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35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30
用于需要延长的润滑间隔期的极端压力应用的润滑脂组合物包含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锂复合增稠剂;和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不大于0.5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脂组合物
本申请通常涉及用于需要延长的润滑间隔期的极端压力应用的润滑脂组合物。背景近几年来,由于柴油机优异的寿命及其操作经济性,重载卡车市场已经将柴油机选定为其优选的动力来源。近来,对于重型柴油发动机的规格表明在润滑油替换之间的间隔期比过去的惯例更长。对于商用车辆如越野载重车(cross-countryfreightcarrier)的使用者而言,延长的润滑间隔期(30,000英里,4.8x104km,或更长)意味着路上时间(on-theroadtime)更多且投资回报率更大以及维修成本减少。已经开发了符合与客车发动机相比更严格的重载柴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专用润滑剂。润滑脂用于其中存在高压的各种应用中,这些应用包括轮轴轴承、底盘、转向纵拉杆、主销(kingpin)、传输横轴弹簧销、卸扣销、制动器凸轮轴和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操作的第五车轮面板(fifthwheelfaceplate)及枢轴。使用现用的润滑脂的延长的润滑间隔期导致驾驶员对于转向沉重的抱怨。并且,在主销、卸扣及球和转向节接头处观察到高度磨损。在这些区域中的高度磨损的原因似乎是由于盐腐蚀。该盐腐蚀产生金属表面以及接插的润滑管道的深蚀痕,因此加速由于缺乏润滑引起的磨损。现用的润滑脂对于润滑过的元件的长保养间隔使用期没有提供必要程度的防锈。另外,具有差的水洗掉性(waterwash-off)或拒水性的润滑脂减少润滑脂的寿命且增加在所润滑的表面上的磨损。与水接触的润滑脂常常硬化且有时与欲润滑的元件分离。在硬化的情况下,这些润滑脂无法前进到欲润滑的元件。因为润滑脂硬化且与欲润滑的元件分离,所以其不再将水、灰尘或可以导致磨料磨损和锈蚀的盐密封在外面。现用的润滑脂所遇到的另一问题是它们工作不稳定。换句话说,它们不会原位不动地留在润滑过的元件上,因此离开这些元件而没有润滑,且仅允许在必须补充润滑脂之前短暂的服务间隔期。现用的润滑脂还趋于在冲击加荷情况下被迁移。对于整体转向系统都可能出现冲击加荷情况,例如,当车轮碰撞到在路上的凸块时。突然的冲击趋于将润滑过的元件推动在一起,将润滑脂从它们之间挤压出来。在商用车辆上,经受冲击加荷的这一点是第五车轮。如果碰撞到尖锐的凸块,则可能出现冲击加荷,导致该枢轴点随后枢接。将要符合这些车辆的延长的润滑间隔期的需求的润滑脂不仅必须具有上述特性,而且必须具有适当的高温和低温性质。换句话说,该润滑脂在温暖的气候中遇到的操作条件下不应该软化和流动,但是,在较冷气侯中还应该展示出良好的低温泵送性。由于对于较高性能的需要不断增加,将希望提供展示出改善的润滑性质且特别是改善的水体保护性能和磨损保护性能以及增加的润滑脂寿命的润滑脂。概述一方面,本申请人提供润滑脂组合物,所述润滑脂组合物包含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锂复合增稠剂;和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不大于0.5重量%。另一方面,本申请人提供制造润滑脂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将以下组分共混在一起: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锂复合增稠剂;和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不大于0.5重量%。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包括使用润滑脂组合物润滑轴承、表面及其他润滑过的组件的方法,所述润滑脂组合物包含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锂复合增稠剂;和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不大于0.5重量%。专利技术详述润滑粘度的油润滑脂组合物包含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主要量”是指基础油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为至少约50重量%。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基础油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量为50-95重量%,通常为55-90重量%且常常为60-85重量%。所述基础油可为矿物源、合成源、植物源、动物源的或其组合。矿物源的基础油可为矿物油,例如通过溶剂精制或氢加工生成的矿物油。合成源的基础油通常可包括C10-C50烃聚合物、酯型聚合物、醚型聚合物及其组合的混合物。合成油的合适实例包括聚烯烃,诸如α-烯烃低聚物和聚丁烯;聚亚烷基二醇,诸如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二酯,诸如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或在美国专利7,871,967号中公开的二酯;三酯,诸如在美国专利7,544,645号中公开的三酯;多元醇酯,诸如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醇酯;全氟烷基醚;有机硅油;聚苯醚;它们单独或作为混合油。基础油还可包括费-托衍生的基础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合适矿物油的实例包括重质中性油、光亮油(brightstock)、环烷基油及其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为在40℃下具有大于100m2/s的运动粘度的高粘度基础油。