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995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包括混药箱、支架、喷药器和置药罐,混药箱的顶端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呈圆管状,且入料管内设有阻挡块,阻挡块有两块以上,阻挡块由上到下以竖直交错排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入料管管口内壁上,入料管内通过阻挡块构成了“S”型的入料通道;置药罐的底端设置有出液管,入料管与出液管相连通,置药罐位于混药箱上,且通过设置在混药箱上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混药箱上;喷药器安装在混药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将不同的药液混合在一起,防止使用过程中药液回流影响药效,并且能大幅减少工作时,药箱药液使用完后的配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Insect proof and powder dispersing agent for forest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estry pest prevention medicine powder, including mixing kit, bracket, and the spraying device of the canister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mixed medicine feeding pipe, the feeding pipe is tubular, and the feed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top block, block two block, block by block to the next in a vertical staggered mann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eeding tube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eeding pipe through the block constitutes a \feed channel S\ type; the medicine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pipe,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liquid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edicine tank, located in the mixed case and, by setting the fixed bracket in the mixed box installed in the mixed medicine; spray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mix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quid will be mixed together, to prevent the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liquid reflux effect, a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work, The liquid medicine after using the configuration tim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林业防虫害散药器
本技术涉及散药器,具体涉及林业防虫害散药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大、林木产品流通量日益增加、新品种引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压力不断增加,扩散、成灾的可能性尤为突出。目前,传统散药器往往在使用时,现配现用,当药液用完时,往往要重新配置,且配置时不能严格按照所需浓度,从而影响药液的药效,造成配置工作的繁琐,影响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防虫害散药器,解决传统散药器往往直接在药箱中配置药液,从而无法定量的配置出合适浓度的药液,且当药液用完后,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重新对药箱进行配置工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使用两种不同的置药罐向混药箱添加药液,在喷洒过程中,混药箱的药液容易回流到置药罐,从而影响下次置药罐的配置浓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包括混药箱、支架、喷药器和置药罐,混药箱的顶端设置有入料管,入料管呈圆管状,且入料管内设有阻挡块,阻挡块有两块以上,阻挡块由上到下以竖直交错排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入料管管口内壁上,入料管内通过阻挡块构成了“S”型的入料通道;置药罐的底端设置有出液管,入料管与出液管相连通,置药罐位于混药箱上,且通过设置在混药箱上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混药箱上;喷药器安装在混药箱上。在本技术方案中,置药罐用于配置单种药液,混药箱用于将两个以上的置药罐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支架将置药罐稳定的安装在混药箱上,这样能根据多种药液的不同特性单独配置其浓度,也可以先在多个置药罐中配置好药液,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更换置药罐,从而无需在工作过程中对已配置过的置药罐中再次配液,影响配药的浓度,进而影响效果,喷药器将混合后的药液从混药箱中喷出,而为了防止在喷药过程中,由于晃动使混药箱内的药液回流至置药罐内,从而影响下次配置时,置药罐内药液的浓度,进而影响药效,而通过阻挡块构成的“S”型的入料通道,这样可以防止药液上扬回流至置药罐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由上到下相邻排列的两块阻挡块中,位于上方的阻挡块下底面向上倾斜,位于下方的阻挡块上表面向下倾斜。在本技术方案中,位于上方的阻挡块下底面向上倾斜,可以将药液阻挡向下流动,而位于下方的阻挡块上表面向下倾斜,则可以把位于上方的阻挡块当下的药液重新导流至混药箱中。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混药箱上还设置有背带。在本技术方案中,背带方便使用者喷洒药液。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入料管与出液管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阀门。在本技术方案中,阀门控制混药箱和置药罐的连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还包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电机和蓄电池;混药箱内包括电机腔和搅料腔,蓄电池和电机设置在电机腔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料腔内,蓄电池与电机电连接,电机通过增设的转轴控制搅拌叶片。在本技术方案中,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电机控制搅拌叶片旋转从而使混药箱内的不同种药液均匀的混合搅拌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混药箱呈二层阶梯状,其中搅拌腔位于二层阶梯状混药箱的第一层阶梯内,电机腔位于二层阶梯状混药箱的第二层阶梯内,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料腔顶部,且位于电机腔的正下方;入料管位于电机腔一侧搅料腔的顶部。