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85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59
包括风向板,该风向板设置于室内送风机与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在与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风向板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该通气孔沿风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倾斜板,多个该倾斜板分别设置于多个通气孔,多个倾斜板的倾斜角度因多个通气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及吸音件,该吸音件设置于与室内送风机相对的表面上,室内单元形成有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其中,该第一空气通路使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沿风向板的长度方向一边相对于空气供给管道口迂回一边流动,该第二空气通路使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利用各个倾斜板通过多个通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空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搭载于轨道车的车用空调机。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车用空调机,如图11所示,存在一种搭载于轨道车50的车顶51上的轨道车用空调机1(以下,称为“空调机1”)。制冷运转时,冷风1a通过与空调机1连结的空气供给管道2送至车内52。循环于车内52的循环空气1b从设置于车辆50和空调机1之间的回流管道3被吸入回流吸气口4(参考图12)中,以流至空调机1的内部。所述空调机1大多例如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由室外单元9和室内单元5构成,并搭载于车辆50的车顶51上。在室外单元9和室内单元5内设置有用于确保空调性能的空调设备。在室外单元9中,室外送风机11、作为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器12、压缩机13、配管以及配线(没有图示)等对于制冷循环而言必要的空调设备配置于壳体10内。另外,室内单元5中,室内送风机7、作为室内热交换器的蒸发器8、虽没有图示但对风量进行调节的回流风门、新鲜空气风门、控制设备和以电为热源的加热器等空调设备配置于壳体6内。对现有的空调机1中的室内单元5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虽未进行图示,但在室内单元5内,通过室内送风机7的运转,而将空气从车内52经由回流管道3吸入室内单元5内。使吸入的空气依次通过集尘过滤器、蒸发器8、室内送风机7、加热器后,从空气供给管道口返回车内52,使循环空气1b再次返回室内单元5内,从外部空气将新鲜空气吸入室内单元5内,并与循环空气1b的流动相同,从空气供给管道口返回车内52。作为现有的空调机1,除了轨道车用以外还存在汽车用空调机。该汽车用空调机的除霜装置中,如图14所示,通过除霜空气连通口60的空气从箱状壳体61的空气吸入口62被吸入。并且,该空气通过コ字形风向板63的多个孔63a,从挡风玻璃64的下部出来成为喷射气流65,并沿玻璃面向上吹,以去除结露。多个孔63a随着距除霜空气连通口60的间隔沿长度方向增加而变大。空气吸入口62附近的孔63a的吸入风量变少,相反一侧的大孔63a的吸入风量变多,并在从コ字形风向板63吹出后,由分隔板76分隔出的空间77内的压力梯度变小,以将挡风玻璃64的内表面的结露全面地去除。另一方面,从除霜空气连通口60传来的汽车发动机噪声从箱状壳体61的空气吸入口62通过コ字形风向板63的多个孔63a直接向车内传播(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除了上述的汽车用空调机以外,还有进行由驱动装置实现的风向板的风量调节的汽车用空调机。在该汽车用空调机中,如图15所示,通过伺服马达使汽车用风向板70旋转,以对从汽车用送风机71穿过制冷用热交换器72流向制冷用旁通风道73的空气流和流向汽车用加热器74的制热用风道75的空气流进行切换,从而对制冷用风量及制热用风量进行调节(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16156号公报(第3图)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03888号公报(第1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空调机1的室内单元5中,虽未进行图示,但由于连接有空气供给管道2的空气供给管道口与室内送风机7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室内送风机7的送风声变成噪声并向车内52内传播。另外,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空气风量的整流作用并且抑制风量偏差,在空气通路的中途配设打开风量调节用的大小的圆形孔的风向板,并通过这些圆形孔的大小差进行风量调节。但是,在该构造的情况下,虽然能够起到空气风量的整流作用,但是由于从除霜空气连通口到风向板的距离短,因此无法期待汽车内的发动机噪声的降低。也就是说,由于空气中传播的声音的能量是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衰减的,因此存在即使在空气通路的中途设置带孔的风向板也无法降低噪声的问题。专利文献2中,一边使用驱动装置移动风向板一边进行风量调节,但该构造中,需要伺服马达所需的空间,无法在汽车用风向板70的可动范围内配置元件,存在无法使驱动装置紧凑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提供一种车用空调机,能实现车用空调机的低噪声化,确保冷风或热风的风量,实现车用空调机的紧凑化以及低成本化。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用空调机具有: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至少具有蒸发器、室内送风机、吸入从车辆来的空气的回流吸气口以及向车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道口,所述室内单元通过室内送风机的运转,使车辆内的空气从回流吸气口流向蒸发器,将通过该蒸发器的空气送入空气供给管道口;以及室外单元,该室外单元至少具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室外送风机,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是,包括风向板,该风向板设置于室内单元内的室内送风机与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在与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风向板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该通气孔沿风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倾斜板,多个该倾斜板分别设置于多个通气孔,多个该倾斜板的倾斜角因多个该通气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风量和风速进行调节;以及吸音件,该吸音件设置于风向板的与室内送风机相对的表面上,室内单元形成有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其中,该第一空气通路使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沿风向板的长度方向一边相对于空气供给管道口迂回一边流动,该第二空气通路使从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利用各个倾斜板通过多个通气孔。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将风向板设于室内送风机和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并将多个通气孔以及倾斜角因多个通气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多个倾斜板设于风向板,且将吸音件设于风向板的与室内送风机相对的表面上。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从室内送风机直接传播而来的送风声的噪声。并且,由于能够通过风向板的风量调节来防止空气扰动,能进行空气的整流化,因此能够降低气动噪声,还包括安装于风向板上的吸音件的效果,能够从整体上降低从送风机发出的噪声。另外,由于能够使用室内单元内的第二空气通路进行风量调节、整流化,因此能够确保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汇流后的空气供给管道口的位置处的风量平衡、规定风量。