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阻垢装置及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5057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及热水器,其中,该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腔,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所述阻垢剂释放件设于所述容腔的顶部;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连接座体具有主通道、补水通道及排水通道;所述主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口段、喉道及扩散段;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段及所述容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水器阻垢装置可以对热水器起到良好的阻垢及除垢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阻垢装置及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水垢是水受热后在固体表面上逐渐沉淀出的化合物和杂质的混合物。水中的过饱和矿物质不断析出、沉淀是形成水垢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CaSO4、MgSO4等。水垢的形成,会大大地降低热水器的换热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会促进或直接引起金属腐蚀,不仅缩短产品的寿命,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热水器容易产生水垢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腔,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所述阻垢剂释放件设于所述容腔的顶部;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连接座体具有主通道、补水通道及排水通道;所述主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口段、喉道及扩散段;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段及所述容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容腔。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内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呈敞口设置并与所述连接座体的上端对接,所述导流管上端与所述阻垢剂释放件抵接,且所述导流管上端的周面处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导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导流管与罐体之间的所述容腔。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体的上端面凸设有环形的第一接口,所述导流管密封套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所述补水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排水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外围。优选地,所述导流管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导流管的横截面形状为波浪状;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用于调节阻垢剂释放件高度的调节件。优选地,所述补水通道包括上补水道及下补水道,所述排水通道包括上排水道及下排水道;所述连接座体包括:上座,所述上座的上端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上补水道及上排水道位于所述上座内;下座,所述下座的上端与所述上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主通道、下补水道及下排水道均位于所述下座内;其中,所述下补水道连通所述上补水道及入口段,所述下排水道连通所述上排水道及扩散段。优选地,所述上座的下端形成有第一法兰盘,所述下座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对接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上端面处设有环绕所述下排水道入口的第一密封槽,以及环绕所述下补水道出口和下排水道入口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内的第一密封圈,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密封槽内的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上座的上端面的外围凸设有环形的第二接口,所述罐体的下端嵌设在所述第二接口内,所述罐体的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接口抵接的定位凸缘;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还包括:套盖,所述套盖包括旋接在所述第二接口的外围的环形侧壁,以及凸设于所述侧壁内壁面的环形端壁,所述端壁与所述定位凸缘的上侧抵接。优选地,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还包括控制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上补水道及上排水道的流量或启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阀芯、联轴件及旋钮,所述联轴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及旋钮;所述上座内设有连通所述上补水道及上排水道的阀腔,所述阀腔呈开放设置,以供所述阀芯装入其内优选地,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水通道入口处的喷嘴件,所述喷嘴件的喷孔孔径朝下呈渐扩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体还具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泄压通道,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泄压通道出口处的泄压阀。优选地,所述阻垢剂为聚磷酸盐或聚羧酸阻垢剂。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热水器,包括热水器阻垢装置,该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腔,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所述阻垢剂释放件设于所述容腔的顶部;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连接座体具有主通道、补水通道及排水通道;所述主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口段、喉道及扩散段;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段及所述容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容腔。本技术热水器阻垢装置通过罐体容腔内注入水,阻垢剂释放件与水接触后释放阻垢剂,主通道在喉道处截面缩小,喉道邻近扩散段的一侧流速大压强低,罐体内溶有阻垢剂的水经排水通道被吸入扩散段;喉道邻近入口段的一侧流速慢压强高,入口段内水经补水通道进入罐体容腔。如此循环,罐体内的阻垢剂释放件不断溶解,同时阻垢剂溶液又不断排入扩散段,从而对热水器起到阻垢及除垢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热水器阻垢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热水器阻垢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热水器阻垢装置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热水器阻垢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沿V-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热水器阻垢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沿VII-V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热水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罐体331上排水道41排水孔10容腔332下排水道5套盖11定位凸缘34上座51侧壁2阻垢剂释放件341第一接口52端壁3连接座体342第一法兰盘6控制阀组件31主通道343第二接口61阀芯311入口段344阀腔62联轴件312喉道345泄压通道63旋钮313扩散段35下座7喷嘴件32补水通道351第二法兰盘8泄压阀321上补水道352第一密封槽100热水器阻垢装置322下补水道353第二密封槽33排水通道4导流管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5,所示,该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具有容腔10,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2,阻垢剂释放件2设于容腔10的顶部;连接座体3,连接座体3与罐体1的下端对接,连接座体3具有主通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水器阻垢装置及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腔,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所述阻垢剂释放件设于所述容腔的顶部,用于释放阻垢剂;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连接座体具有主通道、补水通道及排水通道;所述主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口段、喉道及扩散段;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段及所述容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具有容腔,下端呈敞口设置;阻垢剂释放件,所述阻垢剂释放件设于所述容腔的顶部,用于释放阻垢剂;连接座体,所述连接座体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连接座体具有主通道、补水通道及排水通道;所述主通道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入口段、喉道及扩散段;所述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口段及所述容腔,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容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罐体内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下端呈敞口设置并与所述连接座体的上端对接,所述导流管上端与所述阻垢剂释放件抵接,且所述导流管上端的周面处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补水通道与所述导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导流管与罐体之间的所述容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体的上端面凸设有环形的第一接口,所述导流管密封套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上;所述补水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排水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的外围。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导流管的横截面形状为波浪状;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包括用于调节阻垢剂释放件高度的调节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热水器阻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通道包括上补水道及下补水道,所述排水通道包括上排水道及下排水道;所述连接座体包括:上座,所述上座的上端与所述罐体的下端对接,所述上补水道及上排水道位于所述上座内;下座,所述下座的上端与所述上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主通道、下补水道及下排水道均位于所述下座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锋寿利萍梁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