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21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开了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包括在路基碎石层底部设置的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纵向排盐管由上半管壳和下半管壳构成完整的圆形管壁,其中下半管壳表面完整,上半管壳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孔洞,纵向排盐管与横向排盐管纵横交错成网状,横向排盐管接往集水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路基碎石层内设置排盐管,缓解了路基地下水位升高对路基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盐分随水分迁移对路基工程质量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A salt drainage Subgrade in salted lan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aline soil salt drainage in subgrade roadbed, including gravel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tube and a transverse row salt salt drainage pipe, vertical pipe row salt circular tube wall complete by half shell and the lower half shell, wherein the lower half shell on the surface integrity. Half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of pipe wall, vertical pipe and horizontal row salt salt discharge pipe arranged in a crisscross pattern into the mesh, lateral row tube connected to a set of salt wells. By setting the salt drain pipe in the crushed stone layer of the roadbed, the utility model relieves the influence of the rising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of the roadbed to the roadbed, and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salt and moisture migration on the quality of subgrade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practicality, good use effect and convenient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
本技术属于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排盐路基。
技术介绍
盐渍土是指含有一定盐分的土,相对于地表中所富含的盐分和矿物,盐渍土中所含的盐分和矿物超过标准或者是含有某种或几种特殊的盐分。对盐渍土的定义表述为: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会有少量的易溶盐分离出来,常见的易溶盐主要有氯盐、硫酸盐和碳酸盐。这些易溶盐类在水的作用下渗入地下溶于地下水,地下水会因毛细作用而逐渐上升,当其升高至地表或者接近地表时,水中的盐分会由于蒸发作用而分离出来聚集于地表,形成易溶盐的含量大于0.5%的土,称为盐渍土。易溶盐的膨胀性会导致含易溶盐的盐渍土土体体积发生剧烈变化,对盐渍土地区道路危害严重。硫酸盐的温度敏感性较强,在温度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结晶和脱水现象,结晶时体积增大而脱水时体积缩小。这就导致含有硫酸盐的土体,在日温差较大的干旱地区,因硫酸盐体积的时缩时胀,土体结构疏松,冬季温度下降幅度较大时,产生大量的结晶而导致土体剧烈膨胀土中硫酸盐含量在2%以内时,一般认为结晶盐的膨胀性对土的危害性较小,当高于2%这个含量时,其膨胀量迅速增加,所带来的危害也迅速增大。碳酸盐吸附阳离子在水的参与下与胶体颗粒发生作用,使胶体颗粒和粘土颗粒周围形成结合水薄膜,导致土颗粒间的内聚力减小和土体膨胀。盐渍土在水的作用下不仅会发生膨胀,由于易溶盐类极易溶于水,地基还会因此而发生下陷。当盐渍土与黄土有类似结构,即粉粒含量>45%,孔隙度>45%时,会有一定的湿陷性。土的最佳密度会随着土中含盐量的增加而逐渐较小,并且在含盐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土很难达到最佳密度,从而导致土体很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随着路基土中含水量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水对土中可溶性盐的溶解和搬移作用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路基容易产生变形。路基产生盐溶蚀的过程中,盐渍土中盐分溶解并被水分带走导致路基强度急剧降低,在外荷载或自重作用下,发生沉陷变形。盐渍土是一种特殊的土,环境敏感性强,其工程性质会随水、热等环境而发生变化。盐渍土的含盐量较高,在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下,土中所含的盐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相态和数量的变化,而使盐渍土表现出不稳定的工程特性。盐渍土的这种特殊的工程性质在高含盐量地区特别是在高地下水位地区会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排除盐渍土路基中盐分的路基结构形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地基中盐分向上迁移对路基工程质量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包括在路基碎石层底部设置的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纵向排盐管由上半管壳和下半管壳构成完整的圆形管壁,其中下半管壳表面完整,上半管壳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孔洞,纵向排盐管与横向排盐管纵横交错成网状,横向排盐管接往集水井。碎石层中的水会通过孔洞进入纵向排盐管,再通过横向排盐管排向集水井。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与路基的纵坡和横坡的坡度保持一致。纵向排盐管设置于碎石层中,距碎石层底部4.5~5.5cm。集水井设置于路基外侧,且井室底标高低于碎石层不少于1m。横向排盐管和纵向排盐管由三通或四通管件连接。本技术的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设计合理且施工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路基的地下水位,而且还能很好的缓解盐分随水分向路基内部迁移,最大限度的提高路基的耐久性等,保证了道路工程使用期间的运行质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操作便捷。2、本技术通过在路基碎石层内设置排盐管,缓解了路基地下水位升高对路基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盐分随水分迁移对路基工程质量的影响。3、本技术通过设置集水井,可有效保碎石层中的水随时排入集水井中。4、本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排盐路基结构示意图。图2是纵向排盐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1—土工格栅;2—灰土层;3—纵向排盐管;4—碎石层;5—横向排盐管;6—集水井;7—孔洞8—上半管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盐渍土排盐路基结构形式示意图,包括在碎石层4,在所述碎石层4底部设置纵向排盐管3和横向排盐管5,纵向排盐管3和横向排盐管5与路基的纵坡和横坡保持一致。如图2所示,为纵向排盐管的结构示意,纵向排盐管由上半管壳和下半管壳构成完整的圆形管壁,其中下半管壳表面完整,上半管壳8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孔洞7,用于排走路基中的含盐水。纵向排盐管管壁上半周均设有孔洞,碎石层中的水会通过孔洞进入纵向排盐管3,再通过横向排盐管5排向集水井6,从而使路基底部的盐排出路基,当集水井6中水位和横向排盐管5的排水口高度一致时,组织人工排出集水井6的水。横向排盐管5和纵向排盐管3由三通或四通管件连接,纵向排盐管设置于碎石层中,距碎石层底部4.5~5.5cm。当碎石层中的水位过高时,碎石层中的水能通过上半管壳的孔洞及时进入纵向排盐管3内,然后汇聚到横向排盐管5中。纵向排盐管3每隔100米设置一处隔断,用堵头封堵,并在隔断处标高最低点设置横向排盐管5。所述集水井6设置于路基两侧,集水井的井室底标高至少要低于碎石层底标高1m,以保证碎石层中的水能顺利排出。集水井6中的水位和横向排盐管5排水口高度一致时要尽快组织人工及时排出,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水位过高对路基工程质量的影响。本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内容,其它一切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相同实质性内容的产品结构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路基碎石层底部设置的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纵向排盐管由上半管壳和下半管壳构成完整的圆形管壁,其中下半管壳表面完整,上半管壳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孔洞,纵向排盐管与横向排盐管纵横交错成网状,横向排盐管接往集水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路基碎石层底部设置的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纵向排盐管由上半管壳和下半管壳构成完整的圆形管壁,其中下半管壳表面完整,上半管壳开设有贯穿管壁的孔洞,纵向排盐管与横向排盐管纵横交错成网状,横向排盐管接往集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渍土地区排盐路基,其特征在于:纵向排盐管和横向排盐管与路基的纵坡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君王君胡军段长胜谭正平丁正国刘泽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领信联电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