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为不同的高粘度基础油的共混物,其中所述不同的基础油在40℃下都具有大于100m2/s的运动粘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在40℃下具有30m2/s-600m2/s的运动粘度;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在40℃下具有100m2/s-300m2/s的运动粘度;且在又一实施方案中,所述基础油在40℃下具有175m2/s-275m2/s的运动粘度。复合皂增稠剂除了所述基础油之外,所述润滑脂组合物还包含增稠剂体系,所述增稠剂体系包含C12-C24羟基羧酸的锂皂和C2-C12二羧酸的锂皂。合适的C12-C24羟基羧酸可包括12-羟基硬脂酸、12-羟基蓖麻油酸、12-羟基山萮酸和10-羟基棕榈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C12-C24羟基脂肪酸为12-羟基硬脂酸。所述C2-C12二羧酸可为C4-C12或C6-C10脂族二羧酸。合适的C2-C12二羧酸包括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庚二酸、壬二酸、十二烷二酸和癸二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壬二酸或癸二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锂复合增稠剂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量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为2-30重量%、5-20重量%或10-15重量%。极性化合物所述润滑脂组合物还包含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防锈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为高极性化合物,且因此对在润滑脂中的水可表现出强亲和性。通过自配方中除去这些极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或减少这些极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可显著地改善润滑脂的耐水性。耐水性改善可引起产品粘着性改善。防锈剂的实例包括硬脂酸及其他脂肪酸;二羧酸;金属皂;脂肪酸胺盐;重质磺酸的金属盐;磷酯;胺磷酸盐;(短链)烯基丁二酸、其偏酯及其含氮的衍生物;合成的烷芳基磺酸盐(例如,金属二壬基萘磺酸盐);等及其混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化烯试剂(例如,聚氧乙烯月桂醚、聚氧乙烯高级醇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聚氧乙烯辛基硬脂基醚、聚氧乙烯油烯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及聚乙二醇单油酸酯)、多元醇的部分羧酸酯(例如,脂肪酸甘油酯、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a)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所述润滑基础油是矿物油;b)锂复合增稠剂;和c)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小于0.3重量%,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2596‑10所测定的至少80的加荷磨损指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US 13/168,0981.润滑脂组合物,其包含:a)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所述润滑基础油是矿物油;b)锂复合增稠剂;和c)选自由防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极性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小于0.3重量%,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2596-10所测定的至少80的加荷磨损指数值。2.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1264-11测定的小于4重量%的平均润滑脂洗掉率(washout)。3.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4049-06测定的小于20重量%的平均水雾去除率(watersprayoff)。4.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3527-07测定的至少150小时的轴承寿命。5.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润滑脂具有通过ASTMD4693-07测定的在-40℃下30N-m的最大扭矩。6.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基础油为选自由重质中性油、光亮油、环烷基油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矿物油。7.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基础油在40℃下具有175m2/s-275m2/s的运动粘度。8.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极性化合物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在0.01-0.25重量%范围内。9.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锂复合增稠剂在所述润滑脂组合物中的浓度基于所述润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在2-30重量%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贝雷特G·L·费根
申请(专利权)人:雪佛龙美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