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969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涉及一种用于搁置餐具的工具。它包括搁碗板本体、搁碗横板、第一搁碗板槽、第二搁碗板槽、第三搁碗板槽、第四搁碗板槽、第一搁碗竖板、第二搁碗竖板、第三搁碗竖板和第四搁碗竖板、搁碗套筒,第一搁碗竖板后端连接有第一搁碗挡板,第二搁碗竖板前端和第二搁碗竖板后端均连接有第二搁碗挡板,第三搁碗竖板前端和第三搁碗竖板后端均连接有第三搁碗挡板,第四搁碗竖板前端连接有第四搁碗挡板。当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到机械手上,并将机械手安装到自动装箱机上后,自动装箱机能够将餐具自动装入到装碗箱中,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适合于大范围推广。

Bowling plate for automatic packing of set tablewa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wl plate for automatic packing of set tableware, and relates to a tool for shelving tableware. It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 bowl bowl, first and second transverse groove groove plate, bowl third bowl fourth bowl, plate groove plate bowl placing plate groove, the first bowl placing second bowl placing riser, riser, riser and third bowl placing fourth bowl placing riser, put bowl sleeve, first put the bowl back riser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wl placing baffle, second front and second vertical bowl placing bowl placing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vertical bowl placing baffle, third front and third vertical bowl placing bowl placing is connected with third vertical bowl placing baffle fourth bowl placing riser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end of fourth bowl placing baffle.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installed on the manipulator and the manipulator is mounted on the automatic packing machine, the automatic packing machine can automatically load the tableware into the bowl container, which has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low labor cost, and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in a wide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搁置餐具的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
技术介绍
套装组合餐具的清洗与消毒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套装组合餐具的装箱环节仍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仍然是采用人工将餐具(碗)装到装碗箱中,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劳动强度大(装箱环节劳动强度是整个清洗消毒餐具环节中最大的),工作效率低,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搁碗板本体,所述搁碗板本体包括搁碗横板,所述搁碗横板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搁碗板槽、第二搁碗板槽、第三搁碗板槽、第四搁碗板槽,搁碗横板另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连接有第一搁碗竖板、第二搁碗竖板、第三搁碗竖板和第四搁碗竖板,所述第一搁碗板槽、第二搁碗板槽和第三搁碗板槽上均安装有套在铰接轴上的搁碗套筒,搁碗横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搁碗铰接座的搁碗铰接孔,第一搁碗竖板后端连接有位于第一搁碗竖板端部的第一搁碗挡板,第二搁碗竖板前端和第二搁碗竖板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二搁碗竖板端部的第二搁碗挡板,第三搁碗竖板前端和第三搁碗竖板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三搁碗竖板端部的第三搁碗挡板,第四搁碗竖板前端连接有位于第四搁碗竖板端部的第四搁碗挡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搁碗板槽的长度与第四搁碗板槽的长度相等,第二搁碗板槽的长度与第三搁碗板槽的长度相等,且第二搁碗板槽的长度不小于三倍的第一搁碗板槽的长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搁碗板本体的长为430—450mm,宽为120mm;所述第一搁碗竖板、第二搁碗竖板、第一搁碗挡板、第二搁碗挡板和搁碗横板之间围成第一餐具放置孔,所述第二搁碗竖板、第三搁碗竖板、第二搁碗挡板、第三搁碗挡板和搁碗横板之间围成第二餐具放置孔,所述第三搁碗竖板、第四搁碗竖板、第三搁碗挡板、第四搁碗挡板和搁碗横板之间围成第三餐具放置孔;所述第一餐具放置孔、第二餐具放置孔和第三餐具放置孔的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餐具放置孔的长为100—120mm,宽为75mm;第一搁碗挡板和第二搁碗挡板之间的距离为40—60mm,第一餐具放置孔和第二餐具放置孔之间的距离为154—160mm,第二餐具放置孔和第三餐具放置孔之间的距离为154—160mm。当将本技术安装到机械手上,并将机械手安装到自动装箱机上后,自动装箱机能够将餐具自动装入到装碗箱中,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底,适合于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搁碗板不包含搁碗套筒和搁碗铰接座时沿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搁碗板沿轴侧方向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含有本技术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自动装箱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餐具支架,12-装碗箱支架,2-装碗箱传送带,3-机械手支架,4-机械手,41-下支座,41a-铰接轴,41b-下拉板,41c-下固定板,41d-下定位板,41e-滑槽,41f-下气缸安装板,41g-下气缸,41h-下升降杆,41k-铰接板,42-搁碗板,42a-搁碗横板,42b-第一搁碗板槽,42c-第二搁碗板槽,42d-第三搁碗板槽,42e-第四搁碗板槽,42f-第一搁碗竖板,42g-第二搁碗竖板,42h-第三搁碗竖板,42k-第四搁碗竖板,42t-第一搁碗挡板,42p-第二搁碗挡板,42q-第三搁碗挡板,42r-第四搁碗挡板,42s-搁碗套筒,42u-搁碗铰接孔,42v-搁碗铰接座,43-上支座,43a-上拉板,43b-上升降杆,43c-上支座顶板,43d-上支座底板,43e-升降板,43f-上固定板,43g-升降电机,43h-上支座挡板,5-放碗传送带,51-第一放碗传送带,52-第二放碗传送带,53-放碗隔板,6-推碗机构,7-送碗传送带,71-第一送碗传送带,72-第二送碗传送带,8-分碗机构,9-辅助分碗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包括搁碗板本体42,所述搁碗板本体42包括搁碗横板42a,所述搁碗横板42a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第三搁碗板槽42d、第四搁碗板槽42e,搁碗横板42a另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连接有第一搁碗竖板42f、第二搁碗竖板42g、第三搁碗竖板42h和第四搁碗竖板42k,所述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和第三搁碗板槽42d上均安装有套在铰接轴41a上的搁碗套筒42s,搁碗横板42a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搁碗铰接座42v的搁碗铰接孔42u,第一搁碗竖板42f后端连接有位于第一搁碗竖板42f端部的第一搁碗挡板42t,第二搁碗竖板42g前端和第二搁碗竖板42g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二搁碗竖板42g端部的第二搁碗挡板42p,第三搁碗竖板42h前端和第三搁碗竖板42h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三搁碗竖板42h端部的第三搁碗挡板42q,第四搁碗竖板42k前端连接有位于第四搁碗竖板42k端部的第四搁碗挡板42r。优选的,第一搁碗板槽42b的长度与第四搁碗板槽42e的长度相等,第二搁碗板槽42c的长度与第三搁碗板槽42d的长度相等,且第二搁碗板槽42c的长度不小于三倍的第一搁碗板槽42b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搁碗板本体42的长为430—450mm,宽为120mm;所述第一搁碗竖板42f、第二搁碗竖板42g、第一搁碗挡板42t、第二搁碗挡板42p和搁碗横板42a之间围成第一餐具放置孔42x,所述第二搁碗竖板42g、第三搁碗竖板42h、第二搁碗挡板42p、第三搁碗挡板42q和搁碗横板42a之间围成第二餐具放置孔42y,所述第三搁碗竖板42h、第四搁碗竖板42k、第三搁碗挡板42q、第四搁碗挡板42r和搁碗横板42a之间围成第三餐具放置孔42z;所述第一餐具放置孔42x、第二餐具放置孔42y和第三餐具放置孔42z的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餐具放置孔42x的长为100—120mm,宽为75mm;第一搁碗挡板42t和第二搁碗挡板42p之间的距离为40—60mm,第一餐具放置孔42x和第二餐具放置孔42y之间的距离为154—160mm,第二餐具放置孔42y和第三餐具放置孔42z之间的距离为154—160mm。实际工作时,搁碗板本体42是安装在机械手4上的,所述机械手4包括下支座41,所述下支座41包括铰接轴41a、下拉板41b和下定位板41d,下定位板41d有两个且呈间隔布置,两个下定位板41d之间连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下固定板41c,两个下固定板41c下端均设有滑槽41e,所述铰接轴41a两端分别位于其中一个滑槽41e内,两个下定位板41d之间连接有下气缸安装板41f,下气缸安装板41f上安装有下气缸41g,下拉板41b位于两个所述下定位板41d之间且与下气缸41g的输出端连接,下拉板41b与铰接轴41a之间通过下升降杆41h固定连接,铰接轴41a左侧和铰接轴41a右侧均设有与铰接轴41a铰接的搁碗板本体42,位于铰接轴41a同一侧的下定位板41d和搁碗板本体42之间设有铰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

