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842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其具备:加速操作把手(2)、把手轮(3)、检测把手轮(3)的转动量的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把手加热器(5),在把手轮(3)和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上设有卡合部(6),其将把手轮(3)和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卡合,且即将把手轮(3)的转动量向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传递,供电线(52)连接于把手加热器,供电线(52)缠绕在卡合部(6)的外周。

The wiring structure of the handle hea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iring structure, handle heater having accelerated the operating handle (2), the handwheel (3), detection of the handwheel (3) acceleration operation position sensor (4), the rotation of the handle (5) in the heater, the handwheel (3) and speed up the operation position sensor (4). A locking part (6), it will put the handwheel (3) and speed up the operation position sensor (4) card, and soon the handwheel (3) the amount of rotation to speed up the operation position sensor (4) transmission, power supply line (52) connected to a handle heater, power supply line (52) wound on the card part (6) of the peripher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例如有日本国实开平3-100584号所公开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其使把手加热器的供电线从节气管的一部分(突起部)沿把手旋转方向延伸,并围绕导出部周围区域而配置于外壳内。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日本国实开平3-100584号没有采用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若采用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必然要设置用于卡合把手轮和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的卡合部。在该情况下,若要将把手轮的供电线缠绕在加速操作轮的周围进行布线,则有可能供电线的布线空间与卡合部干涉,从而无法使供电线收纳于壳体内。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中,使供电线收纳于壳体内。该专利技术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采用以下的结构。(1)该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具备:具备:能够以轴线为中心而转动的加速操作把手;与所述加速操作把手一起转动的把手轮;检测所述把手轮的转动量的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向所述加速操作把手传热的把手加热器;在所述把手轮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上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将所述把手轮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卡合,并且将所述把手轮的转动量向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传递,供电线连接于所述把手加热器,所述供电线缠绕在所述卡合部的外周。(2)在上述(1)的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具备:设于所述把手轮的轮侧卡合部;与所述轮侧卡合部卡合,并且设于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的传感器侧卡合部;所述轮侧卡合部或所述传感器侧卡合部中的任一方具备凸部,且另一方具备与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在所述凸部中设有将所述供电线导出的导出部。(3)在上述(2)的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收纳所述卡合部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在所述卡合部转动至全开位置时与所述凸部抵接的卡止部。(4)在上述(2)或(3)的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卡合部从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为环状。(5)在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配置于所述供电线的外周侧,并且从沿着所述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为沿着所述把手轮的转动方向的圆弧状。(6)在上述(5)的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引导部具备配置于所述供电线的侧面,并且沿着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侧壁部。。根据上述(1)的方式,由于通过使供电线缠绕在卡合部的外周,能够避免供电线的布线空间和卡合部的干涉,因此能够使供电线收纳于壳体内。不仅如此,还能够有助于壳体的小型化。根据上述(2)的方式,通过使轮侧卡合部或传感器侧卡合部中的任一方具备凸部,且另一方具备与凸部卡合的凹部,且在凸部上设有导出供电线的导出部,从而能够兼用构成卡合部的凸部和供电线的导出部。因此,能够确保布线空间,并且有助于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根据上述(3)的方式,通过在壳体中设有在卡合部转动至全开位置时与凸部抵接的卡止部,从而使凸部还能兼有在加速操作把手的全开位置下作为阻止卡合部的转动的止动器的功能。因此,能够实现节省空间化,并且更进一步地有助于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根据上述(4)的方式,通过使卡合部从沿着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为环状,能够使把手轮和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在所需最小限度的空间内卡合。