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41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47
将电子控制组装体划分为装配在金属基板上的电源电路部、装配在金属基板上的电力转换电路部和装配在树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部,并且将从电源电路部向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和为控制电路部传递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埋设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并配置于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并且将从连接端子组装体露出的电源供应连接器配线部以及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的电路部直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特别是涉及内置了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工业机械领域中,通过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但最近开始采用将由控制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或转矩的半导体元件等构成的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地装入电动马达的所谓的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例子,在例如汽车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构成为:检测通过驾驶员操作方向盘而转动的转向轴的转动方向和转矩,基于该检测值以向与转向轴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转动的方式驱动电动马达,从而产生转向辅助扭矩。为了控制该电动马达,在动力转向装置中设置电子控制装置(ECU:ElectronicControlUnit)。作为现有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已知例如在(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是由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装置构成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而且,电动马达收纳在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的马达外壳中,电子控制装置收纳在配置于与马达外壳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的ECU外壳中。收纳在ECU外壳的内部的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电源电路部、具有驱动控制电动马达的MOSFET或IGBT等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功率开关元件的控制电路部,功率开关元件的输出端子和电动马达的输入端子经由汇流排电连接。而且,从电源经由利用合成树脂制作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电力,并且从检测传感器类向收纳在ECU外壳中的电子控制装置供应运转状态等的检测信号。连接端子组装体作为盖体起作用,其将形成于ECU外壳的开口部封闭并与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并且还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ECU外壳的外表面。此外,作为其他将电子控制装置一体化的电动驱动装置,已知的是电动制动器或各种液压控制用的电动液压控制器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01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由于是配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因此需要构成为小型。特别是最近,汽车的发动机室内倾向于设置许多废气应对设备和安全应对设备等辅助设备类,要求尽可能地使包括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在内的各种辅助设备类小型化以及减少部件个数。而且,在如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装配在两张基板上。因此,由于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必要的电气部件的部件个数是大致确定的,因此当在两张基板上装配这些部件个数的电气部件时,收纳电子控制装置的ECU外壳自然而然地在半径方向上变大。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从其结构上来说在长度方向上对轴长的限制比较少,倾向于限制半径方向的大型化。因此,现状为要求将外壳在半径方向上小型化。为了在径向上小型化,较为有效的是将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单独划分为三部分的结构。由此,由于将用于控制电动马达的必要的电气部件划分为三部分,因此能够使基板的面积比划分为两部分的面积小从而能够在半径方向上小型化。但是,为了向该划分为三部分的各基板供应电力和控制信号等,需要使用很多中继连接器的复杂的连接器配线部结构,存在部件个数增加的技术问题和妨碍小型化的技术问题。另外,构成电源电路部和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气部件的发热量大,在小型化的情况下需要将该热量高效地向外部散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收纳有电子控制装置的外壳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尽可能地减少中继连接器等部件并且具备简单的散热结构的新式的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电子控制组装体划分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电源电路部装配在以生成电源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电力转换电路部装配在以驱动电动马达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控制电路部装配在以控制电力转换电路部为主要功能的树脂基板上,并且至少将从电源电路部向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和传送控制电路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埋设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并配置于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并且将从连接端子组装体露出的电源供应连接器配线部以及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的连接器直接连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构成电子控制装置的电气部件按功能装配在三个基板上而缩小基板的半径方向的大小,另外,由于将连接各电路部的连接器配线部配置为位于金属基板的外周并与对应的电路部直接连接,因此能够减少连接端子组装体的部件个数从而使结构变得简单,还能够达到可充分确保金属基板自身或固定有金属基板的散热基体的散热截面积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电源电路部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所示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立体图。图6是图3中所示的控制电路部的立体图。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具备图3中所示的连接端子的盖体的立体图。图8是从图3中所示的A-A面的方向对盖体进行观察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从图8的B-B面观察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电动马达部分。图10是表示从图8的C-C面观察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电动马达部分。图11是表示从图8的D-D面观察到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剖面的剖视图。