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艳华专利>正文

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6119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壳体、营养液、支撑板、海绵体、左育苗腔、连接座、左插销、活动提手、活动防护筒、透气孔、右插销、右育苗腔、锁紧螺钉和吸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培育时,首先将林苗培育在左育苗腔和右育苗腔组成的育苗腔中,其中营养液通过海绵体为林苗提供养分和水分,而活动防护筒可以根据苗培育过程随时进行高度的调节,从而避免了提高育苗腔给林苗带来了伤害;培育好的林苗需要栽植时,首先通过活动提手将培育好的林苗和育苗腔一起取出,然后再拔出左插销和右插销,进一步的使左育苗腔与右育苗腔相分离,最后就可以取出培育好的林苗进行栽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造林在林业用地上采用植苗、扦插或播种等方法营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确切地说,种植面积较大,而且以后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称为造林。为了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和自然环境,保证造林的质量,通常需要选用生命力强和具有优良目的性状的品种,以及生机旺盛、抗逆性强的苗木作为种植材料,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可以减少幼林的抚育工作。为了使森林整体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减少由病、虫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选择了生命力强和具有优良目的性状的品种后,良好的育苗工作也能为造林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由于林苗种类繁多,同一时期不同林苗的高度不同,不同时期同一林苗的高度也不同,而育苗筒的育苗腔高度固定不变,不能很好适用林苗培育过程中的多样性,而现有的育苗装置通过提高林苗的育苗腔高度来适应苗培育过程,但这样很容易对林苗造成伤害,同时提高后的育苗腔中的水分也很难得到保障,另外培育好的林苗栽植时取出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育苗装置通过提高林苗的育苗腔高度来适应苗培育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壳体(2)、营养液(3)、支撑板(4)、海绵体(5)、左育苗腔(6)、连接座(7)、左插销(8)、活动提手(9)、活动防护筒(10)、透气孔(11)、右插销(12)、右育苗腔(13)、锁紧螺钉(14)和吸液孔(15);所述固定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所述营养液(3)位于固定壳体(2)内部下侧;所述支撑板(4)位于营养液(3)上侧,所述支撑板(4)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2)内部;所述海绵体(5)位于支撑板(4)上面,所述海绵体(5)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2)内部,所述海绵体(5)底部与营养液(3)相连接;所述左育苗腔(6)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上专用的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壳体(2)、营养液(3)、支撑板(4)、海绵体(5)、左育苗腔(6)、连接座(7)、左插销(8)、活动提手(9)、活动防护筒(10)、透气孔(11)、右插销(12)、右育苗腔(13)、锁紧螺钉(14)和吸液孔(15);所述固定壳体(2)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面;所述营养液(3)位于固定壳体(2)内部下侧;所述支撑板(4)位于营养液(3)上侧,所述支撑板(4)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体(2)内部;所述海绵体(5)位于支撑板(4)上面,所述海绵体(5)活动连接在固定壳体(2)内部,所述海绵体(5)底部与营养液(3)相连接;所述左育苗腔(6)位于海绵体(5)左上侧,所述左育苗腔(6)上侧通过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艳华张海军池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盛艳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