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78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摩托车取暖器结构复杂且不好控制的问题。本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外壳,发动机外壳具有散热口,本膝盖供暖机构包括散热阀,散热阀嵌入散热口内且与发动机外壳连接,散热阀包括散热框和若干个挡板,挡板设置在散热框内且与散热框相铰接,散热框内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口连通,挡板均与同一个摆动板相铰接,其中一个挡板上设有转动件,转动件能带动摆动板移动使得挡板能控制散热孔的开闭。本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能实现快速的控制对驾驶员的膝盖供暖。

Knee heating mechanism for motorcy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knee heating mechanism for motorcycle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otorcycle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motorcycle heater is complex in structure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the knee of the motorcycle, the motorcycle engine including shell, engine shell with radiating port, the he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radiating knee valve, cooling valve embedded vent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casing, cooling valve comprises a heat box and a plurality of baffle, baffle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box and the heat radiating box is hinged frame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hole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adiation holes and vents, and a baffle are hinged with the swinging plate, wherein a baffl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parts, rotating parts can open and close the swinging plate to move the flap can control the cooling hole. The knee heating mechanism of the motorcycle can realize fast control and heating the driver's kn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
,涉及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并不像轿车一样的全包围结构,因此当驾驶员骑行的过程中,驾驶员基本是暴露在空气之中,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前挡风玻璃或者其他挡风衣的设置,使得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能对驾驶员的身体各部位实行保护,但是由于一般的挡风衣仅仅是起到保暖措施,而冬天的风力较大,一般的挡风衣并不能起到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驾驶员的腿部,驾驶员的小腿部位受冻后,会变僵变麻,因此会影响用脚操纵变档杆及刹车踏杆的灵活性。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人们研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取暖器:如中国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200720063455.3)公开了摩托车取暖器,包括消声器、排气管、进气管、散热管和两个对称的散热体,散热体由多片散热片层叠并固定在散热管上形成,两个散热体经上、下两段散热管连通,进气管一端与散热管连通,另一端与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消音器与连通两个散热体的下段散热管连通。上述的摩托车取暖器仅仅是采用散热管和散热片进行对驾驶员取暖,但是散热管和散热片的安装需要在摩托车的部件上预留出散热管和散热片的位置,散热管并不能手动的关闭,而需要另外设置隔热板,导致了使用的不方便,而该摩托车取暖器的安装的方式和取暖的方式都较为复杂,进而使得驾驶员并不能实现快速的对取暖器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的控制对驾驶员的膝盖供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外壳,所述发动机外壳具有散热口,其特征在于,本膝盖供暖机构包括散热阀,所述散热阀嵌入散热口内且与发动机外壳连接,所述散热阀包括散热框和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散热框内且与散热框相铰接,所述散热框内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散热口连通,所述挡板均与同一个摆动板相铰接,其中一个挡板上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能带动摆动板移动使得挡板能控制散热孔的开闭。工作原理: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经过散热口进行散热,此时在发动机外壳的散热口内设置有散热阀,散热框与发动机外壳连接,散热框上开设有与散热口相连通的散热孔,其中一个挡板上设有的转动件能带动这个挡板转动,而该挡板的转动能带动摆动板移动,与摆动板铰接的其他挡板随着摆动板的移动而进行摆动,进而能实现控制散热孔的开闭,只需要拨动转动件,并通过摆动板带动其他的挡板转动就能实现对散热阀的开闭,进而快速的实现了对驾驶员膝盖是否供暖,保证了当驾驶员的膝盖需要供暖时,能快速的对驾驶员的膝盖进行供暖,当驾驶员的膝盖不需要供暖时,能快速关闭散热阀,同时也能合理的利用发动机的剩余热量,也能在对发动机外壳进行较小改进时,就能实现对驾驶员的膝盖供暖。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挡板上均具有铰接轴一和铰接轴二,所述铰接轴一的一端均与摆动板连接,所述铰接轴二的两端均与散热框的侧壁相铰接。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挡板在转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在散热框内转动,从而保证了当转动件驱动其中一个挡板转动时,由于挡板的设置,使得挡板上的转动件能快速的将挡板进行转动,而由于挡板上铰接轴二的设置,使得转动件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力就可实现转动挡板,方便了对散热阀的快速开闭,进而实现了对驾驶员膝盖的快速供暖。