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道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7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腔道导丝,由芯丝和覆盖于芯丝表面的包塑层组成,所述包塑层由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头端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尾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腔道导丝包塑层的头端采用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使得腔道导丝前端的硬度升高,拉伸强度也增加,从而有利于在针对一些手术(例如处理肾结石手术)通道的建立,避免出现腔道导丝弯曲滑脱,从而令筋膜扩张器偏离目标,造成副损伤和大幅度内出血的现象。

Cavity guide wi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vity guide wire, which is composed of core wire and a plastic coating layer covered on the core wire surface. The plastic coating layer is composed of the head end made of silica modifi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nd the tail end made of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cavity channel wire plastic coated layer end by silica modified PTFE, the cavity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guide wire hardness increased,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which helps in some operation (such as the treatment of kidney stone surgery) channel establishment, avoid cavity wire bending slip, so that fascia dilator deviates from the target, causing secondary damage and substantial bleeding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道导丝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腔道导丝。
技术介绍
腔道导丝(又称斑马导丝),主要起临床上腹腔或胸腔内导管或相关器械的导引作用,腔道导丝的有效植入,为手术成功及安全保障起着关键作用。而传统的腔道导丝前端较为柔软,是为了防止对胸腔或者腹腔内粘膜产生破坏作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手术中,比如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胆道手术中的腔道导丝,其芯丝前端在处理肾结石手术方面,由于该类手术在通道建立过程中难度较大,常规的腔道导丝前端由于前端较软,很难插入或者插入深度不够,导致通道建立失败;强行置入会导致腔道导丝弯曲滑脱,从而令筋膜扩张器偏离目标方向,造成副损伤和大幅度内出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道导丝,有效的增强腔道导丝前端的硬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腔道导丝,由芯丝和覆盖于芯丝表面的包塑层组成,所述包塑层由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头端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尾端组成。进一步地,所述芯丝包括主体以及自主体的一端进一步延伸形成的具有锥度的前端,所述前端的直径从靠主体的一端向远离主体的一端方向渐缩,所述前端的末端形成半球面。进一步地,所述包塑层的头端对应包裹于芯丝的前端的外部,从而也对应具有与芯丝的前端的锥度相匹配的锥度,且包塑层的头端的末端也呈半球面状。进一步地,所述芯丝为镍钛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包塑层外表面设有斑马螺旋纹路。进一步地,所述包塑层的头端和尾端通过熔合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腔道导丝包塑层的头端采用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使得腔道导丝前端的硬度升高,拉伸强度也增加,从而有利于在针对一些手术(例如处理肾结石手术)通道的建立,避免出现腔道导丝弯曲滑脱,从而令筋膜扩张器偏离目标,造成副损伤和大幅度内出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腔道导丝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腔道导丝,由芯丝1和覆盖于芯丝1表面的包塑层2组成,所述包塑层2由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头端21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尾端22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是优良的固体润滑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结晶性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材料中,体积庞大的氟原子密集排列在聚合物的分子链上,象是形成一个光滑的外壳,并呈螺旋形构象,促使分子链之间易于发生相对运动。而且聚四氟乙烯易形成结晶薄层与非结晶部分交替排列的带状结构,其中非结晶部分容易滑动,因而摩擦系数低。所述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是在聚四氟乙烯中填充纳米二氧化硅形成的复合材料,由于二氧化硅的高能表面性能特性,使得填充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大,材料硬度增强;从而使填充后的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相对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得到很好的提高。所述聚四氟乙烯材料与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均是成熟的原材料,可直接从市场购买获得以用于生产加工。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腔道导丝包塑层2的头端21采用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使得腔道导丝前端的硬度升高,拉伸强度也增加,从而有利于在针对一些手术(例如处理肾结石手术)通道的建立,避免出现腔道导丝弯曲滑脱,从而令筋膜扩张器偏离目标,造成副损伤和大幅度内出血的现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丝1包括主体10以及自主体10的一端进一步延伸形成的具有锥度的前端11,所述前端11的直径从靠主体10的一端向远离主体10的一端方向渐缩,所述前端11的末端形成半球面;所述包塑层2的头端21对应包裹于芯丝1前端11的外部,从而也对应具有与芯丝1的前端11的锥度相匹配的锥度,且末端也呈半球面状,从而使得腔道导丝的前端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在具体实施本技术时,所述芯丝1的材料可选用镍钛合金,从而可以很好地利用镍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良好的记忆功能等材料特性。所述包塑层2外表面设有斑马螺旋纹路。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塑层2的头端21和尾端22通过熔合连接;由于所述头端21和尾端22是由相近的材料制成,在进行熔合连接时,连接效果良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腔道导丝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道导丝,由芯丝和覆盖于芯丝表面的包塑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层由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头端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尾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道导丝,由芯丝和覆盖于芯丝表面的包塑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塑层由二氧化硅改性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头端和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尾端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包括主体以及自主体的一端进一步延伸形成的具有锥度的前端,所述前端的直径从靠主体的一端向远离主体的一端方向渐缩,所述前端的末端形成半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道导丝,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