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23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廉价制造微小荧光体粒子的方法,这种荧光体粒子由于其结晶性高,凝集粒子少,由微粒子形成等原因,有可能在用于阴极射线管,荧光灯或PDP时形成均质致密的高辉度荧光膜,而且该荧光体粒子由于是高纯度的故化学组成均匀,发光特性优异。上述荧光体的制法特征是,使含荧光体组成金属元素的溶液滴在由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形成的添加剂的共存下加热,在0.002μm#+[3]/sec以上的平均结晶成长速度下进行热分解合成以制得上述荧光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阴极射线管(布劳恩管)、荧光灯、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等的荧光体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于阴极射线管、荧光灯、PDP等的荧光体是将原料粉未混合后充填于坩埚等熔烧容器中长时间高温加热,从而借助固相反应进行热分解合成以制造荧光体,再将其用球磨机微粉碎而得的。然而,以这种方法制成的荧光体是由不规则形状的粒子凝集而成的粉末制得的,将其形成适用于上述用途的荧光膜时,由于不是均质的,只能得到填充密度低的荧光膜,无法获得优良的发光特性。而且,在固相反应后,用球磨机等微粉碎处理过程中,会给荧光体造成物理及化学的冲击,给荧光体粒子内部和表面带来缺陷,成为发光特性下降的原因。再有,由于在坩埚等熔烧容器中高温长时间加热,混入了杂质,成为发光特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又,因原料粉末粒度的原因,反应进行得不充分,杂质混在其中,无法获得高发光特性的荧光体。又,因需高温长时间加热,能量消耗大,荧光体的制造成本升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这样的方法将含有荧光体组成金属元素的溶液用超声波雾化器喷雾于伴同气体中以得到微小液滴后,将其干燥而变成金属盐或金属配合物粒子,将此金属盐粒子或金属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荧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对含有荧光体组成金属元素的溶液液滴加热进行热分解合成来得到所述荧光体,在所述方法中,通过在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所形成的添加剂共存下进行所述加热,以0.002μm↑[3]/sec以上的平均结晶成长速度进行热分解合成以制造所述荧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岛直人下村康夫梅原徹治WL伊格内修斯奥山喜久夫
申请(专利权)人:化成光学仪器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