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13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第一步:把季铵盐、浓盐酸、水混合加热溶解;第二步:层状硅酸盐的改性,把层状硅酸盐、溶解的季铵盐、水混合并加热搅拌反应10~14小时抽滤,并用热水洗涤后风干并真空干燥;第三步:把有机相变材料、NaHCO↓[3]、水混合加热,使固相物全溶;第四步:把溶解的有机相变材料、改性层状硅酸盐、水混合,在80~90℃温度下高速搅拌,反应14~18小时抽滤,用热水洗涤至不含季铵盐为止,再真空干燥制得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材料导热系数大、成本低、易成型、抗机械应力好、能实现空气、水等与相变材料间的直接接触换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属储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目前国内外用于储能技术的相变材料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直接采用现有的有机或无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如石蜡类、脂肪酸等。无机相变材料如水合无机盐等;(2)将相变材料包裹在胶囊状结构内或形成微胶囊的结构,胶囊的材料大多是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等有机高分子聚合物;(3)采用聚合的方法形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如若洋(Royon)等人采用聚合手段,使可溶于水的丙烯酰胺单体形成能包络水分子的网络结构,从而开发出了用于低温储热的聚合物复合相变材料。这种储热材料的特点是水分子被包络在聚丙烯酰胺链所形成的网络内并与聚丙烯酰胺形成一体,聚丙烯酰胺链所形成的网络取代了前面所提到的胶囊体,除包络水分子外,还有包络石蜡的聚合物复合相变材料。若直接应用相变储能材料,就必须将储热器与换热器结合起来,利用换热器将相变材料与传热流体分开,并通过换热器实现传热流体与相变材料间的热交换,储热系统采用换热器的结构形式,既增加了传热流体与相变材料的传热阻力,又必须考虑相变材料与换热器的相容性,以防止腐蚀的影响。同时还造成了储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季铵盐的溶解:其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季铵盐 10~20%浓盐酸 10~20%水 60~80%具体操作是:先将季铵盐、浓盐酸加入到水中,再加热使季铵盐完 全溶解;第二步:层状硅酸盐的改性:其原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层状硅酸盐 10~15%溶解的季铵盐 15~20%水 65~75%具体操作是:先将层状硅酸盐与第一步制得的溶解的季铵盐混合,同时加水,并边加热边高速搅拌,加热至 80~90℃,反应10~14小时,抽滤,并用75~85℃的水洗涤3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国陈中华方晓明王世平余晓福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