其中,省略了电动马达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前,使用图1和图2对作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例子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以及作为机电一体型电动驱动装置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首先,对用于使汽车的前轮转向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转向装置1构成为如图1所示。在与未图示的方向盘连结的转向轴2的下端设有未图示的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在车体左右方向上伸长的未图示的齿条啮合。在该齿条的两端连结有用于将前轮在左右方向上转向的转向横拉杆3,齿条被齿条外壳4覆盖。而且,在齿条外壳4和转向横拉杆3之间设有橡胶罩5。为了辅助转动操作方向盘时的扭矩,设置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即,设有检测转向轴2的转动方向和转矩的扭矩传感器7,并设有基于扭矩传感器7的检测值经由齿轮10向齿条赋予转向辅助力的电动马达部8和控制配置在电动马达部8的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装置(ECU)部9。电动动力转向装置6的电动马达部8的输出轴侧的外周部的三个部位经由未图示的螺栓与齿轮10连接,在与电动马达8部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设有电子控制装置部9。如图2所示,电动马达部8由马达外壳11A以及未图示的电动马达构成,马达外壳11A具有由铝合金等制作的筒部,电动马达收纳于该马达外壳11A中,电子控制装置部9由ECU外壳11B以及未图示的电子控制组装体构成,ECU外壳11B配置在与马达外壳11A的轴向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利用铝合金等制作,电子控制组装体收纳于该ECU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由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的电动马达和配置在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的ECU外壳和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组装体,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划分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装配在以生成电源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装配在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所述控制电路部装配在以控制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为主要功能的树脂基板上,并且至少将从所述电源电路部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部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和传送所述控制电路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埋设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并配置于各所述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并且将从所述连接端子组装体露出的所述电源供应连接器配线部以及所述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部的连接器直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5 JP 2015-0212191.一种电动驱动装置,该电动驱动装置由驱动机械系统控制构件的电动马达和配置在与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相反的一侧并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具备与收纳有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外壳结合的ECU外壳和收纳在所述ECU外壳的内部并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组装体,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电子控制组装体划分为电源电路部、电力转换电路部和控制电路部,所述电源电路部装配在以生成电源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装配在以驱动所述电动马达为主要功能的金属基板上,所述控制电路部装配在以控制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为主要功能的树脂基板上,并且至少将从所述电源电路部向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部供应电力的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和传送所述控制电路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埋设于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连接端子组装体并配置于各所述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并且将从所述连接端子组装体露出的所述电源供应连接器配线部以及所述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连接端子与对应的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部的连接器直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组装体兼用为盖体,该盖体将收纳有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所述控制电路部的所述ECU外壳的开口部封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盖体开始依次配置有所述电源电路部、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以及控制电路部,并且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电气部件装配在金属基板的单面上,各所述金属基板的另一个单面以相互对置并导热结合的方式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穿过在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各自的所述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形成的贯通部,并延伸至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所述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穿过在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各自的所述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形成的贯通部,并延伸至所述控制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供应连接器配线部由高压侧连接器配线部和低压侧连接器配线部构成,所述高压侧连接器配线部穿过在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各自的所述金属基板的外周侧形成的贯通部并与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连接,所述低压侧连接器配线部穿过在所述电源电路部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各自的所述金属基板上形成的其他贯通部并与所述控制电路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连接器配线部的两端的端子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形成所述盖体的合成树脂而形成高压侧绝缘区域部,使所述高压侧绝缘区域部位于所述金属基板的各自的所述贯通部,并且,所述低压侧连接器配线部以及所述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的两端的端子以外的部分埋设于形成所述盖体的合成树脂而形成低压侧绝缘区域部,使所述低压侧绝缘区域部位于所述金属基板的各自的所述其他贯通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连接器配线部、所述低压侧连接器配线部以及所述信号传送连接器配线部配置在所述电源电路部的所述金属基板和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政男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