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67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00
管路控制装置具有:气缸部件(30);活塞部件(60),其具有轴部(61)和按钮部(64);安装部(40),其具有硬质筒(42)和弹性筒(41);压缩弹簧(80),其架设在按钮部(64)与硬质筒(42)之间;第一弹性部件(90),其设置在按钮部(64)上的比与压缩弹簧(80)的一端抵接的位置靠上方(P1)侧的位置,在活塞部件(60)经由按钮部(64)被按下的状态下与硬质筒(42)的抵接面(42d)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间隙(S1)密封;以及第二弹性部件(41q),其在活塞部件(60)经由按钮部(64)被按下的状态下与外部封装部件(103g)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间隙(S2)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路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对设置在内窥镜内的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的管路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内窥镜中,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到被检体内而能够使用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的观察用透镜对被检体内进行观察。并且,在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抽吸管路的开口的结构也是公知的。抽吸管路经由开口对被检体内的固体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抽吸。抽吸管路贯穿插入于内窥镜的插入部、与该插入部的基端连接设置的操作部、从该操作部延伸的通用缆线以及设置于该通用缆线的延伸端的连接器内,经由连接器与设置在内窥镜外部的抽吸泵连接。并且,在内窥镜的操作部内设置有管路控制装置的结构是公知的。管路控制装置例如将从抽吸管路的开口对固体和流体中的至少一方的抽吸切换为抽吸状态与切断状态。具体而言,管路控制装置具有:气缸部件,其设置于抽吸管路的中途位置;活塞部件,其在该气缸部件内滑动自如;以及压缩弹簧,其向使该活塞部件从气缸部件的开口突出的方向施力。即,气缸部件与抽吸管路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连接,管路控制装置将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连通状态在连通与切断之间切换。举个管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话,活塞部件的主要部分构成为具有在气缸部件内滑动自如的轴部和设置在该轴部的顶部的按钮部。另外,在轴部中形成有将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连通的连通路。关于活塞部件,一方面,在按钮部没有被操作人员操作的状态下,借助压缩弹簧,该活塞部件的一部分位于从气缸部件的开口突出的位置,轴部的外周面堵塞气缸部件的抽吸管路的下游侧开口。由此,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连通被切断。另一方面,在按钮部被操作人员进行了按下操作的状态下,压缩弹簧被压缩,轴部被下压到气缸部件内。由此,轴部的外周面堵塞抽吸管路的下游侧开口的状态借助向轴部的外周面开口并且与连通路连通的轴部贯通孔而解除。由此,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经由连通路、轴部贯通孔而连通。通过以上的结构,管路控制装置将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连通状态在连通与切断之间切换。并且,在日本特许第4583915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管路控制装置的结构:为了提高气缸部件内的清洗消毒性,而设置有使活塞部件相对于气缸部件装卸自如的安装部,以使得能够从气缸部件卸下活塞部件。安装部具有:贯通孔,其供活塞部件的轴部贯穿插入;以及由树脂构成的爪部,其相对于设置在气缸部件的开口附近的接头卡合/脱离自如。由此,安装部具有使爪部变形而从接头卸下从而将活塞部件从气缸部件卸下的功能。而且,在日本特许第4583915号公报中也公开了如下的构造: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活塞部件的轴部由树脂构成。这里,日本特许第4583915号公报所公开的由树脂构成的轴部的外径的尺寸精度比由金属构成的情况低。由此,在轴部插入于气缸部件内的状态下,有时在气缸部件的内周面与轴部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为,在活塞部件被按下操作而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通过轴部的连通路、轴部贯通孔而连通的状态下,有时上述的间隙和安装部的内周面与按钮部的外周面的间隙、安装部与接头的间隙以及安装部与气缸部件的间隙连通。即,有时气缸部件与轴部的间隙和内窥镜外部连通,从而抽吸量下降。另外,为了堵塞安装部与接头的间隙、安装部与气缸部件的间隙,也考虑了如下的结构: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安装部,通过使安装部弹性变形而将这些间隙密封。并且,还考虑了通过在按钮部下端设置由橡胶等构成的弹性部件而将安装部与按钮部的间隙密封的结构。然而,在由弹性部件构成安装部的情况下,即使使设置于按钮部的弹性部件与安装部接触,也是弹性部件彼此的接触,因此存在难以完全地将安装部与按钮部的间隙密封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能够充分确保抽吸管路在连通状态下的抽吸量的结构的管路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管路控制装置是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对设置于所述内窥镜内的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的内窥镜的管路控制装置,该管路控制装置具有:气缸部件;活塞部件,其被设置为轴部在所述气缸部件内滑动自如,并且在所述轴部的顶部具有按钮部;安装部,其相对于所述操作部的外部封装中的所述气缸部件的开口附近装卸自如,具有硬质筒和弹性筒,该硬质筒具有供所述轴部贯穿插入的贯通孔,该弹性筒一体地形成于该硬质筒的外周面上;压缩弹簧,其架设在所述按钮部与所述硬质筒之间,相对于所述硬质筒向所述按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活塞部件施力;第一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按钮部上的比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的位置靠所述突出的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活塞部件经由所述按钮部被按下的状态下,与设置于所述硬质筒的内周面上的抵接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塞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弹性筒的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外部封装接触的位置,在所述活塞部件经由所述按钮部被按下的状态下,与所述外部封装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部封装的间隙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具备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管路控制装置的内窥镜的内窥镜装置的图。