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铰接轴一位于挡板的一侧,所述铰接轴二位于挡板的中部。该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使得挡板能更加稳定的铰接在散热框内,另一方面使得摆动板能更好的驱动其他的挡板旋转,转动件能使用较小的力就能实现对散热孔开闭的调节,实现了对驾驶员膝盖的快速供暖。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发动机外壳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散热口位于进气口的后方。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当摩托车在驾驶的过程中,摩托车进气口受到外界风力的影响,能将摩托车发动机剩余热量散发出的热空气带到散热口处,随着驾驶员的快速行驶能更加快速的将发动机的热量带动到散热阀处,增强了对驾驶员膝盖的快速供暖。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散热框具有环形的安装架和若干个加强筋,若干个加强筋24纵横交错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安装架内,所述安装架上凸起形成若干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能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并与发动机外壳连接。安装架和加强筋的设置,方便了驾驶员能更好的与散热框相抵靠,同时在不影响散热框的热量提供时,还能增强散热框的强度;安装部的设置,使得散热框与发动机外壳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框的强度。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安装架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供铰接轴一穿设。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当挡板关闭时,铰接轴一能与铰接轴二水平放置,进一步的保证了当不需要对驾驶员膝盖进行供暖时,热气不会从散热框内溢出。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呈弧形的调节槽,其中一个挡板上具有铰接杆和让位孔,所述铰接杆能嵌入调节槽内且铰接杆能在调节槽内滑动,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能嵌入让位孔内。当向前推动转动块时,挡板上的铰接杆随着转动块的移动向上转动,实现了其中一个挡板的旋转,该挡板的旋转带动摆动板向下移动,此时摆动板带动其他的挡板旋转,实现了散热阀的开启,发动机的热量能从散热阀传递至驾驶员膝盖上;当向后推动转动块,挡板上的铰接杆随着转动块的移动向下移动,该挡板的旋转带动摆动板向上移动,此时摆动板带动其他的挡板旋转,实现了散热阀的关闭,发动机的热量不能从散热阀内溢出,该结构的设置,实现了散热阀的快速开闭,进一步的实现了对驾驶员膝盖的快速供暖。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安装槽,本膝盖供暖机构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凸起形成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端部设有倒钩,所述安装块能嵌入安装槽内且安装块的倒钩能与转动块的侧壁相抵靠。该结构的设置,调节块能方便对转动块进行调节,而调节块上安装块的设置,使得调节块能快速的安装在转动块上,实现了对调节块的快速装卸,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块设置在其中一个加强筋上且该加强筋能嵌入限位槽内,所述转动块能沿着加强筋前后滑动。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转动块能稳定的前后滑动,同时转动块能稳定的设置在散热框上,转动块的调节能更加的稳定,提高了膝盖供暖机构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散热框一端的端面与发动机外壳的外表面平齐。该结构的设置,使得驾驶员能舒适的抵靠在散热框上,同时散热框的设置,并不影响整个摩托车的整体造型。在上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能与散热框铰接,其中一个挡板上开设有呈弧形的开关槽,所述调节杆能嵌入开关槽内且调节杆能沿着开关槽的槽底相抵靠。移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能沿着开关槽将其中一个挡板进行翻转,该挡板的转动带动摆动板的摆动,摆动板的移动带动其他的挡板翻转,实现了对散热阀的快速开闭的调节,进一步的实现了对驾驶员膝盖的快速供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转动件、摆动板、挡板和散热框的设置,能实现对散热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外壳(1),所述发动机外壳(1)具有散热口(11),其特征在于,本膝盖供暖机构包括散热阀(2),所述散热阀(2)嵌入散热口(11)内且与发动机外壳(1)连接,所述散热阀(2)包括散热框(21)和若干个挡板(3),所述挡板(3)设置在散热框(21)内且与散热框(21)相铰接,所述散热框(21)内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2),所述散热孔(22)与散热口(11)连通,所述挡板(3)均与同一个摆动板(4)相铰接,其中一个挡板(3)上设有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能带动摆动板(4)移动使得挡板(3)能控制散热孔(22)的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摩托车包括发动机外壳(1),所述发动机外壳(1)具有散热口(11),其特征在于,本膝盖供暖机构包括散热阀(2),所述散热阀(2)嵌入散热口(11)内且与发动机外壳(1)连接,所述散热阀(2)包括散热框(21)和若干个挡板(3),所述挡板(3)设置在散热框(21)内且与散热框(21)相铰接,所述散热框(21)内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2),所述散热孔(22)与散热口(11)连通,所述挡板(3)均与同一个摆动板(4)相铰接,其中一个挡板(3)上设有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能带动摆动板(4)移动使得挡板(3)能控制散热孔(22)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上均具有铰接轴一(31)和铰接轴二(32),所述铰接轴一(31)的一端均与摆动板(4)连接,所述铰接轴二(32)的两端均与散热框(21)的侧壁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一(31)位于挡板(3)的一侧,所述铰接轴二(32)位于挡板(3)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外壳(1)开设有进气口(12),所述散热口(11)位于进气口(12)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的膝盖供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框(21)具有环形的安装架(23)和若干个加强筋(24),若干个加强筋(24)纵横交错设置,所述加强筋(24)设置在安装架(23)内,所述安装架(23)上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贤项晨隆江航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