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47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将顶膜切割成圆形;(2)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将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该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雨水收集袋具有优异的收集雨水并能缓慢释放至土壤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作用。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ainwater collection bag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nwater utilization, and provides a techn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rainwater collection ba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ed by extrusion process of top membrane, using mechanical hole technology on the hole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ough holes on the top of the membrane, aperture first through hole is 90 110um, will cut into the round top film; (2) by extrusion process the end of film, the film hole has a plurality of second through holes by the stretching process, the second hole aperture is 8 12um, will cut into round bottom film, the film made hemispherical; (3) the top and bottom film film in 120 140 C, 0.5MP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ot pressing edge welding, made of hemispherical rainwater collection bag. The technology is scientific and easy to operate.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bag prepared by this technology has excellent function of collecting rainwater and releasing it slowly to the soil to supply plant grow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利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在地球上,水的出现比生命的出现更早,水是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摇篮。根据生命起源的现代看法,最早的生命是在地球上逐渐冷却的原始海洋中发生的。由此可见,植物首先出现在水里,然后才逐渐进化为陆生植物。水是植物最原始的环境条件,自然要成为植物生命活动的根本需要。这就是说,植物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育以及植物的体内和体外,都必须有足够的水存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严重,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上,尤其是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成为当下的热点。目前,已研发多种雨水收集系统,然而制备该些系统的制备工艺存在着耗时耗力,操作繁琐,成本高昂,效果甚微等缺点。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雨水收集设备的制备工艺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该工艺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制备得到的雨水收集袋具有优异的收集雨水并能缓慢释放至土壤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将顶膜切割成圆形;(2)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将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将顶膜切割成圆形;挤塑工艺即挤出工艺,它是一种塑料成型工艺,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挤塑是将塑料原料加热,使之呈黏流状态,在加压的作用下,通过挤塑模具而成为截面与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然后进行冷却定型为玻璃态,经切割而得到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例如在挤塑机中对材料进行加热、加压,使之成为熔融流动状态,然后从口模将其连续挤出而成型,则称为挤塑;此法可制取管、筒、棒、膜、片、异型材、电线等;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有利于雨水顺利通过;(2)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将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远远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有利于制备得到的雨水收集袋存储雨水,避免雨水流出速度过快而导致不能实现缓慢流放到土壤中;半球形的底膜能够增加塑形的便利性;(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热压条件的限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焊接的效率,增加顶膜和底膜的密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标:100-雨水收集袋;110-顶膜;120-底膜;111-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袋100制备工艺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收集袋100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首先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110,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110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111,第一通孔111的孔径为90-110um,将顶膜110切割成圆形;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通孔111的孔径为100um,且第一通孔111在顶膜110上的的开孔率为45-55%。然后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120,利用拉伸工艺对底膜120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的孔径为8-12um,将底膜120切割成圆形,将底膜120制成半球形;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通孔121的孔径为10um,且第二通孔121在底膜120上的开孔率为25-35%。即第二通孔121的孔径和开孔率均小于第一通孔111的孔径,顶膜110的开孔率高于底膜120的开孔率,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121,该设置方式有利于雨水收集袋100的雨水存储量大于流出量,顶膜110的开孔率高以及第一通孔111的孔径大有利于保持快速地接收雨水,进行存储;底膜120的开孔率低以及第二通孔121的孔径小有利于雨水从雨水收集袋100中缓慢地流入土壤中,延长雨水存储时间,延长植物生存时间。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顶膜110和底膜120的制作材料均优选为聚偏氟乙烯和增塑剂的混合物。当增塑剂与树脂一起熔融时,增塑剂的小分子便会插人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引力,增大了它们之间的距离,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可能,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缠结,使树脂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发生玻璃化转变,从而使塑料的塑性增加;在本实施例中,增塑剂优选为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偏苯三酸三辛酯以及癸二酸二辛酯中的一种。具体地,顶膜110中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88-90:10-12;在该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顶膜110具有更优异的韧性,以防止被损坏;底膜120中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92-95:5-8;在该配比范围内,制备得到的底膜120具有更优异的降解性。接着将顶膜110和底膜120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10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按照质量比为88:12混合,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um,开孔率为45%,将顶膜切割成圆形;(2)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按照质量比为92:8混合,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um,开孔率为25%,将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按照质量比为90:10混合,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10um,开孔率为55%,将顶膜切割成圆形;(2)聚偏氟乙烯树脂和增塑剂按照质量比为95:5混合,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所述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将所述顶膜切割成圆形;(2)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所述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将所述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采用挤塑工艺制得顶膜,利用机械开孔工艺对所述顶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90-110um,将所述顶膜切割成圆形;(2)采用挤塑工艺制得底膜,利用拉伸工艺对所述底膜进行开孔得到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8-12um,将所述底膜切割成圆形,将底膜制成半球形;(3)将顶膜和底膜在120-140℃,0.5MPa条件下热压封边焊接,制成半球形雨水收集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100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袋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顶膜上的开孔率为45-55%。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龙李绍才苟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