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17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缓和对流量检测部施加的应力,降低流量检测部的装配偏差,同时降低向膜片背面的空气流入。该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具有:具有对被计量气体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膜片的流量检测部(602);装配上述流量检测部的电路板(400);以及收纳上述电路板的外壳,上述流量检测部和上述电路板用片状的粘接剂(803)固定,并且以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垂直的面利用弹性体密封,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平行的面开口的方式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流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一例,公开了以下构造:将具有薄膜部的流量检测芯片和支撑部件的搭载面用粘接片固定,且在至少一部分设置不粘接的区域(非粘接区域)。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构造:为了使流量检测元件的膜片背面的中空室通气,仅在面向与流向相反的方向的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缺口进行开放。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07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08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类似于专利文献1的将具有薄膜部的流量检测芯片用粘接片固定于支撑部件且对一部分不进行粘接的构造的情况下,流量检测芯片与粘接片的界面的缝隙较小,流量检测芯片的薄膜部的背面空洞部的空气产生热收缩,从而存在对流量检测芯片的薄膜部施加应力的问题。而且,当对薄膜部施加应力时,存在薄膜部损坏或流量检测精度变差的问题,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需要降低对流量检测芯片施加的应力。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示,为了使膜片背面中空室通气,利用面向与流向相反的方向的一侧的缺口进行开放,在该构造的情况下,未考虑逆流方向的向膜片背面的流入,具有改良的余地。另外,对于因粘接偏差而引起的特性精度变差未进行考虑,需要降低粘接偏差。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的点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缓和对流量检测部施加的应力,降低流量检测部的装配偏差,同时降低向膜片背面的空气流入。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具有:具有对被计量气体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膜片的流量检测部;装配上述流量检测部的电路板;以及收纳上述电路板的外壳,该空气流量测量装置中,上述流量检测部和上述电路板通过片状的粘接剂而固定,并且以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垂直的面利用弹性体密封,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平行的面开口的方式固定。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缓和对流量检测部施加的应力,降低流量检测部的装配偏差,同时降低向膜片背面的空气流入。此外,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将清除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图2-1是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主视图。图2-2是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后视图。图2-3是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左侧视图。图2-4是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右侧视图。图2-5是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俯视图。图2-6是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仰视图。图3-1是表示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卸下表面罩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2是表示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卸下背面罩后的状态的后视图。图3-3是表示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卸下表面罩和背面罩后的状态的左侧视图。图3-4是表示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卸下表面罩和背面罩后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4-1是说明外壳的其它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2是图4-1所示的外壳的右侧视图。图5是说明正面罩的结构的图。图6是说明背面罩的结构的图。图7-1是电路板的主视图。图7-2是电路板的右侧视图。图7-3是电路板的后视图。图7-4是电路板的左侧视图。图7-5是图7-1的B-B线剖视图。图7-6是表示相当于图7-1的B-B线剖面的其它实施例的图。图7-7是图7-1的C-C线剖视图。图8-1是说明传感器室的构造的图,(a)是传感器室的放大图,(b)是(a)的E1-E1线剖视图。图8-2是说明传感器室的其它实施例的构造的图,(a)是传感器室的放大图,(b)是(a)的E2-E2线剖视图。图8-3是说明传感器室的其它实施例的构造的图,(a)是传感器室的放大图,(b)是(a)的E3-E3线剖视图。图9-1是表示电路板的其它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0-1是说明端子连接部的构造的图。图10-2是说明端子连接部的构造的图。图10-3是图10-1的F-F线剖视图。图10-4是图10-2的G-G线剖视图。图11-1是说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1-2是说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其它实施例的图。图12-1是说明电路板的突出部的外观图的一例的图。图12-2是说明电路板的突出部的外观图的其它实施例的图。图12-3是说明电路板的突出部的外观图的其它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行说明的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解决了作为实际产品所希望的各种课题,特别是解决了为了用作对车辆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而期望的各种课题,起到了各种效果。下记实施例解决的各种课题内的一个是上述的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部分所记载的内容,另外,下记实施例起到的各种效果中的一个为专利技术效果部分所记载的效果。对于下记实施例解决了的各种课题,以及由下记实施例起到的各种效果,在下记实施例的说明中进行叙述。因此,下记实施例中叙述的、实施例解决了的课题、效果也记载了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部分、专利技术效果部分的内容以外的内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即使图号不同,同一参照符号也表示同一结构,实现相同的作用效果。对于已经说明过的结构,存在仅在图中标记参照符号而省略说明的情况。1.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在电子燃料喷射方式的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根据具备发动机缸筒112和发动机活塞114的内燃机110的动作,吸入空气作为被计量气体30而从空气过滤器122吸入,经由主通路124即例如吸气体、节气门体126、吸气歧管128而引导至发动机缸筒112的燃烧室。引导至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计量气体30的物理量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流量检测装置300进行检测,基于该检测到的物理量,通过燃料喷射阀152供给燃料,与吸入空气20一同以混合气体的状态引导至燃烧室。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燃料喷射阀152设于内燃机的吸气口,喷射到吸气口的燃料与吸入空气即被计量气体30一起形成混合气体,经由吸气阀116而引导至燃烧室,作为燃料产生机械能。引导至燃烧室的燃料及空气形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通过火花塞154的火花点火而爆发性地燃烧,产生机械能。燃烧后的气体从排气阀118引导至排气管,作为尾气24而从排气管排出到车外。通过开度根据油门踏板的操作而变化的节流阀132控制引导至上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计量气体30的流量。基于引导至上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控制燃料供给量,驾驶员控制节流阀132的开度而对引导至上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控制内燃机产生的机械能。1.1内燃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的概要通过空气流量检测装置300检测从空气过滤器122引入且在主通路124流动的吸入空气即被计量气体30的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300向控制装置200输入表示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电信号。另外,向控制装置200输入对节流阀132的开度进行计量的风门角度传感器144的输出,而且为了计量内燃机的发动机活塞114、吸气阀116、排气阀118的位置、状态、以及内燃机的转速,向控制装置200输入旋转角度传感器146的输出。为了根据尾气24的状态来计量燃料量与空气量的混合比的状态,向控制装置200输入氧传感器148的输出。控制装置200基于空气流量检测装置300的输出即吸入空气的物理量和基于旋转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流量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其具有:具有对被计量气体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膜片的流量检测部;装配上述流量检测部的电路板;以及收纳上述电路板的外壳,上述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量检测部和上述电路板用片状的粘接剂固定,并且以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垂直的面利用弹性体密封,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平行的面开口的方式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05 JP 2015-0430891.一种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其具有:具有对被计量气体的空气流量进行检测的膜片的流量检测部;装配上述流量检测部的电路板;以及收纳上述电路板的外壳,上述空气流量测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流量检测部和上述电路板用片状的粘接剂固定,并且以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与流向垂直的面利用弹性体密封,将上述流量检测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语孝之三木崇裕星加浩昭阿部博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