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146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涉及消防设备的技术领域,水带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主体、第二接口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卡箍;第一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远离第一接口主体的一面与第二密封圈远离第二接口主体的一面相互抵接;卡箍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一子卡箍和第二子卡箍,第一子卡箍与所第二子卡箍围设在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第一子卡箍与第二子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带接口,能够防止连接处发生渗漏、滑脱甚至爆破,提高灭火效率和安全性;并且降低了制作成本。

Water belt interface and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ose interface and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hose interface includes a first interface and second interface, the first main body sealing ring, sealing ring and clamp second; end faces of the first interfac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ring, end end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interface the second seal ring, the first sealing ring from the first interface of a main body and a sealing ring second and second away from the interface body side are abutted against each other; the clamp comprises a first semicircular clamp and second clamps, the clamp and the second sub sub card hoop located in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interface the main body of the interface; the first sub clamp and a second clamp is fixed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nterface, main interface with the second main fixed. The water hose interfa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leakage, slipping and even blasting at the connection point, improve the fire extinguishing efficiency and safety,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水带的两端都有水带接口,在灭火时,可以将两个水带通过水带接口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延长距离或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在现有技术中,水带接口分为沟槽式接口和德式接口。其中,沟槽式接口由两个接口主体、密封橡胶圈、卡箍和锁紧螺栓组成。卡箍包括两个半圆形的子卡箍,密封橡胶圈设置在每个子卡箍的内圈上,每个子卡箍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穿设锁紧螺栓的螺栓孔。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两个接口主体的管口对齐连通,然后将两个子卡箍套设在两个管口的连接处,最后用锁紧螺栓将两个子卡箍固定连接,从而将两个水带连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沟槽式接口,两个管口的连接处存在缝隙,当水带通水时,水压会作用在卡箍上,导致两个水带的连接处发生渗漏、滑脱甚至爆破,影响灭火效率,并且给消防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以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带的连接处易发生渗漏、滑脱甚至爆破,影响灭火效率,并且给消防员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水带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主体、第二接口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卡箍;第一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远离第一接口主体的一面与第二密封圈远离第二接口主体的一面相互抵接;卡箍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一子卡箍和第二子卡箍,第一子卡箍与所第二子卡箍围设在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第一子卡箍与第二子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固定。进一步的,第一接口主体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环形卡槽内,且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与第一接口主体的端面抵接;第二接口主体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形卡槽内,且第二环形凹槽的侧壁与第二接口主体的端面抵接。进一步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均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材料。进一步的,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荧光涂层。进一步的,水带接口还包括两个水带抱箍;两个水带抱箍分别设置在卡箍的两端,且两个水带抱箍分别与第一接口主体和第二接口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子卡箍上设置有连接钩,第二子卡箍上设置有与连接钩配合的连接环。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包括第一水带、第二水带、水泵及水带接口;第一接口主体远离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与第一水带的一端固定连通,第一水带的另一端与水泵连通;第二接口主体远离第一密封圈的一端与第二水带的一端固定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水带接口,使用者将第一接口主体的一端与第二接口主体的一端相互对接连通,并令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相互抵接,最后用卡箍将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当水流经过水带接口时,由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填充在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所以水流不会从连接处渗漏;水流一直处于水带接口的内部,不会接触到卡箍,进而水压不会作用在卡箍上,从而保证卡箍的强度,以提高第一接口主体与第二接口主体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二者滑脱甚至爆破。第一子卡箍与第二子卡箍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更好的控制卡箍的松紧,从而保证在使用时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抵接严密,防止第一接口主体和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发生渗漏。进一步的,在承受同样水压的情况下,本技术提供的水带接口能够节省材料和工艺的费用,降低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带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卡箍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带接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水带抱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水带抱箍的剖面图。图标:1-第一接口主体;2-第二接口主体;3-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卡箍;6-第一环形卡槽;7-第一环形凹槽;8-水带抱箍;9-螺栓;10-第一螺纹孔;11-第二螺纹孔;12-第一固定螺栓;13-第二固定螺栓;51-第一子卡箍;52-第二子卡箍;81-第一子抱箍;82-第二子抱箍;83-第三子抱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带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卡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卡箍的剖面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带接口,包括第一接口主体1、第二接口主体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以及卡箍5;第一接口主体1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第二接口主体2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第一密封圈3远离第一接口主体1的一面与第二密封圈4远离第二接口主体2的一面相互抵接;卡箍5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一子卡箍51和第二子卡箍52,第一子卡箍51与所第二子卡箍52围设在第一接口主体1与第二接口主体2的连接处;第一子卡箍51与第二子卡箍5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第一接口主体1与第二接口主体2固定。其中,第一接口主体1和第二接口主体2应选用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耐火耐高温,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第一子卡箍51与第二子卡箍5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螺栓连接、铰接或者卡扣连接等等。较佳地,选用螺栓连接。其中,第一子卡箍5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0,第二子卡箍5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10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11。卡箍5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栓12和第二固定螺栓13。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固定螺栓12穿设于一个第一螺纹孔10和一个第二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带接口及灭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带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主体、第二接口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卡箍;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远离所述第一接口主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圈远离所述第二接口主体的一面相互抵接;所述卡箍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一子卡箍和第二子卡箍,所述第一子卡箍与所第二子卡箍围设在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与所述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子卡箍与所述第二子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与所述第二接口主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带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主体、第二接口主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以及卡箍;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接口主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远离所述第一接口主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密封圈远离所述第二接口主体的一面相互抵接;所述卡箍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一子卡箍和第二子卡箍,所述第一子卡箍与所第二子卡箍围设在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与所述第二接口主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子卡箍与所述第二子卡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接口主体与所述第二接口主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带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主体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卡槽内,且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接口主体的端面抵接;所述第二接口主体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卡槽;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咏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永兴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