并且,由于利用风向板能够大幅地降低从室内送风机直接传播而来的噪声,因此能够使空气供给管道口处的噪声尽可能地变小。另外,由于不通过室内送风机进行风量调节,而是通过风向板的形状进行调节,因此能够使车用空调机紧凑且低成本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箭头X方向观察图1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机的制冷运转时的室内单元内的循环空气的流动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的室内单元内的循环空气的流动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车用空调机的送风运转时的室内单元内的外部空气的流动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图1的风向板的变形例1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1的风向板的变形例2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图1的风向板的变形例3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车用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的室内单元内的循环空气的流动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车用空调机的制热运转时的室内单元内的循环空气的流动的平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车用空调机和轨道车的关系的侧视图。图12是表示现有的车用空调机的平面图。图13是表示现有的车用空调机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现有的车用空调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用空调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空调机,具有: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至少具有蒸发器、室内送风机、吸入从车辆来的空气的回流吸气口以及向车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道口,所述室内单元通过所述室内送风机的运转,使车辆内的空气从所述回流吸气口流向所述蒸发器,将通过该蒸发器的空气送入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以及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至少具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室外送风机,所述室外单元与所述室内单元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向板,所述风向板设置于所述室内单元内的所述室内送风机和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在与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风向板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风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倾斜板,多个所述倾斜板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通气孔,多个所述倾斜板的倾斜角因多个所述通气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多个所述倾斜板对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风量和风速进行调节;以及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风向板的与所述室内送风机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室内单元形成有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使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沿所述风向板的长度方向一边相对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迂回一边流动,所述第二空气通路使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利用各个倾斜板通过多个所述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8 JP 2015-0551941.一种车用空调机,具有: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至少具有蒸发器、室内送风机、吸入从车辆来的空气的回流吸气口以及向车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道口,所述室内单元通过所述室内送风机的运转,使车辆内的空气从所述回流吸气口流向所述蒸发器,将通过该蒸发器的空气送入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以及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至少具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室外送风机,所述室外单元与所述室内单元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向板,所述风向板设置于所述室内单元内的所述室内送风机和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在与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风向板包括:多个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沿所述风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倾斜板,多个所述倾斜板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通气孔,多个所述倾斜板的倾斜角因多个所述通气孔的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多个所述倾斜板对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风量和风速进行调节;以及吸音件,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风向板的与所述室内送风机相对的表面上,所述室内单元形成有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其中,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使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沿所述风向板的长度方向一边相对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迂回一边流动,所述第二空气通路使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利用各个倾斜板通过多个所述通气孔。2.一种车用空调机,具有: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至少具有蒸发器、室内送风机、吸入从车辆来的空气的回流吸气口以及向车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管道口,所述室内单元通过所述室内送风机的运转,使车辆内的空气从所述回流吸气口流向所述蒸发器,将通过该蒸发器的空气送入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以及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至少具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室外送风机,所述室外单元与所述室内单元一起构成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向板,所述风向板设置于所述室内单元内的所述室内送风机与所述空气供给管道口之间,在与从所述室内送风机来的空气的方向正交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正男桥诘健一小仓润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