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11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吸式泵(1),该自吸式泵具有壳体(9)、入口(4)和出口(5)并且具有带有第一泵区段(17)的第一叶轮(15)和带有第二泵区段(19)的第二叶轮(16)以及设置在各泵区段(17、19)之间的轴区段(25),所述第一泵区段布置在第一室(18)中,所述第二泵区段布置在第二室(20)中,所述轴区段(25)包括轴端部(26)并且贯穿壳体壁(23)的开口(24)。为了改善泵(1)的净正吸头而提出,所述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轴端部(26)之间从轴端部(26)朝向收缩部(27)逐渐变细地成型并且第一叶轮(15)和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第一泵区段(17)之间具有平滑轮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吸式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自吸式泵。
技术介绍
自吸式泵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近几年来成功地应用在过程工业中。过程工业在此尤其是指饮料工艺、食品工艺、医药和生物化学。这样的泵例如构造为自吸式旋转泵。在这样的旋转泵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可以设有第一室和第二室,在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中分别布置有一个叶轮。每个叶轮是一个泵级的一部分,其中,处于入口附近的泵级产生自吸特性。在EP1191228A2中提出一种这种类型的自吸式旋转泵。在DE102007032228A1中示出另一种自吸式旋转泵。这两种旋转泵除了旋转泵级之外还具有液环泵级,该液环泵级直接从旋转泵的入口吸取要泵送的流体。借助液环泵级能产生负压,该负压从连接到入口上的管路中抽吸流体。导回管路将旋转泵级的过压区域与液环泵级的入口连接。由此确保液体存储,液体存储在起动旋转泵时对于产生液环是必要的。旋转泵级的叶轮经由轴区段与液环泵级的叶轮连接,该轴区段贯穿壳体壁的开口。在两种情况下,轴区段直至其面向旋转泵的叶轮的轴端部为止构造为柱状的。这样的自吸式旋转泵的重要特征值是NPSH值。在此,NPSH代表“净正吸头(Net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吸式泵

【技术保护点】
自吸式泵(1),所述自吸式泵具有壳体(9)、入口(4)和出口(5),并且所述自吸式泵具有带有第一泵区段(17)的第一叶轮(15)和带有第二泵区段(19)的第二叶轮(16)以及设置在各泵区段(17、19)之间的轴区段(25),所述第一泵区段布置在第一室(18)中,所述第二泵区段布置在第二室(20)中,所述轴区段(25)包括轴端部(26)并且贯穿壳体壁(23)的开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轴端部(26)之间从轴端部(26)朝向收缩部(27)逐渐变细地成型并且第一叶轮(15)和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第一泵区段(17)之间具有平滑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3 DE 102015003224.01.自吸式泵(1),所述自吸式泵具有壳体(9)、入口(4)和出口(5),并且所述自吸式泵具有带有第一泵区段(17)的第一叶轮(15)和带有第二泵区段(19)的第二叶轮(16)以及设置在各泵区段(17、19)之间的轴区段(25),所述第一泵区段布置在第一室(18)中,所述第二泵区段布置在第二室(20)中,所述轴区段(25)包括轴端部(26)并且贯穿壳体壁(23)的开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轴端部(26)之间从轴端部(26)朝向收缩部(27)逐渐变细地成型并且第一叶轮(15)和轴区段(25)在收缩部(27)与第一泵区段(17)之间具有平滑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区段(25)的最细部位布置在第二室(2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区段(25)的最细部位布置在开口(24)中。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第一叶轮(25)和第二叶轮(26)被共同悬伸地支承。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迪克斯M·帕夫利克
申请(专利权)人:基伊埃图亨哈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