【技术保护点】
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搁碗板本体(42),所述搁碗板本体(42)包括搁碗横板(42a),所述搁碗横板(42a)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第三搁碗板槽(42d)、第四搁碗板槽(42e),搁碗横板(42a)另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连接有第一搁碗竖板(42f)、第二搁碗竖板(42g)、第三搁碗竖板(42h)和第四搁碗竖板(42k),所述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和第三搁碗板槽(42d)上均安装有套在铰接轴(41a)上的搁碗套筒(42s),搁碗横板(42a)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搁碗铰接座(42v)的搁碗铰接孔(42u),第一搁碗竖板(42f)后端连接有位于第一搁碗竖板(42f)端部的第一搁碗挡板(42t),第二搁碗竖板(42g)前端和第二搁碗竖板(42g)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二搁碗竖板(42g)端部的第二搁碗挡板(42p),第三搁碗竖板(42h)前端和第三搁碗竖板(42h)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三搁碗竖板(42h)端部的第三搁碗挡板(42q),第四搁碗竖板(42k)前端连接有位于第四搁碗竖板(42k)端部的第四搁碗挡板(42r)。...

【技术特征摘要】
1.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搁碗板本体(42),所述搁碗板本体(42)包括搁碗横板(42a),所述搁碗横板(42a)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第三搁碗板槽(42d)、第四搁碗板槽(42e),搁碗横板(42a)另一侧自前向后依次连接有第一搁碗竖板(42f)、第二搁碗竖板(42g)、第三搁碗竖板(42h)和第四搁碗竖板(42k),所述第一搁碗板槽(42b)、第二搁碗板槽(42c)和第三搁碗板槽(42d)上均安装有套在铰接轴(41a)上的搁碗套筒(42s),搁碗横板(42a)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搁碗铰接座(42v)的搁碗铰接孔(42u),第一搁碗竖板(42f)后端连接有位于第一搁碗竖板(42f)端部的第一搁碗挡板(42t),第二搁碗竖板(42g)前端和第二搁碗竖板(42g)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二搁碗竖板(42g)端部的第二搁碗挡板(42p),第三搁碗竖板(42h)前端和第三搁碗竖板(42h)后端均连接有位于第三搁碗竖板(42h)端部的第三搁碗挡板(42q),第四搁碗竖板(42k)前端连接有位于第四搁碗竖板(42k)端部的第四搁碗挡板(42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用搁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搁碗板槽(42b)的长度与第四搁碗板槽(42e)的长度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才范正朋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健康之星餐具消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