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264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氢电池,该镍氢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大于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第一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多个第一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电连接;壳体为六面体形,第二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个第二电池单元,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电连接;正极电极端子和正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电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

Nickel metal hydride batte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ickel hydrogen battery, the nickel hydrogen battery comprises a first battery and the second battery, which parallel the first battery and the second battery connection, charging of the first battery charging resistor resistance greater than second of the battery; the first battery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battery cell shell an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a plurality of battery cells connected in series after the first and set on the top of the shell of the positive electrode terminal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termina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ix surface; the shell bod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second battery cell shell and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ll, a plurality of second battery cells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housing positive output terminal and a negative output termina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anode; the positive electrode terminal and the output terminal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anode terminal and the cathode electrode; the output terminal through the article The two connecting plat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board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at conduction f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氢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镍氢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镍氢电池。
技术介绍
镍氢电池是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电量储备比镍镉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镍氢电池中的″金属″部分实际上是金属氢化物。用在镍氢电池的制造上,金属氢化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最常见的是AB5一类,A是稀土元素的混合物(或者)再加上钛(Ti);B则是镍(Ni)、钴(Co)、锰(Mn),(或者)还有铝(Al)。而一些高容量电池的″含多种成分″的电极则主要由AB2构成,这里的A则是钛(Ti)或者钒(V),B则是锆(Zr)或镍(Ni),再加上一些铬(Cr)、钴(Co)、铁(Fe)和(或)锰(Mn)。所有这些化合物扮演的都是相同的角色:可逆地形成金属氢化物。电池充电时,氢氧化钾(KOH)电解液中的氢离子(H+)会被释放出来,由这些化合物将它吸收,避免形成氢气(H2),以保持电池内部的压力和体积。当电池放电时,这些氢离子便会经由相反的过程而回到原来的地方。镍氢电池作为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能绿色充电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以及无污染等优点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像机、数码相机及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镍氢电池的内阻较大,导致充电效率不高。为了提高充电效率,现有技术通常加大充电电流,一般超过100A甚至更高。频繁地采用过高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会导致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变短。采用过高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会导致镍氢电池的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的时候,镍氢电池的内阻变小,进而导致充电电流变大,会进一步导致充电产生的热量变得更多,过多的热量导致镍氢电池无法安全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镍氢电池,该镍氢电池采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并且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小于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从而使得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有效地克服了充电电流过大导致的镍氢电池老化;同时通过设置特殊的散热结构,降低了电池温度,提高了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镍氢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大于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第一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多个第一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壳体为六面体形,壳体包括第一顶面、第一底面、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其中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平行设置,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之间,两个第一侧面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一端面互相平行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一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设置在第一顶面上;第二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个第二电池单元,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外壳为六面体形,外壳包括第二顶面、第二底面、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其中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平行设置,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之间,两个散热板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端面互相平行设置,散热板与第二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设置在第二顶面上;其中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并且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之间紧密夹住一层导热硅胶;正极电极端子和正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电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顶面上方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二顶面上方的面积;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顶面上方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顶面上方的面积。相邻的第一电池单元之间由分隔板隔开。优选地,每个第一电池单元的标称电压为2V,壳体内部一共设置有六个第一电池单元,第一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进一步优选地,六个第一电池单元在壳体内部由左到右地呈一排地设置在两个第一端面之间。多个第二电池单元分为两列,每一列第二电池单元由上到下地设置在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之间。优选地,相邻的第二电池单元之间通过母线串联连接,顶部的第二电池单元通过金属板与正极输出端子或负极输出端子电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每个第二电池单元的标称电压为1.2V,外壳内部一共设置有十个第二电池单元,十个第二电池单元分成两列,每一列包括五个第二电池单元,第二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镍氢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采用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并且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小于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从而使得第二电池的充电电流大于第一电池的充电电流,有效地克服了充电电流过大导致的镍氢电池老化;同时通过设置特殊的散热结构,降低了电池温度,提高了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镍氢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镍氢电池的俯视图。图3是第二电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镍氢电池包括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其中第一电池1和第二电池2并联连接,第一电池1的充电电阻大于第二电池2的充电电阻;第一电池1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部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1A,多个第一电池单元1A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壳体10顶部的正极电极端子19和负极电极端子199电连接;所述的壳体10为六面体形,壳体10包括第一顶面11、第一底面14、两个第一侧面12和两个第一端面13;其中第一顶面11与第一底面14平行设置,两个第一侧面12和两个第一端面13竖直设置在第一顶面11与第一底面14之间,两个第一侧面12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一端面13互相平行设置,第一侧面12与第一端面13互相垂直设置;正极电极端子19和负极电极端子199设置在第一顶面11上;第二电池2包括外壳20和设置在外壳20内部的多个第二电池单元2A,多个第二电池单元2A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外壳20顶部的正极输出端子29和负极输出端子299电连接;所述的外壳20为六面体形,外壳20包括第二顶面21、第二底面24、两个散热板22和两个第二端面23;其中第二顶面21与第二底面24平行设置,两个散热板22和两个第二端面13竖直设置在第二顶面21与第二底面24之间,两个散热板22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端面23互相平行设置,散热板22与第二端面23互相垂直设置;正极输出端子29和负极输出端子299设置在第二顶面21上;其中一个散热板22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12相对设置,并且一个散热板22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12之间紧密夹住一层导热硅胶4;正极电极端子19和正极输出端子29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3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199和负极输出端子299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33电连接;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33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5。第一连接板3位于第一顶面11上方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接板3位于第二顶面21上方的面积;第二连接板33位于第一顶面11上方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接板33位于第二顶面21上方的面积。如图2所示,相邻的第一电池单元1A之间由分隔板15隔开。优选地,每个第一电池单元1A的标称电压为2V,壳体10内部一共设置有六个第一电池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镍氢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氢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大于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第一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多个第一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壳体为六面体形,壳体包括第一顶面、第一底面、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其中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平行设置,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之间,两个第一侧面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一端面互相平行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一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设置在第一顶面上;第二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个第二电池单元,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外壳为六面体形,外壳包括第二顶面、第二底面、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其中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平行设置,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之间,两个散热板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端面互相平行设置,散热板与第二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设置在第二顶面上;其中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并且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之间紧密夹住一层导热硅胶;正极电极端子和正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电连接;负极电极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电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镍氢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中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并联连接,第一电池的充电电阻大于第二电池的充电电阻;第一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电池单元,多个第一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壳体顶部的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壳体为六面体形,壳体包括第一顶面、第一底面、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其中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平行设置,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一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一顶面与第一底面之间,两个第一侧面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一端面互相平行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一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电极端子和负极电极端子设置在第一顶面上;第二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个第二电池单元,多个第二电池单元串联连接后与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的外壳为六面体形,外壳包括第二顶面、第二底面、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其中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平行设置,两个散热板和两个第二端面竖直设置在第二顶面与第二底面之间,两个散热板互相平行设置,两个第二端面互相平行设置,散热板与第二端面互相垂直设置;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出端子设置在第二顶面上;其中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相对设置,并且一个散热板与其中一个第一侧面之间紧密夹住一层导热硅胶;正极电极端子和正极输出端子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泰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