图2是将图1的内窥镜的抽吸管路的结构与抽吸泵一同概略地示出的图。图3是将图2的管路控制装置的气缸部件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外部封装部件一同示出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3的管路控制装置的活塞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V-V线的活塞单元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中的VI-VI线的活塞单元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图3的气缸部件内安装有图5的活塞单元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7的活塞单元的活塞部件被按下操作而使抽吸管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连通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4的活塞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图9的抽吸按钮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0的抽吸按钮时的仰视图。图12是图9的轴部的变形例的结构中的顶面的俯视图。图13是图9的抽吸按钮的与图10不同的变形例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3的抽吸按钮时的仰视图。图15是图9的轴部的与图12不同的变形例的结构中的顶面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需要注意各部件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各个部件的厚度的比例等与现实不同,当然在附图彼此之间也包含有彼此尺寸的关系或比例不同的部分。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具备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管路控制装置的内窥镜的内窥镜装置的图,图2是将图1的内窥镜中的抽吸管路的结构与抽吸泵一同概略地示出的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01的主要部分构成为具有内窥镜102和周边装置100。周边装置100具有载置在架台130上的光源装置133、视频处理器134、监视器136以及抽吸泵139。内窥镜102的主要部分构成为具有:插入部104,其被插入到被检体内;操作部103,其与该插入部104的基端连接设置;通用缆线105,其从该操作部103延伸;以及连接器132,其设置于该通用缆线105的延伸端。连接器132相对于光源装置133装卸自如。另外,连接器132与视频处理器134通过连接缆线135而电连接。并且,连接器132的抽吸接头132e(参照图2)与从抽吸泵139延伸的管138连接。插入部104由如下部分构成:前端部106,其位于该插入部104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管路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控制装置,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对设置于所述内窥镜内的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该管路控制装置具有:气缸部件;活塞部件,其被设置为轴部在所述气缸部件内滑动自如,并且在所述轴部的顶部具有按钮部;安装部,其相对于所述操作部的外部封装中的所述气缸部件的开口附近装卸自如,具有硬质筒和弹性筒,该硬质筒具有供所述轴部贯穿插入的贯通孔,该弹性筒一体地形成于该硬质筒的外周面上;压缩弹簧,其架设在所述按钮部与所述硬质筒之间,相对于所述硬质筒向所述按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活塞部件施力;第一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按钮部上的比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的位置靠所述突出的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活塞部件经由所述按钮部被按下的状态下,与设置于所述硬质筒的内周面上的抵接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塞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弹性筒的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外部封装接触的位置,在所述活塞部件经由所述按钮部被按下的状态下,与所述外部封装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外部封装的间隙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9 JP 2016-0375821.一种管路控制装置,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对设置于所述内窥镜内的管路的连通状态进行切换,其特征在于,该管路控制装置具有:气缸部件;活塞部件,其被设置为轴部在所述气缸部件内滑动自如,并且在所述轴部的顶部具有按钮部;安装部,其相对于所述操作部的外部封装中的所述气缸部件的开口附近装卸自如,具有硬质筒和弹性筒,该硬质筒具有供所述轴部贯穿插入的贯通孔,该弹性筒一体地形成于该硬质筒的外周面上;压缩弹簧,其架设在所述按钮部与所述硬质筒之间,相对于所述硬质筒向所述按钮部从所述开口突出的方向对所述活塞部件施力;第一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按钮部上的比与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的位置靠所述突出的方向侧的位置,在所述活塞部件经由所述按钮部被按下的状态下,与设置于所述硬质筒的内周面上的抵接面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塞部件之间的间隙密封;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弹性筒的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外部封装接触的位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淳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