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50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具体涉及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两个以上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培育幼苗时,方便将幼苗取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

Forestry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gri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forestry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1), stall (2), (3), cultivation basin fence (2)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reticular formation, cultivation basin (3) is arranged in the fence (2) formed in the gri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basin (3) from top to bottom, including more than two gradually reduced link link (4), (4) a large small, upper and lower conical hollow, the upper part (4) on the edge and the fence (2) connected to the lower edge first limit concave folded ring (5); second (4), each link link edge is provided with outward bending second spacing ring (6), second spacing ring (6) and a section (4) of the first limiting ring (5) connected; the lower part (4) of the closed surface. When the seedling is cultivated, the seedling is easily removed, convenient and fast without damage to the root of the seed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林业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具体涉及林业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种植过程中,育苗阶段需要在育苗培育装置上进行,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将幼苗进行移栽,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将幼苗挖出进行移栽,费时费力,而容易损伤幼苗的根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林业育苗装置,解决现有的育苗装置不易将幼苗取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隔栏、培育盆,隔栏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设置在隔栏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由上到下包括两个以上逐渐缩小的环节,环节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上边缘与隔栏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自第二个环节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与上一节环节的第一限位环相扣;最下层环节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的环节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下层环节往上顶,环节一节节的收缩,即可将幼苗从培育盆中顶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作为优选,所述的边框下方设置有支柱,最下层环节的下表面高于支柱。支柱立于地面将边框撑起,下层环节的下表面高于支柱,即下层环节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顶起。作为优选,所述的边框上表面与支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孔。在运输过程中,可将此林业育苗装置进行叠放,将上层林业育苗装置的支柱插入下层林业育苗装置的凹孔中,起到稳固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柱与边框之间采用螺纹活动连接。可调整支柱的长度以调整林业育苗装置的水平。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盆的每个环节上设置有排水孔。虽然环节之间的连接处存在间隙,但增加排水孔利于排水,避免烂根。作为优选,所述的培育盆下方设置有托盘,托盘与隔栏通过吊绳连接,托盘与培育盆的最下层环节之间存在间隙。在将环节顶起时,从环节连接处容易有泥土掉落,在培育盆下方设置托盘,可将掉落的泥土收集,避免泥土散落,同时托盘与培育盆的最下层环节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顶起进行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技术培育幼苗时,方便将幼苗取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本技术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顶起进行取苗操作;本技术方便多层林业育苗装置进行叠放,并且结构稳固;本技术可调整支柱的长度以调整林业育苗装置的水平;本技术增加排水孔利于排水,避免烂根;本技术可避免泥土散落在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培育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图2、图3示出了此种林业育苗装置的结构,下面结合图例列举几个实施例。实施例1: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三个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3的环节4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下层环节4往上顶,环节4一节节的收缩,即可将幼苗从培育盆3中顶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实施例2: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三个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3的环节4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下层环节4往上顶,环节4一节节的收缩,即可将幼苗从培育盆3中顶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所述的边框1下方设置有支柱7,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支柱7立于地面将边框1撑起,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即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4顶起。实施例3: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三个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3的环节4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下层环节4往上顶,环节4一节节的收缩,即可将幼苗从培育盆3中顶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所述的边框1下方设置有支柱7,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支柱7立于地面将边框1撑起,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即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4顶起。所述的边框1上表面与支柱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孔。在运输过程中,可将此林业育苗装置进行叠放,将上层林业育苗装置的支柱7插入下层林业育苗装置的凹孔中,起到稳固的作用。实施例4: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三个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3的环节4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下层环节4往上顶,环节4一节节的收缩,即可将幼苗从培育盆3中顶出,方便快捷并且不损坏幼苗根系。所述的边框1下方设置有支柱7,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支柱7立于地面将边框1撑起,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高于支柱7,即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人手插入间隙将环节4顶起。所述的支柱7与边框1之间采用螺纹活动连接。可调整支柱7的长度以调整林业育苗装置的水平。所述的边框1上表面与支柱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孔。在运输过程中,可将此林业育苗装置进行叠放,将上层林业育苗装置的支柱7插入下层林业育苗装置的凹孔中,起到稳固的作用。实施例5: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三个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由于培育盆3的环节4结构,待需要将幼苗取出时,将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林业育苗装置

【技术保护点】
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其特征在于: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两个以上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林业育苗装置,包括边框(1)、隔栏(2)、培育盆(3),其特征在于:隔栏(2)纵横分布形成网状,培育盆(3)设置在隔栏(2)形成的网格中,所述的培育盆(3)由上到下包括两个以上逐渐缩小的环节(4),环节(4)呈上大下小、上下中空的圆台状,最上层的环节(4)上边缘与隔栏(2)连接,下边缘有内凹折的第一限位环(5);自第二个环节(4)开始,每个环节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二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6)与上一节环节(4)的第一限位环(5)相扣;最下层环节(4)的下表面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框(1)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陆兵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达川区俊丽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