成大量热损失而另一方面增加了总烟道和烟囱热负荷,(4)碳化室煤料在结焦后期产生的煤气量较少,加之前述三点原因使炼焦后期加热不足,结焦时间过长,焦饼下部常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长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