因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有助于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根据上述(5)的方式,还具备引导部,该引导部配置于供电线的外周侧,并且从沿着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为沿着把手轮的转动方向的圆弧状。因此,能够将在加速操作把手的全闭位置下处于松弛状态的供电线沿轴线的径向引导至适当的位置。根据上述(6)的方式,引导部具备配置于供电线的侧方并且沿着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侧壁部。因此,能够将在加速操作把手的全闭位置下处于松弛状态的供电线在沿着轴线的方向上引导至适当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包含图1的III-III截面的图,是表示加速操作把手的全闭位置的图。图4是包含相当于图3的截面的图,是表示加速操作把手的全开位置的图。图5是包含图3的V-V截面的图。图6是表示供电线的布线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别记载的话,以下说明的前后左右等方向与未图示的机动二轮车(以下,仅称为“车辆”。)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图中适当位置处表示有: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以及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图1作为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的一个例子,表示设于未图示的车把管(杆式车把)的右侧部的车辆右侧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1。共同参照图1以及图2对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1进行说明。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1具备:能够以轴线C1为中心而转动的加速操作把手2、与加速操作把手2一起转动的把手轮3、检测把手轮3的转动量的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向加速操作把手2传热的把手加热器5、对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以及后述卡合部6等进行收纳的壳体7、引导后述的供电线52的引导部8。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壳体7等的图示。为了便于说明,使图中的轴线C1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直线一致。以下,存在将沿轴线C1的方向称为”轴线方向”、将在轴线方向上的车宽方向内侧称为”轴线方向内侧”、将在轴线方向上的车宽方向外侧称为”轴线方向外侧”的情况。<加速操作把手>如图1所示,加速操作把手2为沿轴线C1的筒状。加速操作把手2例如为橡胶制。加速操作把手2具备:沿轴线C1的筒状的把手本体21、连结于把手本体21的轴线方向内端部的把手凸缘22。把手本体21越靠向轴线方向的中央位置(具体地,为稍微靠右的位置)越略微向径向外侧鼓出。把手凸缘22为越靠向轴线方向内侧越向径向外侧扩径、且在轴线方向上具有厚度的环状。<把手轮>把手轮3为沿轴线C1的筒状。把手轮3例如为树脂制。把手轮3具备:沿轴线C1的筒状的轮本体31、连结于轮本体31的轴线方向内端部的轮凸缘32、后述轮侧卡合部33。轮本体31为具有比把手本体21缩径的外形的圆筒状。轮凸缘32为在轴线方向上具有厚度,并具有比把手凸缘22缩径的外形的圆环状。例如,把手本体21被压入轮本体31的外周。由此,把手轮3与加速操作把手2一起转动。把手凸缘22从轴线方向外侧与轮凸缘32抵接。即,轮凸缘32限制加速操作把手2的轴线方向内端部的位置。<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具有沿轴线方向观察时比把手凸缘22大的外形。例如,在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中组装有能够检测把手轮3的转动量和转动速度的未图示的磁性传感器(例如,霍尔集成电路)。共同参照图2、图3以及图5对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进行说明。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具备:传感器本体41、收纳传感器本体41的传感器收纳部42、后述传感器侧卡合部43。传感器本体41能够以轴线C1为中心转动。另一方面,传感器收纳部42不能以轴线C1为中心转动。传感器收纳部42固定于壳体7的内部。传感器收纳部42将传感器本体41覆盖为传感器本体41能够以轴线C1为中心转动。传感器收纳部42具备:覆盖传感器本体41的轴线方向外侧并且在轴线方向上具有厚度的环状的第一收纳壁42a、覆盖传感器本体41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第二收纳壁42b、与第二收纳壁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以轴线(C1)为中心而转动的加速操作把手(2);与所述加速操作把手(2)一起转动的把手轮(3);检测所述把手轮(3)的转动量的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向所述加速操作把手(2)传热的把手加热器(5);在所述把手轮(3)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上设有卡合部(6),该卡合部(6)将所述把手轮(3)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卡合,并且将所述把手轮(3)的转动量向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传递,供电线(52)连接于所述把手加热器(5),所述供电线(52)缠绕在所述卡合部(6)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6 JP 2016-0981621.一种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以轴线(C1)为中心而转动的加速操作把手(2);与所述加速操作把手(2)一起转动的把手轮(3);检测所述把手轮(3)的转动量的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向所述加速操作把手(2)传热的把手加热器(5);在所述把手轮(3)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上设有卡合部(6),该卡合部(6)将所述把手轮(3)和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卡合,并且将所述把手轮(3)的转动量向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传递,供电线(52)连接于所述把手加热器(5),所述供电线(52)缠绕在所述卡合部(6)的外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加热器的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6)具备:设于所述把手轮(3)的轮侧卡合部(33);与所述轮侧卡合部(33)卡合,并且设于所述加速操作位置传感器(4)的传感器侧卡合部(43);所述轮侧卡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内拓也菊池裕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