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772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包括电压源、第一准Z源模块、第二准Z源模块、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准Z源模块由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开关管和第一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二准Z源模块由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二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组成,所述输出模块由第三二极管、第五电容和负载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组准Z源模块,显著降低了二极管和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同时两组准Z源模块具有自动均流能力,提高了功率容量,电路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器的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准Z源桥式结构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
技术介绍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寻找新能源来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新能源的输出特性往往不满足现有工业体系的电能质量要求,需要经过电能变换才能够使用。传统的Z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虽然能够在低占空比时获得较大的输出电压,但是在在负载功率较大的场合,传统的Z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的电容的应力过大,同时流经电感的电流很大,增大了电感的磁芯和绕线难度,且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流应力大,不利于系统散热,因此限制了Z源变换器和准Z源变换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准Z源桥式结构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适用于需要大功率和高增益的电力电子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包括电压源、第一准Z源模块、第二准Z源模块、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准Z源模块由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源(Vi)、第一准Z源模块、第二准Z源模块、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准Z源模块由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一二极管(D1)组成,所述第二准Z源模块由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开关管(S2)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所述输出模块由第三二极管(D3)、第五电容(C5)和负载(R)组成;所述电压源(Vi)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其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的高增益直流电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源(Vi)、第一准Z源模块、第二准Z源模块、输出模块,所述第一准Z源模块由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一二极管(D1)组成,所述第二准Z源模块由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二开关管(S2)和第二二极管(D2)组成,所述输出模块由第三二极管(D3)、第五电容(C5)和负载(R)组成;所述电压源(Vi)的正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二电容(C2)的负极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其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负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峰陈柱张波丘东元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