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侧面进风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15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侧面进风以提高物料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在风力分布板2上设有与其匹配的风力分布室3,所述风力分布室3可根据需要横向分割为至少2个以上相互独立密封的小风力分布室,每个小风力分布室单独进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炉体侧面斜板上增设风力分布板实现了侧面进风,强化了斜板上物料的流动和流化,提高了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源化工
,尤其是一种侧面斜板上带有风力分布板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技术背景流化床气化炉可用于以生物质(如稻壳、秸秆、木屑等)为原料进行气化,从而生产可燃气体。气化炉一般是由炉体和在其下部的风力分布板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将定量的空气从风力分布板送入炉腔,通过调节风压,使被粉碎的生物质颗粒在炉膛内呈流化态,使生物质在贫氧条件下进行不完全燃烧,从而产生一氧化碳、甲烷、氢等可燃气体。传统的气化炉炉腔内没有压力差,颗粒呈悬浮状态,往往在未完全反应之前就溢出炉体,所以气化率低,燃气产量不高,使用效果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进气化炉的效果,有不少人对其进行了研究。如中国专利01248479.2就公开了一种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该专利在炉体内设置有一隔板,在使用时通过调节隔板两侧风力分布板的风压,使其产生压力差,而带动生物质颗粒在隔板分成的两个反应区内循环流动,以提高气化率。但是该专利由于侧面斜板上的物料缺少供风,流动和流化状态较差,影响了这部分物料参与内循环流化床气化反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侧面进风以提高物料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在风力分布板2上设有与其匹配的风力分布室3,所述风力分布室3可根据需要横向分割为至少2个以上(含2个)相互独立密封的小风力分布室,每个小风力分布室单独进风,这样可以防止没有分割的情况下出现的斜板风力分布板上风力不均的现象(如风力集中在床层物料阻力较小的风力分布板上部)。通过在现有炉体侧面斜板上增设风力分布板实现了侧面进风,侧面进风强化了斜板上物料的流动和流化,提高了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本技术风力分布板采用现有技术参照说明书及附图即可制成。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了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炉体 2-风力分布板 3-风力分布室 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与该风力分布板匹配的风力分布室3横向分割为3个相互独立密封的小风力分布室,每个小风力分布室单独进风,以防止风力分布板2上风力不均的现象。本实施例通过侧面进风强化了斜板上物料的流动和流化,提高了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带侧面进风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面进风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风力分布板(2)上设有与其匹配的风力分布室(3),所述风力分布室(3)可根据需要横向分割为至少2个以上相互独立密封的小风力分布室,每个小风力分布室单独进风。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侧面进风以提高物料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在风力分布板2上设有与其匹配的风力分布室3,所述风力分布室3可根据需要横向分割为至少2个以上相互独立密封的小风力分布室,每个小风力分布室单独进风。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炉体侧面斜板上增设风力分布板实现了侧面进风,强化了斜板上物料的流动和流化,提高了内循环效率及气化效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文档编号C10B53/00GK2931477SQ20062006235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马隆龙, 周肇秋, 吴创之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侧面进风的隔板式内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内设置有一隔板(4),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侧面斜板的中下部有一风力分布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隆龙周肇秋吴创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