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层阶梯位于第二层阶梯的下方,搅拌叶片由位于其上电机腔内的电机控制,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避免药液顺着转轴进入电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1、本技术能将不同的药液混合在一起,防止使用过程中药液回流影响药效,并且能大幅减少工作时,药箱药液使用完后的配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位于上方的阻挡块下底面向上倾斜,可以将药液阻挡向下流动,而位于下方的阻挡块上表面向下倾斜,则可以把位于上方的阻挡块当下的药液重新导流至混药箱中。3、背带方便使用者喷洒药液。4、阀门控制混药箱和置药罐的连通。5、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电机控制搅拌叶片旋转从而使混药箱内的不同种药液均匀的混合搅拌在一起,从而提高药液药效。6、第一层阶梯位于第二层阶梯的下方,搅拌叶片由位于其上电机腔内的电机控制,这样在使用时可以避免药液顺着转轴进入电机腔,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有阻挡块的入料管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混药箱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包括混药箱1、支架2、喷药器3和置药罐4,混药箱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入料管5,每个入料管5均呈圆管状,且入料管5内设有阻挡块6,阻挡块6有两块以上,阻挡块6由上到下以竖直交错排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入料管5管口内壁上,入料管5内通过阻挡块6构成了“S”型的入料通道;置药罐4有两个以上,且每个所述置药罐4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液管7,入料管5与出液管7相连通,置药罐4并列排设在混药箱1上,且通过设置在混药箱1上的支架2固定安装在混药箱1上;喷药器3安装在混药箱1上,在本实施例中,置药罐4用于配置单种药液,混药箱1用于将两个以上的置药罐4的药液混合在一起,支架2将置药罐4稳定的安装在混药箱1上,这样能根据多种药液的不同特性单独配置其浓度,也可以先在多个置药罐4中配置好药液,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更换置药罐4,从而无需在工作过程中对已配置过的置药罐4中再次配液,影响配药的浓度,进而影响效果,喷药器3将混合后的药液从混药箱1中喷出,而为了防止在喷药过程中,由于晃动使混药箱1内的药液回流至置药罐4内,从而影响下次配置时,置药罐4内药液的浓度,进而影响药效,而通过阻挡块6构成的“S”型的入料通道,这样可以防止药液上扬回流至置药罐4内。实施例2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阻挡块6,由上到下相邻排列的两块阻挡块6中,位于上方的阻挡块6下底面向上倾斜,位于下方的阻挡块6上表面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阻挡块6下底面向上倾斜,可以将药液阻挡向下流动,而位于下方的阻挡块6上表面向下倾斜,则可以把位于上方的阻挡块6当下的药液重新导流至混药箱1中。实施例3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混药箱1,混药箱1上还设置有背带8,在本实施例中,背带8方便使用者喷洒药液。实施例4如图1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入料管5,入料管5与出液管7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阀门9,在本实施例中,阀门9控制混药箱1和置药罐4的连通。实施例5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增设了括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叶片10、电机11和蓄电池12;混药箱1内包括电机腔13和搅料腔14,蓄电池12和电机11设置在电机腔13内,搅拌叶片10设置在搅料腔14内,蓄电池12与电机11电连接,电机11通过增设的转轴15控制搅拌叶片10,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12向电机11提供电能,电机11控制搅拌叶片10旋转从而使混药箱1内的不同种药液均匀的混合搅拌在一起,从而提高药液药效。实施例6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5,本实施例优化了混药箱1,混药箱1呈二层阶梯状,其中搅拌腔位于二层阶梯状混药箱1的第一层阶梯内,电机腔13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林业防虫害散药器

【技术保护点】
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包括混药箱(1)、支架(2)、喷药器(3)和置药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箱(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入料管(5),每个所述入料管(5)均呈圆管状,且入料管(5)内设有阻挡块(6),所述阻挡块(6)有两块以上,所述阻挡块(6)由上到下以竖直交错排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入料管(5)管口内壁上,所述入料管(5)内通过阻挡块(6)构成了“S”型的入料通道;所述置药罐(4)有两个以上,且每个所述置药罐(4)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液管(7),所述入料管(5)与出液管(7)相连通,所述置药罐(4)并列排设在混药箱(1)上,且通过设置在混药箱(1)上的支架(2)固定安装在混药箱(1)上;所述喷药器(3)安装在混药箱(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包括混药箱(1)、支架(2)、喷药器(3)和置药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箱(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入料管(5),每个所述入料管(5)均呈圆管状,且入料管(5)内设有阻挡块(6),所述阻挡块(6)有两块以上,所述阻挡块(6)由上到下以竖直交错排列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入料管(5)管口内壁上,所述入料管(5)内通过阻挡块(6)构成了“S”型的入料通道;所述置药罐(4)有两个以上,且每个所述置药罐(4)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液管(7),所述入料管(5)与出液管(7)相连通,所述置药罐(4)并列排设在混药箱(1)上,且通过设置在混药箱(1)上的支架(2)固定安装在混药箱(1)上;所述喷药器(3)安装在混药箱(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其特征在于:由上到下相邻排列的两块所述阻挡块(6)中,位于上方的阻挡块(6)下底面向上倾斜,位于下方的阻挡块(6)上表面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防虫害散药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陆兵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达川区俊丽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