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648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包括背板层、第一EVA层、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压成长方体形的层叠件,还包括四个设有安装槽的组件边框,层叠件通过胶黏剂安装于安装槽中,相邻组件边框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组件边框上位于安装槽下方设置有容纳角码插入的空腔,所述角码的一侧截面形状为折线形或为若干个“S”形首尾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玻璃、互连条的加厚加宽以及边框增设加强筋,以及折形侧边角码的设置,显著提高组件整体承载能力。而且减小了边框的高度,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的铝合金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晶体硅电池组件主要采用铝边框、硅胶与电池模块粘结后,形成铝边框架作为电池模块的支撑体。而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外力如风、雪或覆冰等外力的长期频繁作用下,可能导致组件内部电池片发生隐裂。而隐裂的产生,将直接影响组件的功率输出,并可能导致组件发生热斑效应,从而降低组件的整体运行寿命;此外,近年来频繁爆发的组件“蜗牛纹”现象,与组件电池片的隐裂也直接相关。所以有些组件虽然过了5400帕,2400帕测试,但几年以后电站衰减就非常明显了。并且在实际工况下,组件经常遭受的是动态的动态外力,风一刮,组件会上下抖动,在这样情况下,同样强度的外力对组件的伤害更大。因此对晶体硅电池组件的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组件整体承载能力显著提高,且减小了边框的高度,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的铝合金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包括背板层、第一EVA层、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压成长方体形的层叠件,还包括四个设有安装槽的组件边框,层叠件通过胶黏剂安装于安装槽中,相邻组件边框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组件边框上位于安装槽下方设置有容纳角码插入的空腔,所述角码的一侧截面形状为折线形或为若干个“S”形首尾相接。将用于连接相邻边框的角码设置成折形或“S”形,增强了角码的承载力,在面对不同方向的外力时能更好地分散承力,极大提高了整个电池组件的承载能力。作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的进一步改进,空腔为长方体形,空腔内还设有与角码形状匹配的用于角码插入的次级空腔。次级空腔配合角码的设置使得原本电池组件边框的空腔的承载力提高,更不惧动态动态外力。作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的进一步改进,角码的截面的形状为折线形,所述空腔的形状为与角码的外形相匹配,组件边框上还设有若干个加强条,加强条与形成空腔的组件边框在边框的截面形成若干个三角形形状。这样既不失空腔的承载强度,又节省了组件铝合金的用量。作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槽的槽面设有磨砂层。这样使得槽面不是一个平面,而类似于带有凹坑和凸点的平面,使得安装槽内胶黏剂的黏贴面积提高,增强了胶黏能力,增强了组件与边框的连接强力,且相比将槽面设置成非平面的形式,加工上要容易。作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槽的槽面上设有和组件边框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形加强筋。这样设置提高了组件与边框的连接强力,且由于增设加强筋,可以将边框的高度适当减少,从以前的宽×高为35×30mm变成35×27mm。这样可以在保证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又减少了铝合金的用量。作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的进一步改进,电池片由若干个划片电池片通过互连条串连起来,互连条的宽度为6mm,互连条的厚度为0.35mm;所述玻璃层的厚度为4mm。相比于以前互连条的厚度、宽度5×0.3mm加厚到6×0.35mm;玻璃厚度从3.2mm加厚到4mm,提高了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本技术通过玻璃、互连条的加厚加宽以及边框增设加强筋,以及折形侧边角码的设置,显著提高组件整体承载能力。而且减小了边框的高度,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组件边框的铝合金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实施例一中边框一角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边框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角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与图3配合的边框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边框的截面图。图中:1、安装槽2、组件边框3、角码4、空腔5、次级空腔6、加强条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以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包括背板层、第一EVA层、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压成长方体形的层叠件,还包括四个设有安装槽1的组件边框2,层叠件通过胶黏剂安装于安装槽1中,相邻组件边框2间通过角码3连接,所述组件边框2上位于安装槽1下方设置有容纳角码3插入的空腔4,所述角码3的一侧截面形状为折线形。空腔4为长方体形,空腔4内还设有与角码3形状匹配的用于角码3插入的次级空腔5。安装槽1的槽面设有磨砂层。安装槽1的槽面上设有和组件边框2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形加强筋7。电池片由若干个划片电池片通过互连条串连起来,互连条的宽度为6mm,互连条的厚度为0.35mm;所述玻璃厚度为4mm。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3、图4所示,所述角码3的截面的形状为若干个“S”形首尾相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在于:如图5所示,角码3的截面的形状为折线形,所述空腔4的形状为与角码3匹配的形状,组件边框2上还设有若干个加强条6,加强条6与形成空腔4的组件边框2在边框的截面形成若干个三角形形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

【技术保护点】
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层、第一EVA层、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压成长方体形的层叠件,还包括四个设有安装槽的组件边框,层叠件通过胶黏剂安装于安装槽中,相邻组件边框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组件边框上位于安装槽下方设置有容纳角码插入的空腔,所述角码的一侧截面形状为折线形或为若干个“S”形首尾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层、第一EVA层、电池片层、第二EVA层和玻璃层依次层压成长方体形的层叠件,还包括四个设有安装槽的组件边框,层叠件通过胶黏剂安装于安装槽中,相邻组件边框间通过角码连接,所述组件边框上位于安装槽下方设置有容纳角码插入的空腔,所述角码的一侧截面形状为折线形或为若干个“S”形首尾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长方体形,空腔内还设有与角码形状匹配的用于角码插入的次级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晶体硅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的截面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湘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英富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